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现代科技在农村的普及与推进,农民接触外界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宽泛了:电视机,手机以及互联网电脑等等。那么在过去,比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农村消息闭塞的阶段,农民是如何获取信息的呢?说到这儿,也就涉及到了咱们今天的主题——农村宣传画了。
![]() 1922年2月13日,在苏联莫斯科第一个由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的少先队组织诞生了。在当时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建议共青团给少先队员们设计一种特有统一的标志,最终少先队的标准红领巾应运而生。 中国少年先锋队成立于1949年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是属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直接领导的少年儿童组织。 按照规定,中国少年先锋队每年都会进行少先队代表大会,简称为“少代会”,并选举新一任大、中、小队干部。 1949年10月13日的中国少年先锋队成立日中,也采用了红领巾为全国少先队员的统一标志。 在1950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干部大会。 从1953年开始,全国各地各地少先队响应毛泽东同志关于“好好学习”的教导,开始了各种各样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 1963年,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发出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后,全国少先队普遍开展了“向雷锋叔叔学习”。 在学雷锋活动中,少先队员组织参观雷锋事迹展览,和雷锋班战士通信,做针线包、节约箱、建光荣簿等,争先恐后的做了数不清的好事。 建国初期的少先队,响应党的号召,在共青团的领导下,积极参加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三大运动。 在五六十年代的特殊岁月里,各地的少先队活动非常活跃。 常常参观工厂、农村或者和战斗英雄、劳动模范面对面的交流学习,还有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开展行军、野餐、军事训练的等活动。 年轻的姑娘,欢快的燕子,表述了一种活力与干劲儿思想。 一群农村胖娃娃,手举着,脑袋顶着,胸前抱着各种庄稼农作物,寓意丰收的喜悦之情。 矫健的农村青壮劳动力,寓意着农村丰硕的生产力。 温馨和谐的农村姑娘做刺绣的画面,美感十足。 农闲之余,农村邻里之间席地交流,温馨和睦。 雄赳赳气昂昂的农村妇女形象,积极向上的气质,传达了一种向上乐观,勇于博取的思想。 青年农民与老年农民在交谈,又像青年人在向年长者在虚心请教,而老年人又以丰富的经验在为青年农民展望美好未来! 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