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系卫辉话卫河

 lgoogle 2015-01-14

情系卫辉话卫河

古老的卫河,在卫辉人心目中,一直是一条巨大而鲜活的动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贲张在先民们劳作生息的血管里。是它把这里的远古和现在很诗意地连结起来,不仅滋养着这块土地上的风土人情与淳朴民风,也孕育和喂养了其独特的文化属性。

一个美丽的地名,自有其美丽的由来;一个因为水而美丽的古城,自有其与水不离不弃的难舍情缘。史载周赧王十九年,这里的先民就已普遍采用吊杆汲水灌田,首创了先进的取水方法。至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始置汲县。此后,无论岁月怎样更替,无论地名如何变换,从汲地、汲邑、汲成再到汲县、汲郡等,一个“汲”字从此在这里落地生根,执着地守望数千年。至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又取“卫河生辉”之意改叫卫辉,由此更不难看出,卫河在卫辉人心目中占据着何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承载了古城的兴盛和发达,也给卫辉人带来了澎湃的激情和巨大的历史自豪感。千百年来,卫河从没有让卫辉人失望过,这条灵性十足的河流在这片土地上极尽造化之能事,以不尽的流水冲击着古城绵绵的地貌和凝重的风情,赋予了卫辉更深厚更缤纷的底蕴与色彩。

据史料记载,卫河开挖于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正月间。隋朝之前,在沁阳、武陟、修武、获嘉、新乡、卫辉、淇县一带,有自然流淌的沁河、淇河等。三国时,曹操为漕运军粮,曾在浚县方城处为淇河筑坝遏水,并疏浚改道,使其东北流向。到了隋代,隋炀帝为打通南北大运河,征用了黄河以北百余万成年民工,来开凿这条“永济渠”,贯通并连接了黄河、沁河、淇河水路交通线,用以排泄山洪、内涝和发展航运。因其主要河段在古卫国境内,故称之为卫河,后人又叫古御河。

这是从一湾水开始的朝圣。

正是这一湾水,开始了一条著名河流和我们生命的情感历程。

后来,卫河在春冬两季因水浅而影响漕运,河内郡太守张定和就组织辉县数百名民工疏浚百泉源头,使之形成一个“方五百步许”的湖泊,再引流南下至卫河,从此,卫河水量大增。故有辉县百泉为卫河源头之说,今天的百泉北岸尚存有卫源庙,始建于陏大业五年。

卫河经新乡市东曲里向东蜿蜒进入卫辉市辖区,呈西南至东北流向,绕市区北而过,流经卫辉市孙杏村镇、唐庄镇、城郊乡、汲水镇、上乐村镇等,流经的村庄主要有汲城、娘娘庙、姚庄、王奎屯、徐庄、李良屯、沿淀街、河园、西码头、南码头、北码头、东码头、毛楼、上马营、船流庄、阎屯、下马营、庄严寺、板桥、曲律等,至上乐村镇小河口会淇水入浚县境内。全长347公里,卫辉市境内长约47.4公里,市内流域面积约为844平方公里。至此,卫辉人与卫河水便有了割舍不断的情结和相依为命的渊源,也正是借助于卫河的张力与喧响,使多水的卫辉更具备了水一样的质感。追溯使人相信,卫河在这里尽管有着种种不同的状态和表情,或急流直下,或静流如歌,但在它的种种表象背后,却是无限的生机。它在带来旋涡和泥沙的同时,也带来肥沃的平畴绿野,这种天人合一的和谐,使得它与流经的这块土地构成比肉体的生命更柔韧更悠长的一种默契。历史上,卫河素有北方“秦淮河”之美称,“卫水拖蓝”作为卫辉八景之一,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更为显赫的是,卫河作为南北大运河的重要一段,自打通以来即为漕运要道,河面上满载各种货物的大小船只南来北往,络绎不绝;身着华丽、南腔北调的豪商巨贾林立船头,令人目不暇接;河岸上茶楼酒肆星罗棋市,客店招牌五花八门;算卦摊、评书场、浴池、戏院应有尽有,吆喝声叫卖声坠子腔号子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简直是另一版本的《清明上河图》无异。

在此后的岁月更替中,卫河一直是舟船如梭,桨声汩汩,黄河南北的军粮和布匹等物资大都经卫河运往北京、天津等地。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潞王从北京乘船沿卫河南下到卫辉府就藩,其船队声势浩大,仅船夫就运用三万余人耗银十余万两。一时间,卫河更是名声大振,卫辉府内外尽显雍容。

潞王藩卫期间,垄断了卫辉府、怀庆府、彰德府等9府25县的食盐专卖权,设立了赫赫有名的“卫辉盐仓”,向各地销售官盐。当时卫辉府内盐店城储盐多达万余吨,各储县纷纷在此设立盐场以备中转,盐店城七十二盐漕胡同也因此成了当时全国最大的食盐为主的物资集散地之一。清初,卫河仍是食盐和粮食等物资的运输要道,漕粮多经卫辉集中北运京津,食盐经卫辉南输开封府和怀庆府等地。至清雍正年间,卫河航运更是通达顺畅,盛极一时,河水清澈如镜,水面百舸争流,码头熙熙攘攘,两岸碧禾万顷;夏秋乃卫河航运旺季,高峰时小货船每天能停靠上千只,来自京津、河北、山西、山东、内蒙、汴洛等地的客商争相在此显阔斗富,挥金如土,白天车水马龙,夜晚通宵达旦,这都给卫辉带来了无限商机。盐业的兴旺还带动了饮食服务业的发展。声名远播的盐店街“三把刀”,即厨刀、剃头刀、修脚刀,代表着卫辉餐饮、理发、沐浴等服务行业的发达。水为卫辉的灵气。卫辉繁荣于卫河的开通,自古有“车马少于船”之说。各类文化元素也长期在这里碰撞、交流、融汇,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卫辉文化底蕴。

据史料记载,卫辉境内规模较大的卫河渡口和码头有曲律渡口、汲城渡口、王奎屯渡口、城关渡口、板桥渡口,盐店码头、西码头、北码头、南码头、东码头等。渡口是用来摆渡游客的地方,一是乘小舟划橹来回收费摆渡,二是在卫河两岸拉一条粗绳往返摆渡,三是在卫河上架设浮桥通行。码头是船只装卸客货的地方,卫辉盐店码头主要以装卸食盐为主,并由此而得名。卫辉西码头、北码头、南码头、东码头主要以运输粮食为主,附近有集中粮食的大型仓库,今天卫辉市区北部的卫河故道附近仍有“北仓”这一地名。

清末,京汉铁路通车,昔日盐粮等物资多改为铁路运输,卫河运输大动脉之地位日渐丧失,加上卫河长年未经大规模疏浚,日趋淤浅,运输能力大为降低。民国时期,军阀连年混战,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土匪强盗遍地横行,船民生活难以为继,南北客商经营困难,卫河船运几乎停顿。民国初期,卫河治理大都是靠所在县进行的,到1929年,政府才在卫河上设立了丹卫和漳淇两个水利局,负责对卫河的专项治理。丹卫水利局就设于新乡县的东门里,主管沁阳、博爱、修武、获嘉、辉县、新乡、汲县等七个县境内有关卫河上游和丹河及其支流的治理事宜。当时,卫河已面临水源不足、堤身低薄、河床淤积严重等一系列问题,迫于公众压力,该局于1934年拟定了开挖引黄总干渠进行引黄灌溉济卫的计划,并分三期加以治理。第一期工程为培堤浚浅;第二期为改建桥涵;第三期为修建船闸,整理水源。一期工程于1935年4月开始,对汲城村以下之200公里右堤加以培修,到6月15日全部完成。是年7月,在全国经济委员会所属的水利委员会召开的全国水利会议上,也决议整理卫河,并拟有计划书。其工程计划分为四项:一,疏浚计划。其中对阎屯至牛厂间,拟挖成12米宽的深水河槽,从河底平均开挖0.8米,保证枯水季节可保持一米水深的通航水道。关于淇门镇至新镇集一段,拟将淤浅处加以开挖,作成12米宽的固定河槽,并在河底以下开挖0.8米,也保持枯水期一米深的通航水路。二,培堤计划。按照规定的堤身标准断面,堤顶宽一米,两侧边坡为1:1.5,堤高以平均堤顶高出堤内坡脚1.5米为准。在汲城村以下培修右堤,从汲城村以西至合河镇加右岸新堤,其左堤则就原有堤防稍加整理。三,修建桥涵船闸计划。拟改建民乐、德胜二桥,建造右岸排水涵洞238座,以便排泄沿河农田积水。在汲县城西、新镇集东以下和洹河口以上建造船闸4座,并在每座船闸一侧修建活动坝,以排泄洪水。四,开辟水源计划。拟将上游各泉加以开掘,以增加航道的流量。以上四项工程概算为187万元。

上述计划原定1937年底全部完成,后因受日本侵华战争的影响,除对堤防加以复堤和筑新堤以及改建2座桥梁外,其它项目均被搁浅。

直到新中国成立,随着工农业的发展,航运事业也开始逐步壮大,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运动,船工生活有了保障,生产热情日益高涨。1952年汲县港完成总运输量7000余吨,到1956年总运输量比1952年增长了34倍。1957年开辟油轮机拖带化运输,每天一趟,为旅客往来及物资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1958年船运生产得到了较大发展,当年完成总运输223555吨,主要输出物资有煤炭、建材、粮食等,主要输入物资有棉花、油料、农副产品等,化物多由卫辉流向道口、浚县、内黄、清丰、南京、临清、天津等地。卫辉再次成为重要的物资集散枢纽。1961年完成总运量320906吨。1962年,县委成立了卫河疏浚指挥部,并在卫河、东孟姜女河进行机械清淤。同年货运量达340968吨。

1963年8月,连降大雨,山洪暴发,河水横溢,卫河两岸皆成汪洋。为挽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县委、县人委、水利局合署办公,防汛指挥部抽调1800名干部分赴抗洪第一线,组织抢险队员4300人,日夜巡逻,共堵险口29处,加固堤防8处,封闭县城四门,完成土方1万余立方米。出动帆船89只、转移沿岸灾民4万余人,动员平车600辆,马车15辆,汽车4部,为灾民抢救物资。机关、厂矿、学校、公社、大队腾房5380间安排灾民。抽调医务人员100余人为灾民治病。此外,上级派飞机8架次,在城关、上乐村、顿坊店、后河、李源屯、孙杏村等地空投大饼、炒豆等熟食560包,14150公斤,解决被水围困灾民的生活问题。灾后,政府发放救济款211万元,煤6250吨,布286762米,棉花1.75万公斤,衣服10631件,扶持灾队款15万元,帮助灾民度过灾荒,重建家园。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引黄济卫的干渠停止向卫河补水,致使卫河水位很不正常。1972年卫河流量更小,水运时断时续,航运部门采取以厂养航的措施,建起锅炉厂,航运工人转入工业生产,卫河的航运功能容量终结。七十年代后期,由于工业迅猛发展,城区规模日益扩大,而城市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以及综合治理的滞后,导致河床淤塞,断而变窄,泄洪能力基本上已完全丧失。

卫河,这个昔日何等圣洁何等美好又何等让人心存敬畏的生态之源啊,就这样转眼之间风光不再。尽管它曾经为卫辉千百年的人杰地灵创造过丰厚的物质财富,尽管它曾经让古城深受其哺惠与恩泽并与他们朝夕相处祸福相依,但如今,一旦缺失了激流与旋涡的左冲右突,也就等于没有了灵魂。在先民与水的亲近和对抗中,卫河所催生的航运文明、自然之美包括千百年累积而成的人文之美,也一并沉入水底的泥沙之中。

从自然的角度,我一直在为卫河惋惜。每次走近它,我心中总有一种隐隐的创痛。看着卫河里的清水越来越少,污染越来越严重,不知怎地,昔日古城水脉、人脉中那充满了智慧与力量的一幕幕总会浮现在眼前。曾记得,儿时常在河边嬉戏玩耍,在河里捉鱼摸鳖,玩累了,就往堤坡上一躺,细数着天上的流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那是怎样的一种惬意。曾记得,当时驻卫部队几乎年年在卫河上举办武装泅渡,红旗招展,喊声震天,引来无数人驻足观看,其场面何等壮观。这应该是卫辉人最根深蒂固最深入骨髓的敏感部位了,也是这座古城无论如何也挥之不去的时代印记。更有先民们在这里与急流险滩巧妙周旋,留下了与水魔共舞的精湛艺术,可以说这是中国精神中最雄性最震撼人心的部分,是他们体现智慧与勇气的最好的对手。而今,一旦没有了这个对手,世上充其量多了一湾平静的水面,人间却少了一部壮阔的史诗。

这事还没算完。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污染量逐年扩大,污染物逐年增加,地下水位剧降,污水排放量剧增,一些单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不惜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换取暂的眼前利益;再加上一些人不懂得怜香惜玉,没完没了的在河堤河道挖沙取土,践踏文明,蹂躏风景,并将生活废水及粪便垃圾未经任何处理而直接排入河中,致使卫河生态环境极度恶化。特别是孟姜女河入卫地段河道弯曲,地势低洼,每遇汛情,卫水倒灌孟姜女河,造成孟西一带大面积泛水,严重威胁到城市渡汛安全。投资环境不仅受到影响,经济发展受到制约,也给老百姓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治理卫河迫在眉睫,改善环境刻不容缓。

1979年春,汲县人民政府动员民工5.6万人对卫河进行清淤,冬季又在毛楼至宋村11处弯道作石砌护岸。1982年9月,水电部第十一工程局对船流庄以上河段再次进行机械清淤,并对卫河堤防复堤加固。1993年,市水利部门经过实地勘察,与科学论证,编制了《卫河清淤裁湾工程方案》,将卫河包括孟姜女河治理作为当年城市建设一号工程。在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下,来自城乡的12万治水大军,在绵延14公里长的工地上开挖新河,清理老河,裁湾建桥,修筑堤防。经过一冬一春的艰苦会战,完成了主体体工程及其配套设施,共开挖土方233.4万方,修建桥梁16座,涵闸5座等。施工期间,新乡市政府曾在这里召开现场会,推广卫辉经验。卫辉市还由此荣获了当年全省“红旗渠精神杯”和新乡市“大禹杯”的嘉奖。

众所周知,卫辉是一座水城,古城的历史几乎就是河流的历史。在每一代卫辉人的个体生命中,清澈流淌的河水、南来北往的舟楫是伴随他们一生的记忆。这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其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是水使得古城充满灵性,充满质感;但同样是水,多年来也曾给卫辉人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和繁重的防汛抗洪任务。在卫辉历史上,我们的祖先既有择水而居的优越,又有遭受洪水暴虐的血泪,更有着与自然灾害一次次进行殊死抗争的辉煌业绩。早在远古时代,禹以疏为主,引黄河之水经汲地而至衡漳,使洪水归槽,水患消除,先民们精心凿制的“大禹治水纪念碑”,至今仍完好地存放在市博物馆内;东汉时期,汲人杜诗率众“开挖杜沟,整修陡地,兴修水利,百姓便之”,被时人誉为“杜母”;清代秀才张墀组织山民开凿隧洞,引金灯寺山泉灌千亩良田,一直被传为佳话;还有当代孔令守领导民工治水多年,被称作“今日新愚公,太行降龙人”;更有汲人杨贵因修建红旗渠而名扬天下,吴金印治山治水为万民造福。可以说,治水,在卫辉已成为一种传统,一种接力,一种价值和一种精神。对卫河的治理也同样如此。在让卫河改道作“华丽转身”的同时,政府部门硬起手腕,强力推行减排、治污的力度越来越大,下决心先后关闭了城乡12家污染严重的小造纸厂和11家小电镀厂,有效遏制了工业排污对水域环境的侵害;华新、卫达、一附院等污水排放大户均已采取措施,加大投入,已经实现达标排放。卫河的历史,毕竟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实践证明,卫河治理不仅大大减轻了城市内涝,使郊外数万亩农田也得到了有效灌溉,更为重要的是,卫辉的建设者们还将自然、生态的发展理念融入其中,对卫河进行真正生命意义上的关注,逐步实现沿河两岸的景色美观,使其自然美与人文美融为一体,让卫河背靠古城巍巍耸立的历史,面向更加广阔平坦的未来。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1800年的回旋流转和滋养浸润,使得卫辉人的遗传基因里早已植下了远古的血性和水的豪放。从古到今,从这里走出去的文化名人数不胜数,像贺铸、王恽、杜诗、谢偃、崔瑷、王筱汀、李时灿,嵇文甫、刘知俠、尹雪曼、卢光照、秦岭云等等,这一长串汲地出生、卫河养育、后来以各自的聪明才智为古城增光添彩的名字,既像是天空璀璨闪烁的星光,又像是汩汩流淌的卫河里一颗颗晶莹透彻的水滴,既映射出太阳的光芒,又张扬着卫河水的迷人风采。

今天的卫辉人也越来越懂得历史财富的重要。在卫河岸边,一处处古迹翻修一新,一处处游园争奇斗艳,一个个商家竞相在此投资创业,这里曾经的地域优势正在逐步演化为创新型的人才优势和文化优势。就像对卫河的治理一样,谁能抓住这个机遇,谁就能在遍及牧野大地的新崛起浪潮中率先实现质的跨越。该着古城有幸,我辈之福。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卫辉的决策者还十分注重加大市民休闲娱乐场所和民生工程建设力度,先后完成了比干大道、学院西路等主次干道路面和污水管网建设,修建了总长1625米的水景文化长廊,建成彩色喷泉、华灯广场等18个景点,以及东湖游园、镇国塔游园、顺城关水景生态园,建成和谐花园、丽湖小区等成规模、上档次的新型居民住宅区,形成了“城在水中、水在景中、景在城中”的优美和谐之格局。漫步其间,亭桥水榭,石径绿地,花丛藤树,碧波扁舟。如诗如画的水岸华庭,野趣风光,引得游人流连忘返;古色古香的水上廊桥,若长虹卧波,让人恍入梦幻仙境。这篇大文章的每笔每划,充分显现了“以水为魂,以绿为主,以人为本”的经常构思,堪称打造生态、文明、宜居、和谐新卫辉的得意手笔。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变化,卫河的重振雄风再度繁荣才会成为可能,卫辉的经济振兴和社会全面进步才有望成为现实,才会有更多的投资者在这片土地上尽情开垦,尽情耕耘,尽情收获。古城不想永远只是黄金水岸的一处驿站,古城不想让丰厚的历史遗存被时光再次掩埋,让古老的卫河再现清波,将卫河倾力打造成一个全新的游览景区,让它像一串项链一样将沿岸众多的名胜古迹贯穿起来,使这里厚重的殷商文化和明清文化不仅作为古城的荣耀,而且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这应该是每一个卫辉人由衷的愿望。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当源源不断的卫河之水一直流淌到今天,古城卫辉已是另一番模样了。对历史而言,这也许只是短暂的一瞬,而对于曾经被卫河深深眷顾过的这块土地来说,却充满着沧海桑田的意味。它的身后,是一个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之深刻变化的新卫辉了。我们高兴地看到,在这块厚重的热土上,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农村经济亮点纷呈;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抬高引资成效显著;城乡环境更加整洁,百姓生活更加安康;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社会大局更加和谐。她崛起的不光是高楼和气象,还崔生出一种城市精神;她腾飞的不光是建设和文明,更有自主创新的科学发展的浪漫情怀。这种变化是脱胎换骨的,它不仅改变了城市和乡村,改变了河流的走向;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如果说卫河也和历史人物一样,既有赫赫功绩,也存在某此缺失的话,那么,它的缺失永远淹没不了它的功德。如果说是古老的卫河包容了古城的历史与现实,精神与物质,并从中折射出卫辉人民坚韧顽强,进取向上的前进轨迹的话,那么,有幸成为这场巨大社会变革亲历者的我们这一代人,对它的朝圣远没有结束,或者说才刚刚开始。

未来无论多远、多长,我们都将会一如既往地对水充满着景仰和敬畏。因为我们知道,尊重着自己的传统、尊重自然,这也就等于尊重了古城的价值,尊重了我们自己生命的存在和延续。

我们相信,不久,卫辉水利史上又会增添一个新的名词——“生态卫河”。这一名词带给卫河的不光是一张新名片,更标志着古城卫辉今天的精神气质已经远远超过了望京楼的历史标高。

我们更相信,经过我们这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千年流淌奔腾不息的卫河水,一定会重新焕发出它应有的神采,重新舒展开它应有的风韵,德泽澎湃,天籁无止。我们的视线也一定会随其浩荡金波,穿越时间和大地,掠过城市和乡村,百转千回,水滴石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