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至今日,还能听到水星唱片这些录音的你有耳福了!

 老友mk09qda3vs 2023-03-28 发布于天津

图片

为庆祝Mercury(水星)唱片公司Living Presence系列发行70周年,DECCA唱片自2021年底到2022年发行数款黑胶唱片以为庆贺。专辑录音均采自原始母带,并以半速刻片(half-speed mastering)加以处理,而后压制成重达180g的黑胶唱片,重现了这些曾令唱片迷搜寻不已的发烧绝响。

图片
图片

DECCA&Mercury

Mercury“Living Presence”系列唱片享誉国际主要归功于罗伯特·法恩,他从40年代末一直到80年代初一直掌握着Mercury最重要的录音工程,罗伯特·法恩这个名字几乎就是Mercury录音夺目音色和浓烈质感的代名词,也是发烧友为Mercury录音深深着迷的先觉人物

法恩是第一位使用德律风根 (Telefunken) U-47麦克风的工程师。这种真空管电容器麦克风在“Living Presence”录音技术的建立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主角。此外,法恩为Mercury带来的另一大贡献是他破天荒的采用35mm电影胶片的录音技术,这种技术在Living Presence系列的后期也得到广泛使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iving Presence”唱片一听就可分辨的音质,拥有极其平衡的音域,非常宽大深阔的音场,相当凌厉的动态和十分立体而富有层次的乐器定位,录音结像更鲜锐,乐器质感更强烈,音色的鲜艳度更为浓郁,稍显粗犷的音响线条。这些录音,比起一般的录音室录音显得更具生命力、更接近现场效果,并能传真彰显诠释细节的双重刺激,几乎每张都曾是TAS的上榜名盘

《布洛赫:简短交响曲&韦恩·彼得森:自由变奏》


多拉蒂&明尼阿波里斯交响乐团
图片

多拉蒂的音乐风格热情,表情合理,绝不使用过分矫饰的指挥手法。1970年代多拉蒂为DECCA录制的海顿交响曲全集在当时为唱片史上一大壮举,被誉为“唱片史上永垂不朽之事”,《企鹅唱片指南》给予三星带花的高分评价。而他为Mercury唱片公司灌录的上百张唱片,其中更不少是现今仍能听到的发烧天碟

Bloch: Sinfonia breve, B. 86 - 1. Moderato

就好比这张,专辑中的现代作品以饱满的音响动态与管弦乐复杂结构轻松掳获音响迷的心;韦恩·彼得森(Wayne Peterson)的《自由变奏》受多拉蒂与明尼交响乐团委托创作,首演与首次录音也是由他们完成。布洛赫(Ernest Bloch)的《简短交响曲》录制于1960年,韦恩·彼得森的作品则于1959年完成录音,作品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的诺斯罗普礼堂(Northrop Auditorium),以三支Schoeps M201麦克风录制

Bloch: Sinfonia breve, B. 86 - 3. Allegro molto
图片

《高传真西班牙发烧音乐》

芬奈尔&伊斯特曼罗切斯特通俗管弦乐团

图片

《高传真西班牙发烧音乐》是TAS杂志力荐的发烧名片,曾被誉为录音史上的奇迹,早期音响发烧友热衷的唱片,收录西班牙与拉丁美洲为主题的作品,包含费斯《巴西雪橇铃》、莱库纳《安达卢西亚》、班杰明《牙买加伦巴》、法雅《火祭之舞》等动感旋律,由以打击乐出身的指挥家芬奈尔带领伊斯特曼罗切斯特通俗管弦乐团于1957年在伊斯曼剧院(Eastman Theater)录制完成

Shostakovich: The Golden Age, Op. 22a - Polka

本辑整体音响表现均衡,弦乐并不特别突出,鼓声具弹性而扎实,堂音极富有临场感。透过高明的混音技术营造出既深且广的空间感,彷佛穿墙而过的广阔音场及清晰的立体定位效果都令人咋舌,很难想象如此清新自然的声音竟是上世纪50年代的模拟录音,毫无数字录音的生硬感。

Sibelius: Finlandia, Op. 26

《新版唱片圣经》刘明振先生表示:“这张唱片里的打击乐录得非常好,高频的部份清脆响亮、低频的部份则浑厚有力。另外,这个录音的音场宽度和活生感都让人忍不住拍手叫好”

图片

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拜伦·贾尼斯&多拉蒂指挥明尼苏达交响乐团

图片

人称“美国里赫特”的拜伦·贾尼斯是霍洛维茨的得意门生,上世纪50、60年代,拜伦·贾尼斯为Mercury唱片公司录制的一系列唱片因强烈的动态对比与优异音质大受好评,这张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便是其中最精彩的演奏录音之一。当中,还收录有拉威尔改编版《图画展览会》以及肖邦《F大调练习曲》,《a小调圆舞曲》,多拉蒂指挥明尼苏达交响乐团协奏。

贾尼斯的演奏素以势大力沉,具有澎湃的张力而著称,在诠释这些作品中,他既保留了他的活力四射的激情,在各个乐段中又尽情显露出他对不同音乐意境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辉煌大度、灵巧细腻、幽默机智全在他游刃有余的十指掌控之中,展现出压倒性的胜利。

图片

《乔治·查德威克:交响素描》

霍华德·汉森&伊斯特曼-罗切斯特管弦乐团

图片

1952年,伊斯曼音乐学院 (Eastman School of Music)校长霍华德·汉森 (Howard Hanson)与 Mercury签下专属合约,准备录制美国作曲家的作品,这张由他指挥伊斯特曼-罗切斯特管弦乐团演录的《乔治·查德威克:交响素描》就是其中之一,录制于1956年


美国作曲家乔治·查德威克(George Chadwick , 1854-1931)在1895年写下了四首《交响素描》,乐谱上每一首前面都配了自己写的短诗,其中第二首名为《圣诞节》(Noël)。

Symphonic Sketches: Jubilee
Symphonic Sketches: Noël

来自美国的霍华德·汉森是指挥家、作曲家以及音乐教育家,他的出现,扶持了非传统的原创音乐,并且促进了当代美国音乐的发展,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他的《第四号交响曲》。

图片

霍华德·汉森

在本辑中,录音从头到尾录音的动态未经加工修饰,绝无灌水或压缩,所以它的录音效果可说忠实传达了指挥心中要求的音色

图片

圣桑《第三号交响曲》

马歇尔·杜普雷管风琴演奏&帕瑞指挥底特律交响乐团

图片

管风琴演奏家马歇尔·杜普雷与保罗·帕瑞指挥底特律交响乐团合作灌录的圣桑《第三号交响曲》录音完成于1957年,为TAS杂志推荐发烧名片。音场中央使用Schoeps M201麦克风,左右两旁则使用Neumann KM-56麦克风。杜普雷的演奏精彩,与指挥帕瑞及底特律交响乐团搭配良好,长久以来被视为演奏与录音的标竿,录音则充分捕捉了圣桑这首杰作丰富的音响效果与复杂音乐结构。

Saint-Saëns: Symphony No. 3 in C Minor, Op. 78, R. 176 'Organ Symphony' - IIb. Maestoso - Più allegro - Molto allegro (Remastered 2015)

《新版唱片圣经》刘明振先生说:“第二乐章中管风琴充塞整个空间中,在管风琴极低频的衬托下,你系统中的乐团部分还能好好被听到吗?赶快自己测验一下吧”

Saint-Saëns: Symphony No. 3 in C Minor, Op. 78, R. 176 'Organ Symphony' - IIb. Maestoso - Più allegro - Molto allegro (Remastered 2015)

此次负责再版母带处理的录音师为英国Abbey Road录音室的声学专家Miles Showell,他表示:半速刻片的黑胶片是复制音乐的最佳选择,以此方式处理的黑胶比一般唱片要多花四倍以上的时间,换来的是比以往更加清晰生动、分轨良好、细节丰富的立体声表现。

图片

《维也纳1908-1914》

多拉蒂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图片

在Mercury的唱片记录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多拉蒂的身影穿梭于其中,并且打造出数张名号响当当的专辑。特别是他指挥明尼阿波利斯交响乐团演录的《1812序曲》巩固了Mercury在音响界和录音界的地位,成为当时展示音响器材的必播示范碟。

这张同样经典的《维也纳1908-1914》则收录了由多拉蒂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灌录的勋伯格、韦伯恩以及贝尔格的作品集。这三位伟大的作曲家被誉为是“第二维也纳乐派”的代表人物,这与专辑的名称不谋而合。而对于作品的诠释,指挥与乐团成员的配合表现毋庸置疑,给人一种超越宇宙的透明声音的印象,强大而又丰富

图片

【原装进口】
Mercury(水星)唱片公司
“Living Presence”系列唱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