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的建城史超过3000年,3000年历史中从未曾全城被淹没。得名于卫河的卫辉,在上世纪时的城区河道其实与现在是大相径庭。 (卫辉城区新老河道对比) 老卫河与老孟姜女河的河道,是原本在老城的中心区——汲水镇徳胜桥处交汇,在这里孟姜女的眼泪消失,孟姜女河成了卫河的支流,卫河携带孟姜女的眼泪朝东北方向奔涌。老府城的河道布局,是围绕卫辉府城的地理位置自然而成,城内城外坑池密布,“旱时蓄水、涝时分洪、战时助防”。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卫河与孟姜女河被人为改道后,填平的区域都被开发成了房子。“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还不到三十年,卫河流域就发生了千年难遇的特大洪水,并因为上游新乡段的决堤泄洪,而改道后的卫河行洪能力较弱,地势低洼的卫辉城区尽皆被淹。 新卫河与新孟姜女河当前交汇的位置在司湾村。从地图上看(两条红线为新河道),卫辉的“新区老城”皆在两条新河道的包围之中。两条河道的堤坝处都比卫辉建成区内的平均海拔要高至少3米,理论上两条河的堤坝只要不溃坝,卫辉的安全应该没问题。但,卫辉的堤坝就是再牢固,并不等同于新乡市段的堤坝牢固。7月26日,雨水虽停,但卫辉城内积水却仍然升高的原因就是卫河新乡段堤坝多处决堤所致。 新乡地区的“四区八县”中,地势低洼的卫辉市处于卫河与孟姜女河的三面环抱之中。虽然卫辉市于23号就开始牺牲上乐村全镇来为上游的新乡、卫辉城内做泄洪缓冲,但卫河经受不住这次“千年难遇”的特大洪水,新乡市牧野区的卫河堤坝多处决口。 新乡段的卫河决堤泄洪后,水流如“电流短路”一样,瞬间造成的毁灭性很大,决口越冲越多,冲到卫辉城区的洪水比卫河向下游奔流的水还多。 洪水冲入卫辉城区后,受阻于司湾村两旁的卫河堤坝和孟姜女河堤坝的阻拦,洪水无法流入司湾村交汇处的下游卫河(该处在涨水阶段已成半“地上河”)里,造成洪水倒灌城区,这就是卫河雨水虽停,但卫辉城区水位却越来越高的主要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