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悦读丨易玲:《我与地坛》——用残缺书写丰满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3-03-27 发布于山东

■书籍名片

书名:我与地坛

作者:史铁生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3月

初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在高一的语文课本上,难忘当时的震撼与感动。之后我又无数次重读,常读常悟,常读常新。

《我与地坛》是长篇哲思抒情散文,全文约13000字,共分七节。

第一节写他与地坛结缘的原因;

第二节写母亲对他的爱与承受的苦;

第三节详写地坛四季景致与对应心绪;

第四节写十五年中常到这园子来的人;

第五节写一个漂亮而智障的小姑娘;

第六节写他对时常交替着来骚扰他的三个问题的思考——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干吗要写作。

第七节是思索,思索过去、当下与未来。

在清华大学附中念书时,史铁生是公认的运动健将。但,谁能想到仅仅几年后,他的双腿就瘫痪了呢?那年,他才21岁。

对一个酷爱运动的人来说,失去双腿打击有多么沉痛。一时间,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也找不到活着的意义。

为了逃避眼前的世界,为了琢磨死与生的问题,史铁生天天摇着轮椅去离家很近的地坛。在这座历经四百年沧桑的古园,他开始把目光从自己投向周围。

也许是满园子昆虫与草木竞相活动或生长的响动给了他鼓舞,也许是上班下班时园中的活跃与此后的沉寂给了他触动,也许是在地坛遇到的人物各自承受的命运给了他启示,也许是母亲的默默爱护与猝然离世给了他警醒,慢慢地,他终于弄明白了: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人人都有他必须要承受的命运,任何人被抛到了这个世上就要好好活。

《我与地坛》中写母亲的部分,最为催人泪下。

史铁生用一种内敛的笔触回忆母亲,看似平静如水,却又内流激荡。

他反思自己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是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巨大的难题。

母亲疼爱他,也理解他,她终日为独自待在地坛的儿子揪心,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却只能自我安慰暗自祷告,只能小心翼翼欲言又止。

为了让母亲骄傲,本是史铁生走上写作道路的重要动力。

可惜,等他用笔碰撞开一条路,再来地坛,他只能沉痛地默念:“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他终于读懂了母亲,可是母亲不在了。

除了《我与地坛》,这本书还收入了《我二十一岁那年》《合欢树》《秋天的怀念》《墙下短记》《黄土地情歌》《我的梦想》等20余篇散文,全面地讲述了史铁生轮椅上的人生故事。

史铁生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在轮椅上完成的,他的身体与精神承受着无穷无尽的痛苦,他的文字却始终平实、祥和、宽厚、温情,兼具文学力量、哲学力量和人道力量,抵达一种能为我们常人所理解却又难以企及的境界,是“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

每一个人读史铁生,都能从中读到自己;每一个人生阶段重读,都会有新的领悟。他让我们明白,命运是不确定的,生命是不圆满的,爱与希望却是永恒的,别沉浸在苦难中,别痛失爱你的人。

(已载3月28日《德州晚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