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时期的“交州王”士燮,为什么在建安十五年选择了孙权?

 四地闲夫 2023-03-28 发布于山东

如果说汉末三国时期当时全国只有两片“净土”,恐怕只有士燮的交州和公孙度的辽东了。虽然地处偏远地区治安情况不会太好,但相对于“大州”征战,交州和辽东地区的稳定程度的确超过了东汉末年的其他州。

要说起交州,在汉末三国我们就不能不提士燮这个人。他在中国被记载在《三国志》中,但同时也在越南“史记”中的《大越史记全书·外紀卷之三》里。对于我国来说,他是东汉末年重要的割据势力,对于越南国来说,他们尊称士燮为士王。

全本儿的士燮小编曾经在一年多以前就已经分享过了,今天就不再赘述。近期,我的一位好友对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建安十五年士燮为什么要选择东吴?

其实在我的印象中,士燮的简介概述让我不看资料说一说肯定是没问题的,但冷不丁提到了士燮选择东吴这个话题,我却发现之前的学习纰漏还很多,今天就打算用这篇文章简单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表明一点,小编花了些时间,无论是从《三国志》中还是《大越史记全书》中都没有提及士燮在建安十五年选择孙权的具体原因。所以我们只能凭借有关史料,进行分析,更能助于尝试拓宽自己的思路。

分析一:避免新战乱

熟悉的朋友可能了解,士燮的父亲士赐曾经当过日南太守,且士燮从小在一个优渥的教育环境中长大,他曾经跟随东汉末年忠贞之士刘陶学习《左氏春秋》,还被举为孝廉,出任过官职。

三国时期的“交州王”士燮,为什么在建安十五年选择了孙权?

士燮曾经在中平四年抓住机遇,到交州去做交趾太守。那时候东汉的控制范围因为内外问题已经大打折扣,士燮虽然表面是去当太守,但去交州明显就是要去当一个割据势力的体现,因为他们家子在交州有老底。

士燮到职后,恰好当时的交州刺史也去世了。趁这个机会,士燮上表皇帝开始让自己的兄弟们各镇一方,俨然交州大部分地区都成为了士燮的合法地盘。

士燮是什么人?他深通古籍和文化,没事儿抱着《春秋》就要给这本书写注解,为人特别谦和。领导如此,士家地盘渐渐也推行了这种风化。一股文学,谦和的风气荡漾在交州,最少最少,漂浮在广西大部分地区。

在一种待人之道和文化的熏陶下,袁徽、许靖、刘巴、程秉、薛综等中原人士不远万里来到了士燮的地盘上生活。大家可能听说过,袁徽曾经给荀彧写过一封信表达了对士燮的诸多赞许。

祥和的时间来到了建安十五年,刘表早已病死,刘备逐渐完全脱离孙权已经小有成就,孙权方面经过长期发展之后,有了更大的能力,更宽广的视野。正好借着前刘表安插的交州刺史向自己求援,孙权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士燮处虽然交通闭塞,但孙家的经营他应该是有所耳闻,前不久赤壁之战孙吴的表现应该刷新了士燮对孙权的认知。

在这时,吴国命令步骘担任交州刺史。士燮明白孙权终于对交州有所动作了,士燮和当地的百姓习惯了和平,自然而然不会希望因为政治而爆发战争。

可以这样理解,你在一个部门多年,突然别的部门给你安排一个大领导,你会怎么想?答案只有一个:找事儿。的确,之前都是刘表这种无大志的人,现在来个孙权,可够一梦的。

无论是《三国志》还是越南史,大抵都是步骘一来,士燮就归附孙权了。由此我们可以猜测士燮和孙权方面对于交州问题有很多公文“预往来”或者深入探讨,小编更倾向于两者达成了某些协议。

恰好士燮归附没多久吴巨又来捣乱,步骘平定了吴巨,也许更坚定了士燮和孙家的合作。

也许是士燮不能打,也许是士燮打不过,但对于当时江南最强的敌人孙吴,士燮应该是不想在二十三年经营的土地上再生战乱。最少,是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分析二:对吴巨失望,对孙权坚定

假如士燮在建安十五年孙权一来他就归附,除了之前有协商那就是因为士燮想要暂时牵强附会以观后事发展。

三国时期的“交州王”士燮,为什么在建安十五年选择了孙权?

毕竟之前多方势力都想要在交州刺史的位置上插一手,但以往的经历也没有哪次有好结果。不是骄奢淫逸就是迷信鬼神,交州刺史自从建安年间好像就没有一个稍微正常点的人,各地的太守互相也因为山高皇帝远打打杀杀。

士燮对于小打小闹已经司空见惯了,但是当他决定归附东吴之后。有个吴巨非要暗中作梗,破坏那一丝稳定和平衡。

吴巨本是刘表派来的,无论是他自己有野心还是在大战略上被利用,对于士燮是一件很棘手的问题。

当然,也许士燮正想用此事件隔岸观火,当然我更愿意相信他企盼的是和平。

事实上步骘很利索,嘁哩喀喳就给吴巨砍了。

孙权有一手。——士燮想

分析三:战略联合

我们都知道,在士燮归附孙权之后对其提供了侧面的军事援助,最著名的就是策划了雍闿叛变刘备投降吴国并且进行了军事活动。

那能代表什么呢?其实我们也不难判断,在当时孙吴还在忙很多其他事情,孙吴方面肯定更需求的是暂时交州的和平和军事利用。毕竟,孙吴方面曾提倡的天下二分之计让人记忆犹新,建安十五年刘备尚未取得益州。饱受山越困扰的孙吴一定不希望在拿下益州时后方出现问题。

所以小编更倾向于东吴在派遣步骘过去之前已经和士燮有某些军事协议。

分析四:择强者,早已视献帝为工具

很多人看到这个小标题一定会直接开骂,历史上明确记载士燮曾经坚持对皇帝进贡,足可表现他对汉室的忠诚。

三国时期的“交州王”士燮,为什么在建安十五年选择了孙权?

其实这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在曹操控制下的献帝赏赐给士燮相应礼仪之前,士燮的行为就已经有僭越的嫌疑。而从曹操封“九锡、六佾之舞”(《晋书 地理志下》)的时间记载上可以猜测士燮在受赏之前有所僭越。

为何士燮与献帝持续保持沟通?我真的不想因为这个问题写一篇文章,简单来说:“你为了完成一件事一定会利用工具,并且给自己找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那一开始联络献帝是为了什么?当时曹操可以说是中国最强大或者说最有潜力的“诸侯”。这种人暂时只可以为友不可以为敌,而且他和曹操都曾经提倡文学方面的复兴,根据曹操已有的习惯,只要不是最终投降和深仇大恨,曹操还是会宽容敌人的。

另外,曹操发动赤壁之战,士燮正好可以看一看天下形式。如果孙权输了,他之前的暧昧就可以起到作用,如果孙权赢了,那士燮心中“超世之英杰”就应该是孙权了。结果大家都知道,赤壁之战孙权方获胜了。

那在建安十五年孙权接触士燮时为何如此顺利?我们可以稍稍分析外部因素一下,或者说当时谁是较为厉害的诸侯。

刘表已经病逝,刘琮投降曹操;刘璋已经把东州兵的老本吃完了;刘备方面刘琦建安十四年刚死,虽然有部分荆州地盘但发展形势仍然不明朗,唯独孙权有底蕴切主战场令人瞠目结舌的功绩。

能打败曹操的家伙,一定是个硬茬。

投资要保险——小编案

小结:

从各方资料查,小编至今未发现关于士燮为何归附孙权的分析文章(如果有请分享有效真实网址,小弟一定拜读)。小弟根据已有资料,甚至翻过去查看了《大越史记全书·外紀卷之三》也没有找到答案。因此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冒昧大胆猜想,以上分析不一定每个点都具备,但希望有更多证据证明小弟有某一点是对的。

简单来说,小编认为士燮可能因为:避免新战乱,对吴巨(历任同事),战略联合,择强者等因素归附孙权。希望朋友们多多批评指正。

学习分析三国嘛,相信不能因为猜测分析就被骂成YY(无史料根据)吧~最少文中真的引用了太多记载,小弟光查阅资料就用了四天,就不一一详述了。参考资料小弟将列在下方,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参考资料:

1:裴注《三国志》(“士燮传,步骘传,先主传,吕凯传”)

2:《晋书》

3:《大越史记全书·外紀卷之三》

4:维基百科搜索《士燮》和《大越史记全书·外紀卷之三》中的内容。

原创声明:本文作者由全网统一账号:“正聊三国”原创。对汉末三国西晋正史感兴趣的朋友请多多关注。欢迎大家多多留言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