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轻松松读《老子》(38)

 秋雨堂 2023-03-28 发布于宁夏

           《老子》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具备上德的人不显示自己有德,因此这才是真正的有德。具备下德的人处处表现为有德,这其实是无德。
      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
       上仁之人想有作为而无所作为,上义之人想有作为而有所作为。
      上礼之人想有所作为而得不到响应 ,于是伸出胳膊强迫别人服从于他。
       所以,我们从这个道理可以知道,失去了道后才强调德,失去德后才强调仁,失去仁后才强调义,失去义后才强调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是道、德、仁、义变得淡薄时才出现的,这是社会产生祸乱的首要原因。
       所谓有先见之明的人,不过是了解了道的表象,这是愚昧的根源 。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而不轻薄,存心朴实而不居于浮华。所以,应当舍弃轻薄浮华而坚守朴实敦厚。

秋雨堂浅见:
       本章是老子《道德经》的第二部分—一《德经》的开篇。前面的章节是《道经》部分,《道经》阐释的是天道,也就是自然规律。而《德经》阐释的则是人德,也就是人生的行为准则。
       在老子看来,“德”是“道”在人身上的体现,要是人的行为合于道,就是“有德”,行为不合于道,就是“失德”。
       “道”是自然规律,即天道;“德”是人的行为准则,即人道。天道和人道一起构成了老子哲学的思想体系。
       老子指出,人类的精神从道到德、到仁,到义,再到礼,是一个退化的过程。越往下,人为造作的成分越多,离道越远。
       老子认为,儒家的德政不合乎客观规律,不符合现实情况,仅仅是凭着个人的主观意志来推行的,所以不能称为上德,而是下德;而上德则是无为,它合乎自然规律,治国者心中没有功利的观念,不是仅仅凭着主观意志去办事,这样做的结果便是“无为而无不为”,而道的精神便能充分体现于人间。
      老子生活于春秋末期的战国时代,这时周王朝的中央权力已经衰落,诸侯相互征伐争霸,天下干戈四起,凭借武力而称雄称霸者不计其数,仅史书上记载的战争就四百八十多起,在战争中灭亡的国家就有几十个,战乱使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思想家们目睹这前所未有的混乱局面,思考着其中的原因。孔子认为混乱产生的原因是“礼崩乐坏”,故而一生奔走呼吁“克己复礼”;一些法家改革者则认为“人性本恶”,必须通过制定严厉的法规才能警戒人民,防止人民作乱;而老子则认为,天下混乱的根源并非是礼仪、法制的缺失,恰恰相反,正是这种繁琐的礼仪和严酷的法规违反了人的本性和自然规律,从而导致“上德”的沦落。故而,老子提倡“无为而治”,指出礼产生于忠信的缺失,是世间祸乱的本源。只有去其浮华,返璞归真,去其虚名,立足于实际,才能真正地符合于“道”,才能使混乱的世界回归于平静。
     老子的“德政” 思想、儒家的“仁政”思想以及法家的“法治”思想,两千多年来共同作用于中国的政治生态,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都值得我们努力发掘和学习。
                 文/靳义堂
2022.11.3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