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9年,那名冒死从台湾游回大陆的国军连长,后来怎么样了?

 视频转换软件 2023-03-27 发布于安徽

1979年,一名国军连长冒死从台湾游回了大陆。两千多米的路程,他游了3个多小时。

这名国军连长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为了游回大陆,他都做了哪些准备?

到了大陆后,他又过上了怎样的人生?今天,就让我们去了解林毅夫身上发生的传奇故事。

游回大陆

林毅夫:“触动很大的是当时我在金门,看着大陆的山水,每天就望着那些山,那真的有江山如此多娇的感觉。像一个呼唤、像一个母亲对儿子的呼唤那样的,就站在那个地方看,我真的是每次看到这个,尤其是早晨的时候,隔着一层层雾,隔着这样一个短短的海峡,那真是一幅图画。”

1979年时,年纪轻轻的林毅夫已经担任了金门马山播音站前哨陆军上尉连长一职。

林毅夫所在的马山和大陆之间的距离非常近,在马山一抬眼,就能看到大陆的山和水。

林毅夫每天都会做的一件事就是尽可能地往大陆眺望,每当这时,林毅夫总是会心潮澎湃。

为了能更好地收听大陆的电台,林毅夫还专门为自己买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从收音机里,林毅夫逐渐了解了更多有关大陆的事情,他想回到大陆的心愿也一天比一天强烈。

可是该如何回到大陆呢?林毅夫内心很着急,可他对用怎样的方式回到大陆却还毫无头绪。

直到后来,林毅夫无意间听旁人讲了一位搜查排长游回大陆的故事,林毅夫从中深受启发,脑子里瞬间就有了游回大陆的念头。

当初那位排长游回大陆前,并没有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任何人,那位排长只说自己想要去海里练习游泳。

在那位排长游回大陆的第二天,人们才从大陆的广播中听到那位排长“起义归来”的消息。

林毅夫听到后,心想:既然别人能游回大陆,那么他同样也可以游回大陆。

林毅夫有这样的念头并非心血来潮,林毅夫平时就是一个十分喜欢运动的人,因此,他的身体非常强壮。林毅夫擅长的运动很多,其中自然也包括游泳。

在心中有了游回大陆的想法后,林毅夫更是每天都抽出时间去苦练游泳。

在练习游泳的同时,林毅夫也没忘为自己准备好行李。

他做好了一切能做的准备,而后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到来。

终于,到了1979年5月的一天晚上,林毅夫脱下鞋子,穿上救生衣,带上自己提前收拾好的东西,趁着退潮时毫不犹豫地跳到了海水中。

林毅夫在冰凉的海水中不停地朝前游着,游了3个多小时,终于游回了大陆。

林毅夫游回大陆的决定可以说是冒着生命危险,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游回大陆的事情会在什么时候被旁人发现,他能做的只有在海水中奋力往前游。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林毅夫做出了冒死游回大陆的选择?

林毅夫,1952年出生在中国台湾省宜兰县。林毅夫一开始的名字并非林毅夫,而是林正义。

“正义”这个名字是林毅夫的父亲为他取的,其中包含着父亲对林毅夫的殷殷期盼,林毅夫的父亲希望他以后能做个正义的人。

林毅夫也正如父亲期待的那样,一步一步成长的更加稳重、懂事。

后来,林毅夫还不负众望地考上了台湾大学,这是台湾最好的一所大学。

此时的林毅夫在旁人看来可谓是前途不可限量。然而就在许多人对这样的林毅夫羡慕不已时,林毅夫本人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惊掉下巴的举动。

在台湾大学读了一年后,林毅夫就转去读军校了。对于林毅夫的这一选择,旁人都表示很难理解。

因为在台湾,军人的社会地位并不高,甚至有“好男不当兵”的说法,他们想不通,林毅夫明明拥有着很好的前途,为何却去读军校了。

林毅夫考上了台湾大学,又主动选择了读军校,他的事情被台湾军方当作正面例子大肆宣传。

为了表示对林毅夫的重视,蒋经国还专门接见了他。

林毅夫是一个无论做什么都会去尽力把事情做好的人,1978年时,他已经成为了金门马山播音站前哨的陆军上尉连长。

这时林毅夫不过才26岁,如果此时告诉林毅夫身边的人,林毅夫日后会游回大陆,那么一定没人相信。

因为没有人觉得林毅夫会放着大好的前途不要,去做那冒险的举动。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林毅夫心中,跟回到大陆相比,在台湾的前途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

那么,台湾方面在发现林毅夫游回大陆后是什么反应呢?回到大陆的林毅夫后来又怎么样了呢?

夫妻团聚

在林毅夫的成长过程中,他一直都很关注有关大陆的信息。林毅夫对祖国有着强烈的感情,在他心中,最期待的就是台湾回归祖国怀抱的那一天。

当林毅夫和妻子陈云英相知相爱后,林毅夫送给陈云英的定情礼物就是一本叫“锦绣河山”的画册,上面画有祖国的大好河山,长江、黄河、长白山等等。

当陈云英收到这份礼物时,陈云英亦是分外开心。

林毅夫、陈云英两人十分相爱,他们有着共同的话题,后来林毅夫和陈云英还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的二人一如热恋时那么恩爱。

在和妻子结婚后,林毅夫还曾说过以后他说不定会神秘消失,陈云英要当那“苦守寒窑”的“王宝钏”。

此时的陈云英只当丈夫是在开玩笑。陈云英不知道的是,林毅夫后来真的一声不吭就“失踪”了。

台湾军方发现林毅夫不见了之后,金门岛上的所有官兵都无法入睡,因为他们很快就意识到,林毅夫不是“失踪”了,而是到大陆了。

意识到林毅夫游到大陆之后,台湾军方为了防止林毅夫泄密,立刻对金门全岛展开“地毯”式的搜索,不久后,台湾军方还在岛上进行了守备部队互换防区的演习。

过了一段时间后,台湾方面还宣布了林毅夫“死亡”的信息,并给林毅夫的家属发放了抚恤金。

在台湾方面声称林毅夫“死亡”的时候,游回大陆的林毅夫早就为自己改了一个名字,他将自己的名字从“正义”改成了“毅夫”,取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早在1975年时,林毅夫就进入到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攻读 MBA。在回到大陆不久以后,林毅夫去了北京大学经济系读研究生。

林毅夫不仅对西方经济学理论很是了解,而且他的英语口语能力十分好,这样的林毅夫在北京大学里面依旧十分亮眼,很快,他就吸引了无数的目光。

1980年时,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访问中国,在此期间,舒尔茨去到北京大学做演讲。正是这次演讲,令舒尔茨看到了林毅夫的能力。

这时的林毅夫不仅英语好,而且还懂得经济学,所以舒尔茨演讲的翻译工作就落到了林毅夫身上。

接到翻译任务后,林毅夫完成的很是出色,舒尔茨对林毅夫身上所展现出来的才气赞不绝口。

舒尔茨回到美国后,依旧对林毅夫印象深刻,后来舒尔茨还写信邀请林毅夫去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82年,取得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的林毅夫去到了芝加哥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

虽然此时的舒尔茨教授已经退休多年,不再带博士生了,但在林毅夫去了之后,对林毅夫十分欣赏的舒尔茨还是破例将林毅夫招到了门下。

到了美国后,林毅夫没日没夜地进行学习和研究,用了4年的时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不仅如此,林毅夫还是同届学生中第一位拿到博士学位的人。

也是在美国期间,林毅夫和妻子陈云英见面了。

在林毅夫1979年游回大陆时,陈云英还怀有身孕,而且她和林毅夫的大儿子年纪还很小。

在其他家人都以为林毅夫已经去世、并且还为林毅夫立了牌位时,陈云英却始终都不相信丈夫死了,她认为丈夫还活在这个世界上。

陈云英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她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等到林毅夫的消息。

陈云英就那么一天天的坚持着、等待着,后来,陈云英终于收到了丈夫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消息。

那一刻,陈云英的眼睛中忍不住涌出了激动的泪水。

1983年,陈云英带着两个孩子去到了美国,与林毅夫在美国团聚。

定居北京

在见到林毅夫的一瞬间,陈云英眼中的泪水就落了下来,那些泪水倾诉着陈云英对林毅夫的思念,此时的林毅夫也是动容不已,夫妻二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对于丈夫当初的选择,陈云英十分理解,她从未对丈夫的选择有过抱怨。

去到美国的陈云英和林毅夫虽然见到了面,但他们相处的时间却并没有多少,因为他们二人没有生活在一个城市。

在美国期间的陈云英不仅拿下了美国爱丁保罗大学的教育学硕士学位,还拿到了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教育学博士学位。

林毅夫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之后,就在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做博士后,等着妻子拿到博士学位之后和妻子一块回国。

林毅夫在美国的那段时间里,美国的很多大学和研究机构都看到了他身上的能力,那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纷纷向林毅夫发出邀请,但都被林毅夫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林毅夫都从来没有动摇过心中回国的信念。

1987年,在妻子陈云英拿到博士学位后,林毅夫和妻子就带着孩子一块回到了北京。

林毅夫成为了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从海外归国的经济学博士。

回国后,林毅夫发挥自己的力量做出了许多贡献。

1994年时,林毅夫回到了北京大学,和许多经济学人士一起成立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林毅夫被任命为中心主任。

2008年时,林毅夫任世界银行副行长。

在林毅夫发挥着自己力量做贡献的同时,陈云英也在用自己的力量去做贡献。

陈云英是我国第一位特殊教育学博士,被称为“中国特殊教育第一人”。

林毅夫和陈云英二人都是非常令人敬佩的人,他们二人之间的感情也十分好,当不能天天见面时,两人每天晚上都会互相发短信,和对方说一声“晚安”。

从林毅夫和陈云英带着孩子回到北京后,他们一家人就定居在了北京。

因为台湾当局的阻挠,林毅夫没能回到台湾为父母奔丧、没能见上父母最后一面,这成为了林毅夫的终生遗憾。

1996年,林毅夫的母亲去世。2002年,林毅夫的父亲去世。

在父亲去世后,林毅夫在北京遥设灵堂,通过连线直播的方式与父亲告别。

当父亲的灵位透过屏幕出现在林毅夫的视线中时,林毅夫瞬间泪流满面。

林毅夫在告别仪式结束后很久,仍旧跪在那里没起身。

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的林毅夫依旧在等待着为父母扫墓的那一天。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相信台湾回归祖国怀抱的那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到那时,林毅夫就可以不再受到阻挠地回宜兰祭拜父母。

结语

林毅夫:“大陆这个地方当时有十亿人,台湾只有两千万人。以前孙中山国父曾经讲过,他说一个年轻人,如果你有千万人的能力,那你的心就应该为千万人服务,如果你有亿万人的能力的话,你的心就应该为亿万人服务。中华民族的复兴肯定是要亿万人的复兴,不是两千万人的复兴,而且我认为是亿万人的复兴对这两千万人的复兴或是兴盛,也会提供一个更好的条件。所以我认为,如果在台湾我只是为台湾两千万人服务,没有办法为大陆的亿万人服务。如果我到大陆来,能够对亿万人服务,我也同时为台湾的两千万人服务。”

林毅夫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对林毅夫,你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