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节将至,是否上坟扫墓?

 行行堂 2023-03-31 发布于广东

清明临近,就是否上坟扫墓?网上出现了很多传闻,如:“三节遇三巳”、“两大祭日相交“闰二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事将临门”、“罗睺日不上山”等等。本人也接听很多朋友的咨询电话,让我感到毛骨悚然,假话说多了也好像真的一样,在这里一并作回复和解释。

答案是肯定的,依旧上坟扫墓去。

下面逐一解释流传之词:

一、“罗睺说。闰二月十五日清明节,因为闰二月初一己卯日,起水星顺排至十五便是罗睺,按春分震宫起甲子顺行。推算出罗睺凶星卯时到丑艮寅方,有时辰和方位的约束。避开早晨五至七点上山动丑艮寅坐山之坟墓则吉。

二、“闰二说。关于闰二月不能上坟的说法。在旧时代,人们的认知水平有限,有的人一生难遇一次闰二月的清明节。我推算了1900年至3000年间共有18次闰二月清明,最短相见11年,即1917年和1928年。最长相见144年,即2509年和2653年。少见多怪,心生敬畏,担心也是人之常情。我们都知道,祖国地大物博,各种文化也是相互交织,民间传统文化,更是繁多繁杂。

三、“三巳说。三节遇三巳是什么意思?三个节是指望月节、寒食节、清明节相遇在一起,称之为三节相遇。《释名.释天》记载中说: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三巳是指癸巳日、交巳时、在巳位。今年的清明节的时间是:450913分,恰逢干支纪日是癸巳日丁巳时,农历又是十五望日,月入巳位。巳有终止之意,也谐。潮汕有句俗语:初一十五,做事免翻薄。

四、“相交说。两大祭日相交。两大祭日就是清明节和寒食节:清明节大家都很熟悉,不再多讲。关于寒食节,寒食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算法是在每年冬至后的第105日,人们会吃冷食、祭祀、踏青等等。

综上所述:我提出下面几点意见:

一、清明祭祖,作为一个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是通过民俗活动使优秀文化得以延续,是对下一代孝文化启蒙,孝文化的传承。必须坚持不懈。

二、上坟祭扫墓,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和敬意,不仅可以使家族的血统和信念代代传承、生生不息,而且还能使中华民族更具有凝聚力。必须持之以恒。

三、古人有句老话是:前三后四。意思是,节的前3天,节的后4天都可以祭祀,给我们更宽松的时间上坟扫墓。可以参考。

四、上山安全第一,不宜太早,也不要太晚,辰时至酉时较为合适。敬请注意。

若问人间何最重,生前尽孝放心中。

请不要以什么形式和借口,亵渎传统节日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上至九天,下达黎庶,所有阴邪都会为大祭让行,愿大家在清明一切安好!

                               行行堂主@陈世顺

                             2023331日星期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