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有人都信奉的观念,很有可能是误区!

 杭盖2020 2023-03-28 发布于浙江




人们通常认为,情绪有好坏,情绪稳定很重要,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

《传习录》中说:“喜怒哀乐,本体自是中和的,才自家着些意思,便过不及,便是私。”

喜怒哀乐原本是中正平和的,只要加入一点自己的意思,便会过度或不及,便是私欲。

王阳明先生认为:“喜怒哀乐各种情绪,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情绪就是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如果我们以自己的观点去分别,它就被添油加醋了,成为了私欲。”

情绪没有对错和好坏,是人为定义,一味追求所谓“正面情绪”,就会成为执念。

人们极力排斥的所谓“负面情绪”,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种自我保护,比如恐惧和焦虑,既然存在,都有其意义和价值。

如果一个人连情绪都戒掉,喜怒不形于色,会不会很可怕?很多人修炼不到风轻云淡的境界,更多可能是压抑和隐忍。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莫尔,曾提出一种观点,颠覆了人们的认知。

“最好学会表达愤怒,因为不懂得表达愤怒与不满的人,其实往往会进入隐性攻击状态,这种攻击往往是向内的,他们不会攻击别人,只会攻击自己,在这种攻击中,个人的缺点会被无限度地放大,个人的优点却会被忘记。”

情绪易疏不易堵,让心理能量保持通畅和平衡,非常重要。一个连火都不发,打他一巴掌,依然不还嘴,不还手的人,不是憋出内伤,就是酝酿报复。

如何正确宣泄情绪?

美国情绪管理专家罗伯特·艾伦创立了“制怒三部曲”,可以帮助我们调节情绪。

第一步,识别诱饵。

花一段时间,比如一周,记录下所有让你情绪失控的事情,分析背后的原因。

第二步,识别需求。

每一次情绪失控,背后的深层原因,都是某种需求没有被满足。最常见的需求,通常有两类:尊重和被理解;物理或者心理的领地被侵犯。

当你情绪即将崩溃时,停下来问问自己:“这两个需求中,是否有一个被侵犯了”;“我生气是不是因为某人没有给到我应有的尊重”;“还是我的心理边界被侵犯了”。或者,有可能是二者同时受到挑战。

第三步,满足需求。

当你清楚了自己的需求之后,便不会急于表达自己的情绪,而是着眼于如何满足需求。

情绪是面镜子,反映我们的心理状态,和所有的情绪成为合作伙伴,让它们助力我们的生活,才是明智的选择。

一个会表达情绪,喜怒形于色的人,才是一个真实、坦率的人,也是值得深交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