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续酒之六:“教师节”之师说师感师悟

 林旭生 2023-03-28 发布于河南

2019年9月10日是“教师节”,先祝我家亲爱的韩老师节日快乐,也祝所有的老师们节日快乐。#全民对诗#主题,对下《简卢陟》续酒之第六篇】

《简卢陟》续酒六师说师感师悟

简韩老师

林旭生,于20190910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尊师重道行,祭拜文宗坟。

闻道有先后,术业专攻分。

师说师感悟,解惑授业心。

三寸唠叨舌,三尺讲台身。

三丈企许愿,三千桃李芬。

十载心灌注,十年树木森。

十方莘学子,十万栋梁林。

“韩园”韩愈塑像

韩愈的《师说》,写过去了一千两百多年,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尊师重教的精髓所在,自上世纪85年开设教师节以来,今年已是第35个教师节。值此教师节之际,借韦应物写给其外甥卢陟的蹉跎之诗最后一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酝酿小诗一首。小诗,包含“三尺讲坛三寸舌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万栋梁”之意在孟州市西虢镇韩庄村“韩园”,隔黄河距郑州百公里之外,献给亲爱的韩老师,祝你节日快乐,也祝全天下的所有老师们节日快乐。

韩文正公墓


从心出发,桃李芬芳

《师说师感师悟“传道、授业、解惑”》

:韩小芳、林旭生

韩园

韩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为人师表,更重要的是“关爱学生、传授匠心、答疑解惑”。传道、受业、解惑六字说着简单,但做起来很难,这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事业,值得我用一生去学习、去分享、去追求。

一、传道的道,是关爱学生。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学生观,让教学理念从过去的约束型向疏导型转变,不再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进行训教,因为训字本身是带有情绪化的。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不再是生硬的控制、盲目的说教,而是体贴入微的关怀和真诚的教诲。

作为代课老师,实际上我们能参与到的学生关爱机会本是不多的,但怎样才能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呢?我觉得除了课堂的45分钟讲解重点、化繁为简必须到位外,课后的作业减负是一个能体现关爱的重点。在当前作业减负呼声一直呐喊多年的现在,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不应该是处于一种卷山题海的状态。作业关注难点、量上适中、及时批改反馈,即是对学生的关爱。

谚语:“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会被学生转化为对教师授课的喜爱,进而把这种喜欢的动力迁移到学习上,因此关爱的教育是我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

二、受业的受,是传授匠心。

当下社会上最热门的词汇之一就是“匠心”,而我们教师在三百六十行里原本的称谓也是“教书匠”,受我爱人工程师职业背景的影响,我越发觉得“匠心精神”也同样适用于我们教学。匠心精神,需要执着的坚守,坚守是对待工作的一种苛求:专注一事,求索其间。其关联词汇中的“聚精会神、一心一意、...,乃至精益求精”,不正是我们期待的学生学习状态和自我教学升华么?!

匠心是虚心学习

虚以待物,宽以待人。只有保持谦虚的心,才能有足够的心理空间去学习别的老师身上的优点和发现成绩较差学生的问题根源。我还坚信“开卷有益、三人行必有我师”,因而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做教学工作,眼要放的高,心必须要放的低,唯有此才能对自己的学生有更深的理解。

匠心是潜心研究

教学中,追求卓越,与时俱进。为上好每一节课,总要深入钻研教材,不断探索改革教学的方法及手段,努力挖掘教材的内涵。教学中,寓教于乐,大胆创新,采用质疑问难的方法和结合生活中的化学应用实例,有效地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兴趣引导。

作为“教书匠”,我觉得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课本里的知识,更多的还应该是让学生学习时有一种做事追求完美的一种专注态度。

三、解惑的解,是释疑探问。

求学问,先学问;不学问,非学问

学生问问题,是解惑的关键,但因为沟通技巧及性格问题,确实有些学生是不爱提问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知识不能马上解决掉,就会越耽越误,从而导致学习程度上的差距越来越大。对我来说,这就需要从课上的向差生主动提问及课后的作业批改中去发现学生的学习程度状态,重点关注问题学生,不厌讲解。去主动探问学生的学习状态,包括课余多与学生沟通(比如电话联系作业释疑、即时通讯工具答疑难点等),让学生遇到难题不解时能感觉到老师的无时不在、无微不至。给学生解惑,除了学生提问,老师更要主动去问。

韩园山门

韩愈:“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在化学课上,我是学生的老师;在化学课下,学生有时也是我的老师。我爱我的职业,我爱我的学生,我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从心出发,桃李芬芳

------------------------------------------------

------------------------------------------------

------------------------------------------------

想不仅限于“知道点皮毛”,欲了解更多,请加我好友、加我公众号关注!

默读万卷书,"知道点皮毛";旅行万里路,发现真自吾。

首先:身未动,心已远;

其次:践行,步履(旅)不停;

然后:足下生辉;

最后:知足常乐。

“知道点皮毛”,一个私聊精神远足和步履(旅)生活的小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