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潍坊,26集团军(1999.2—2002.4):此情可待成追忆(十六)

 悟事人非 2023-03-28 发布于北京

军报刊登李国发的事迹后,在全军部队尤其是大学生干部中引发广泛反响。于是,报社又策划了两个整版的后续报道:《从地方大学生到一线带兵人:基层干部队伍的重大变革一一“优秀大学生干部”李国发的成长经历给济南军区各级带来的启示》。军报政工部领导让我负责组织好集团军、装甲八师和装甲29团的所有报道。接受任务后,我亲自起草了集团军领导的署名稿件,并迅速把有关稿件分工落实到了各人头。最后对所有稿件进行了修改、打磨。稿件电传到军报,编辑对每篇稿件又提出了修改意见,有的推翻需重写,反复了三四次,最后才定稿。

这两个版的稿件分别由12名领导谈体会的形式,每人着重讲一个侧面。在此一一推出,我觉得,对当前部队大学生干部的培养使用仍具有借鉴意义。

△军报传真发到集团军,让我牵头组织的李国发后续报道题目

“双向适应”:

知识优势和优良传统为一体

集团军政委赵承凤:从人才成长的规律看,主观的努力与客观环境的结合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

李国发同志入伍后,分配到了具有历史荣誉的“白老虎连”任职,他自觉从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中汲取营养,不断坚定知识报国、献身国防的崇高理想;从广大官兵无私奉献的行动中得到熏陶,不断校正人生追求;在紧张艰苦的基层工作中,自觉接受锻炼,增长了才干。李国发同志的成长,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在于把知识与军队的优良传统有机地融为一体,较好地实现了“双向适应”。知识的转化,人才的成长,是在适应事业环境中实现的,而良好环境和氛围的熏陶,能够催人奋进,促进素质的不断提高。不论是地方入伍大学生,还是军事院校培养的青年学生干部,他们有知识、有抱负,但缺乏艰苦奉献的思想准备,适应基层部队工作的能力比较弱。怎样把他们培养成为部队“打得赢”的主力军,成为“不变质”的优秀人才,需要各级组织做大量工作。最主要的是用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砥砺和塑造,使他们在适应部队工作中不断成长进步。

要用优良传统激励,固其思想。传统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就像粘合剂,更是催化素,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军人,促进了他们思想进步和世界观的改造。近年来,我们对接收的地方大学生干部,在入伍之初,把他们安排到具有光荣历史的连队接受教育,增强了对部队优良传统的感性认识,坚定了他们奉献为本、献身国防的思想基础,效果很好。要用艰苦环境磨炼,牢其筋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奋斗是我军的传家宝。引导大学生干部面对现实,正视艰苦,敢于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意志,经得起苦累和挫折的考验;要用严格的纪律约束,培养他们遵规守纪、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良好作风,尽快与部队工作特点融为一体。要提供发挥优长的舞台,促其成长。知识得不到应用,潜能得不到发挥,是地方入伍的大学生干部普遍担心的问题。要把他们优先安排到武器装备先进、科技含量较高的单位,优先安排到先进连队任职,优先安排到对口的岗位锻炼,尽力为他们提供发挥特长的空间,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对那些生发展潜力大的,要敢于把他们提拔到重要岗位上全面锻炼,使他们的“能量”得到最大释放。

事业上的支持比生活上的关心更重要

集团军副政委赵胜一:一个人的发展进步,是由主客观两方面因素促成的。李国发从地方大学生迅速成长为部队优秀基层干部,除了他自身不断追求、不懈努力之外,与各级领导多方面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尤其是对他事业上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李国发曾经深有感触地说:“我在成长过程中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各级党组织、各级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他一入伍,就被特意分配到以“死打硬拼”著称的历史荣誉连队“白老虎连”,接受革命传统的熏陶。工作中,各级都注意运用他知识比较丰富的优势,让他在部队经常性思想教育、专业技术训练、组织战士考学中,发挥自己的特长,进一步坚定立足军营建功立业的决心和信念。对他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给予充分表扬和鼓励,出现失误、有了差错,及时提醒和帮助。这些都是李国发在军营这所大学校勤奋学习、健康成长的持续动力。我作为一名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干部,虽然与李国发入伍时所处的年代不同,但在这一问题上却有着相同的感受。大学生干部从地方校园来到军营,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各级领导如果在生活上真心实意地关心、帮助他们,力所能及地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要条件,对于他们尽快适应部队生活,与广大官兵融为一体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大学生干部之所以投身军营,多数都抱有成就事业的强烈愿望,往往更看重工作上的支持和帮助。如果我们看不到这一点,不注意为他们干事业、求作为创造条件,就很容易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减弱他们爱岗敬业的热情。这就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必须切实端正认识,调整视角,转变观念,加深对大学生干部这一特殊群体的了解,想其所想,急其所急,解其所难,帮其所需,为他们在军营充分施展才华提供适宜的舞台。

李国发的成长经历启示我们,只要各级领导以正确的心态去审视大学生干部,真正对他们放心放手,并注意在工作中帮助他们克服失误、纠正偏差,大学生干部是完全可以在部队大有作为的。

自我设计融入牺牲奉献之中

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幸胜标:自我设计是人生不能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人的一生,实际上就是一个为自已的理想目标不断设计、修正、完善和追求的过程。自我设计影响和左右着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贯穿人生的始终。

我党我军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革命军人必须自觉发扬牺牲奉献精神,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军队和人民利益之中,把自我设计融入人民大众共同的革命事业中。在这方面,革命先烈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李大钊笑对刽子手的屠刀,发出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庄严宣告;贺龙抛弃高官厚禄,发誓就是把脑袋砍了,也要跟着共产党干到底;方志敏甘于清贫,对投身革命无怨无悔。从为人民解放事业而光荣献身的董存瑞,到视改变阿里西藏落后面貌为“天职”的孔繁森;从“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边防官兵,到家富不忘国、舍生忘死的抗洪英雄李向群,他们以共产党员的豪迈气概和牺牲奉献精神,换来了国家的安定,人民的幸福。这就是牺牲奉献精神之所以受到赞扬,共产党员之所以受到群众称赞的根本原因。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部分青年官兵对物质利益的作用看得越来越重,对发扬牺牲奉献精神想得少了,实践的自觉性差了,而更多的注重“自我设计”、自我价值的实现。就拿地方大学生入伍的干部来说,这几年,我们集团军每年都招收上百名地方大学生入伍。绝大多数都是抱着到军营干一番事业的思想,但也有少数同志是抱着各种各样的想法步入军营的。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有的认为部队“考研”比地方容易,想通过当兵到部队考研究生;有的感到地方分配工作较难,奔着部队工资高,待遇好的“诱惑”而来;有的对部队生活充满好奇、神秘,想当兵体验一番;还有的是为了“镀镀金”。

对这些各种各样的“自我设计”思想动机,我们没有大惊小怪,而是感到,想考研,说明他有抱负、有志向;奔着工资高、待遇好来当兵,是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没有扣上“动机不纯”的帽子,把他们看扁了、看歪了。而是辩证地看待,正确地引导。

对大学生“自我设计”,我们认为,不仅是大学生,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每个战士,虽然当初都是喊着当兵尽义务的口号走进军营的,但多少也都掺杂着一些个人的想法,这不是坏事,其中也包含着积极因素,只要我们引导好了,就能把他们的劲用到部队建设的大道上去。

李国发从军后也不是没有自己的“小九九”,他一度感到部队艰苦,军营生活单调,想脱军装、考研,到地方发展,革命理想信念教育,军队职能教育,官兵无私奉献精神和亲密无间的战友情使他坚定了矢志军营,甘愿奉献的人生追求。这几年,我们每年都在地方大学生毕业入伍后进行人生观、价值观、苦累观、进步观等方面的专题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进步观大讨论,请优秀大学生干部谈体会,举办专题讲座等,并长期坚持,形成系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强调“当代革命军人的精神支柱,主要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自觉的牺牲奉献精神”。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去掉“有色眼镜”,捕捉“闪光点”,就能变消极为积极,让他们从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自我设计”中走到为军队建设奋斗的革命理想和牺牲奉献中。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但我们应该坚信,绝大多数的青年官兵、大学生干部都和李国发一样,是有着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我们应以积极的心态审视大学生干部身上的新特点,为他们施展才华,实现理想抱负添油加劲,提供舞台。

让他们挑起担子快步

装甲八师师长康凤仁:不信任、不放心、不敢用是有些领导机关干部在培养使用大学生干部中存在的通病。有的总感到大学生干部“书生气”浓,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总担心他们挑不起基层教育管理的“重担子”,怕他们抓不好管理,带不好兵。因而不能委以重任,致使大学生干部的知识派不上用场,才能得不到发挥,束缚了大学生干部的手脚,从而影响了部队的长远建设和发展。

李国发之所以成为一名基层优秀指挥员,我感到这正是由于各级领导对其充分信任、敢交重担、放心使用的结果。当初,考察选拔李国发担任“白老虎连”指导员时,有人是持有异议的,认为李国发一个文弱书生,性格不够大胆泼辣,日常生活有时不拘小节,担心其不能胜任这一重要岗位,弄不好还会砸了“白老虎连”的牌子。但是师团党委领导经过认真分析研究,感到提拔一名有缺点的干部是有些遗憾,但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现实生活中又有谁不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呢?李国发在生活小节和性格特点方面是有一些缺点。但看人要看主流,看本质。李国发作为地方大学的“高材生”,具有明显的知识优势,这是部队建设最急需的。积极适应形势任务发展变化,重视和发挥大学生干部的知识优势,是各级领导职责所系,使命所依,势在必行。“一班人”最后形成共识,力排众异,决定大胆任用。

李国发走上岗位后,深感组织对自己的信任,放开手脚,大胆工作。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善用知识带兵育人,帮助战士坚定理想信念,校正人生坐标,教战士学知识学技能,帮助战士成长成才,任期内连队光荣牌子不但没有砸,反而有了新的发展,年年被上级评为先进连队。不久,又先后破格任用他担任团干部股长、政治教导员。当教导员后,各级领导有意把急、难、险、重任务交给他,使其在本职岗位上磨炼摔打。他继续挖掘知识的潜能,运用系统学原理,对如何发挥好营一级作用进行深入探索研究,提出把更新干部骨干思想观念、提高专业水平作为营队建设的主攻方向,使全营干部骨干素质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所在营连续3年被上级评为先进营。从对李国发培养使用的过程看,在选才用人时,如果戴着“有色眼镜”看,恐怕很难发现几个人才,而如果用客观公正的眼光看,就会发现有许多的人才可以培养和重用。

军事斗争准备,最重要的是人才的准备。今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干部将走进军营,发挥大学生干部的知识优势显得尤为重要。各级领导机关应积极适应新形势要求,改变以往选才用人的旧有观念和传统做法,把知识作为选人用人的标准,做到充分信任,让他们勇挑重担,不拘一格,敢于大胆启用,真正盘活大学生干部这块难得而又宝贵的“人才资源”。

知识转化成能力才是带兵优势

装甲八师师政委颜纪雄:要让大学生干部来到军营后,尽快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能力,转化成带兵的优势,不仅要有自身主观的努力,而且要有客观上的辅助,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近年来,为什么在一些部队中出现了“高分低能”的干部?为什么一些“高学历”干部没有带出先进连队?为什么少数地方大学生来部队后只是昙花一现成为“匆匆过客”?这一连串的“?”出现,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警觉。追根溯源,说到底就是因为这部分大学生干部对所学知识不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书生气十足,以至于身在兵中不知兵,常常出现“离兵”现象。而对兵的优势、兵的位置、兵的特长、兵的成绩却视而不见,所学知识转化不了能力,有的学了许多知识,就是不会运用,从知识到知识,遇到难题,缺乏解决的办法。也就会使书本上的知识,成为“死”知识。许多经验教训告诉我们,高学历不等于高能力,只有把知识在实践中运用,不断丰富、充实、完善,才能真正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

李国发之所以能在军营中成长起来,成为新时期优秀大学生的榜样,既有他热爱军营、向往军营、奉献军营的理想信念,也与他能及时把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和带兵优势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他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从而让“死”知识变为“活”知识,让“活”知识变为干好各项工作,带好部队的能力。李国发在全军闻名遐迩的历史荣誉连队——“白老虎连”当指导员时,我就多次到这个连队蹲过点,每次蹲点,都听战士们反映,李国发从不摆主官的架子,乐与战士交朋友,拜战士为老师。我认为,李国发能在基层岗位上有所建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能认真汲取我军优良传统的丰富营养,在实践中领悟到用知识带兵育人的真谛。实践证明,要尽快让知识转化为能力,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一的“灵丹妙药”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让知识进入思想、进入工作、进入生活。实践越多越有成效,知识也就越丰富,越能产生新的飞跃。

江主席反复强调:“在实践中锻炼干部,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一条根本途径,对于广大中青年干部来说,加强实践锻炼尤有必要。”作为大学生干部,谁离战士最近,学到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谁就能真正把根深深地扎入基层这片沃土中,把人生追求融入部队建设事业中,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在无私奉献、带兵育人的行动中。李国发的成长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当初,与李国发共同从地方校园步入军营的大学生干部,在不长的时间内,有些相继离开了部队,他女朋友也对他痴情军营而发出“最后通牒”。而李国发却深深眷恋着军营,携笔从戎的痴心始终未改变,在基层一呆就是15年。他学会战士的语言,懂得战士的感情,掌握与战士交流沟通的方法,善用知识启迪战士心灵,用知识帮助战士解“扣子”。从而使知识成为与战士沟通的纽带,成为与战士增进友情的彩虹。这样,既拉近了与战士间的距离,融洽了官兵关系,又得到了战士的信任,令战士可敬、可亲、可学。对此,我们不难看出,李国发能在绿色军营把根留住,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他没有把自己的知识束之高阁,而在于他能积极融入部队建设的实践中,让知识在部队这块肥沃的土壤里生根、开花、结果。

在适应期中多一些宽容

不要因一时一事把人看死

某装甲师副政委刘同福:现在,我们有的领导对大学生干部还存有视角上的误区和思维上的偏差,往往是求全责备的多,挑毛病的多,不理解的多。因而,在给大学生干部分配任务时,常常是不放心、不放手、“怕”字当头,“怕”他们完成不了任务,“怕”他们把事情办“砸”了。实际上,不放心就是缺乏一种宽容的心态。

我们都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就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其实,从李国发的成长经历来看,当初他刚来军营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曾有过酸甜苦辣,有过彷徨徘徊过,甚至曾在一些同学的“劝导”下,产生过“打退堂鼓”的念头。但他为什么能够战胜种种难关,抗住种种干扰,摆脱种种困惑,愈挫愈坚?这里面既有他的主观努力,更有组织上对他的宽容、理解和关爱,不断推动他走向成功。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没有挫折失败,没有组织上的宽容、理解、帮助,就没有李国发。由此可见,一个单位的领导对大学生干部要容得下人,容得下事。允许大学生干部在工作中有闪失,思想上有反复。面对他们出现的失误,要辩证客观公正的看待,各级组织都要多引导、少批评;多帮助、少指责;多关心、少挑刺。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如果领导都拿着“放大镜”对大学生干部找缺点,恐怕很难找到十全十美的可用之才,而如果用实事求是的眼光看,我们就会发现更多的可造之才。大学生干部,从地方校园初入军营,对部队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从地方大学生到合格军人的转变,从合格军人到合格指挥员的转变,都需要经过一个适应期。在这个适应期里,有的能很快踏上军营生活的节奏,进而了解军营、熟悉军营,而有的在适应期里出现了诸多的不适症,因种种原因,心理、思想准备不足,片面认为军营生活与自己的理想反差太大,工作中也同时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过失。这就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对大学生干部在适应期中,及时伸出温暖的手,捧出火热的心,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帮助他们闯关过坎,帮助他们释疑解惑,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帮助他们走出自我设计的“小圈子”。不要因一时一事把人看死,而是要用慧眼识俊才,多看他们的长处,多看他们的优点,多发现他们工作中的闪光点。

宽容,既是一种胸怀、大度,也是一种领导艺术和智慧的体现,一个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如何,特别是能否宽容别人,是当好领导干部的重要条件。有的领导对大学生干部比较苛刻,使他们产生畏惧感,从而使大学生干部过早地流失。大量事实证明,要想留人留心,作为一名领导,在重大原则、是非面前,当然不能有半点含糊,但对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则不妨忍让一点、宽容一点,遇事要多为大学生干部着想,使他们在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心情舒畅地干好各项工作。从而形成一个“放心出动力,放心出活力”的良好局面。

作者简介:

田兆广,1981年9月入伍,1987年3月入党,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系毕业,研究生学历。历任战士、学员,军分区、团、师、集团军新闻干事,师理论、教育干事,团宣传股长,师宣传科长,集团军宣传处副处长、处长,济南军区政治部《前卫报》社记者、编辑,中共沂水县委常委、县人武部政委。沂水县第十六届、十七届,临沂市第十六届、十七届人大代表,2012年3月退休。现定居济南。

从军三十载,发表新闻、通讯、报告文学、言论千余篇,作品曾在全军、全国获奖,五次蝉联原济南军区"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学术论文被收入大学军事新闻写作教程,先后采写、推出了20多个全军、全国重大典型。现受聘担任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副主任,济南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宣教团秘书长,济南市退役军人红色宣讲团成员,济南高新区齐鲁软件园中铁财智中心片区党委党建指导员,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七届、八届委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