分享

今年清明不一般,“三节会师,三大祭日相交”,何时祭祖上坟最好?

 无悔1993 2023-03-27 发布于黑龙江

导语:老人讲,今年清明不一般,“三节会师,三大祭日相交”,何时祭祖上坟最好?“吃清明”还有啥讲究?

“一餐一饭,心有所栖。柴米油盐,爱有所依。静看一树花开,慢享三餐四季。”大家好,我是爱美食更爱生活的晓峰。所谓清明,据《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头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气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也是我国最大的祭祀节,人们往往会选择这一天给家里去世的先人扫墓、祭拜、添坟,用以表达对先人的思念情怀,同时也为后人祈福。

家里有老人的都知道,今年的清明节不一般,那就是“三节会师,三大祭日相交”,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所谓三节是指清明节、寒食节和上巳节,今年的清明情况有一些特殊,闰二月十五是清明节,这一天正是冬至后的105天,也是寒食节。上巳其实是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三月建辰,今年闰二月,上巳节自然就到了闰二月,今年清明是辰月的巳日巳时,也就是辰月的第一个巳日,所以也为上巳节。至于三月三上巳节,是魏晋以后才将三月三固定为上巳节。

清明、寒食和上巳三节会师,而且三节都和祭祀有关,因此今年的清明真的是三大祭日相交,那么何时上坟祭祖最好呢?老话讲究:“前三后四,左五右六”,其中的前三后四指的是天数,前指的是寒食节,而后指的是清明节,正常情况下是寒食节的前三天或清明节的前四天;而左五右六指的是时辰,中午十二点是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左五右六指的是12点前5个小时和后6个小时。

清明节除了祭祖还有“吃清明”的说法,在口舌尝鲜的同时,人们感恩春天的馈赠,亦从心心念念的清明时令美食中,怀想故乡和先人,那么清明祭祖日,我们都应该吃些什么呢?

【清明粥】清明节这一天,用糊黍米加上红小豆、豌豆、花生米和大枣等熬成的粥,就叫糊黍米粥,也叫寒食粥,民间认为清明节喝糊黍米粥,一年都身体安康,不受“外邪”侵袭,家业随之兴旺发达。

【清明蛋】清明节前会用艾草来煮鸡蛋,加上红糖和大枣,煮出来的鸡蛋色泽红亮、香味十足。因为艾草有驱寒的作用,女性吃艾草煮的鸡蛋,可以赶走身上的寒气,不会痛经,因此民间习俗认为:清明吃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

【蒸面燕】面燕在山东也叫饽饽鸡,首先将面团捏成鸟的形状,然后用剪刀剪出两个翅膀,最后在剪出燕子的尾巴和羽毛,放到蒸锅里蒸,蒸好后在面燕的身体上画上好看的花纹,点上鲜亮的眼睛,面燕就做好了,蒸面燕寓意迎接美好的春天,幸福安康,好运连连。

【吃水饺】在北方,不论大小节,饺子绝对是主角,因此清明节都会包一些饺子,中午去祭祀祖先,午饭可以一家子围在一起吃饺子,寓意团团圆圆、多子多孙。

【吃青团】清明节这一天,南方的很多地方都会吃青团,青团又称清明饼,艾叶粑粑,艾草糕。

【吃馓子】“馓子”为一油炸食品,也叫捻具、寒具,它的特点就是色泽金黄,酥脆可口。到了清明节这一天可以用来祭祀,完事后带回家可以食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我国最大的祭祀节,老人讲:今年清明不一般,“三节会师,三大祭日相交”,何时祭祖上坟最好?“吃清明”还有啥讲究?我是晓峰,喜欢晓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记关注吃货峰子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