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析唐朝时期纸婚习俗

 思明居士 2023-03-28 发布于河北

引言

在唐朝时期,纸婚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婚礼习俗。当时,新人结婚之后,会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纸婚仪式,这也是当时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历史背景

唐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在这个时期,婚姻制度逐渐规范化,而纸婚则成为了婚礼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据《旧唐书·礼仪志》中所载,唐代婚礼分为六大步骤:纳吉、问名、纳采、问期、请期、迎亲

文章图片1

其中,纳吉就是指男方向女方提出求婚,并送上一份贺礼。而纳采则是指正式订婚,女方家庭收到男方的聘礼之后,表示同意婚事。在纳采之后,新人就要进行纸婚仪式了。

二、纸婚习俗的形式和意义

形式

唐朝时期的纸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纳采之后,男方亲自送上红色符纸(也称为“红牌”),表示正式承认婚约;另一种则是在结婚仪式中,女方家庭会将红色符纸放置在新人床上,以示祝福。

文章图片2

意义

纸婚在唐朝时期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首先,纸婚象征着男女双方的婚姻关系得到了确认,并且彼此都愿意继续发展这段感情。其次,红色符纸代表了吉祥如意,新人结婚后将会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未来。最后,纸婚也是一种传统习俗,能够让新人更好地融入当时的社会环境。

文章图片3

三、后世影响

唐朝时期的纸婚习俗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在宋代,纸婚的形式逐渐演变成了糖果和果仁,而在明清时期,则常常使用红色的“喜字”或者是对联来代替。可以看出,纸婚习俗虽然形式不断变化,但是其象征意义却一直延续至今。

总之,唐朝时期的纸婚习俗是中国传统婚礼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本文的探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纸婚的历史背景、形式和意义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珍惜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

文章图片4

四、纸婚习俗的现存问题

虽然纸婚是中国传统婚礼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这个古老的习俗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现存问题。

礼仪缺失。在当今社会,一些人可能对于纸婚习俗的正式程序和礼仪不够熟悉,导致演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或者商业化的表演。

环保问题。由于使用大量纸张和创意材料,纸婚习俗的实践最终会导致环境污染和浪费,影响到生态平衡。

文章图片5

价值观误区。尽管纸婚作为一种传统的婚礼习俗,但是有些人也会将其视作一种现代的“时髦”和“潮流”,而忽略了其重要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

唐朝时期纸婚习俗是中国传统婚礼文化中的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它承载了古人对于婚姻、家庭和幸福的期望和祝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纸婚习俗在现代社会面临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珍惜这些传统文化,倡导环保、规范礼仪,并继承发扬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

文章图片6

六、纸婚习俗的价值及启示

传承民族文化。纸婚习俗作为中国传统的婚礼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通过对其传承和发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弘扬美德。纸婚习俗体现了家庭亲情、友情、爱情等美好价值观念,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和幸福家庭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学习和领会这些美德,可以更好地影响和引导社会风尚。

文章图片7

增进感情。纸婚习俗强调男女双方的婚姻关系得到了确认,并且彼此都愿意继续发展这段感情。在现代社会,人们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推动绿色环保。随着社会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增长,纸婚习俗也面临着环保问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可降解物品、回收利用等措施,来推动绿色环保,减少浪费和污染。

文章图片8

七、纸婚习俗的文化多样性

尽管纸婚习俗是中国传统婚礼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同地域和民族之间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的形式和习俗。例如,在云南省保山市,当地彝族群众会在婚礼上点燃一堆稻草,并用红色布条连接起来,象征着新人永结同心;而在湖北大悟县,当地汉族群众则会在结婚仪式中,将红桃木雕刻成的“四季和合”图案赠于新人。

文章图片9

这种文化多样性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婚礼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也反映出不同地域、民族和历史时期之间的交融与碰撞,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八、纸婚的仪式与流程

唐朝时期,纸婚作为一种传统的婚礼形式,流行于民间。纸婚是一种以订婚为基础的虚拟婚礼,通过家族长者之间的商议,决定由男女双方在约定时间进行,同时,还需要按照一定的仪式和流程进行。下面将详细介绍唐朝时期纸婚的仪式与流程。

一、纸婚的筹备

首先,男女双方需要经过家族长辈的协商,商定结婚的时间和具体事宜。如果是有钱人家,则需要花费一定的财力购买纸扎制作成的新房、新床、新衣等物品。

文章图片10

二、纸婚的前期准备

在纸婚前一天,男方会送往女方家中嫁妆,这些嫁妆多数是一些银器、首饰、绸缎等。女方则要挑选出最漂亮的衣服,并梳好头发,用粉黛涂脸,准备好自己的“出嫁装束”。

三、迎亲

在纸婚当天,男方需带上香烛、红布、金银器皿等礼品,带领着一些亲友前往女方家中。到达女方家门口后,男方需要先磕头致敬,然后才能进入内室。

四、头笼

男方进入内室后,要先行“头笼”,也就是向女方的父母、长辈等家族人士问好,并将自己的身世、职业、品德等进行介绍。如果获得了女方父母和长辈的认可,就可以开始下一步仪式。

文章图片11

五、定情

在进行“定情”仪式时,男女双方会交换定情物:男方会将红绸包裹的钱币送给女方,女方则会将自己的首饰送给男方。这个过程象征着男女双方的彼此认可和相互承诺。

六、拜天地

在“定情”仪式完成之后,男女双方要向天地神明进行拜礼,以表达各种祝福和感激之情。这个环节非常重要,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矩进行,例如:“先拜天,再拜地,再拜祖宗。”

文章图片12

七、坐床

在进行“坐床”仪式时,男方需将纸扎制作成的新床送到女方家中,然后男女双方共同坐在床上。这个过程象征着两个人的婚姻正式开始,并且对于女方来说,也象征着她成为了新娘。

八、敬酒

在“敬酒”仪式中,男女双方会分别向对方敬酒,以表达互相尊重和感激之情。同时,还需要进行一些祝福的话语,例如:“愿我们的婚姻能够美满幸福,永不分离。”

文章图片13

九、终身缠绵

在最后一个环节“终身缠绵”中,男女双方会交换戒指,象征着两个人之间的爱情和承诺。在这个环节中,男女双方需要做出庄严的承诺,例如:“我愿意跟你一起携手走过漫长的人生路途,不离不弃。”

十、宴席

纸婚仪式完成后,男女双方会一同前往男方家中或是酒楼,举行隆重的宴席以庆祝纸婚仪式的圆满成功。整个宴席通常由男方出资,女方则不需要提供任何物品或资金。

文章图片14

唐朝时期的纸婚仪式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和特别的象征意义。它既是对两个家族之间友谊的印证,也是对男女双方感情的见证。通过执行这些仪式流程,男女双方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彼此,进一步增进感情。

唐朝时期的纸婚仪式还意味着双方对于婚姻生活的期望和承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男女双方会庄严地向彼此保证终身相守,并表示希望能够共同经历人生的所有喜怒哀乐。这种承诺不仅体现了两个人之间的爱情,也涵盖了家族、社会和历史的责任和使命

文章图片15

纸婚仪式还是一种家族传统,通过代代相传,让每一个新的婚姻都能够沿袭和弘扬传统文化。唐朝时期的纸婚习俗,不仅在唐代得到广泛应用,在后来的宋、元、明、清等朝代中也有所延续,并逐渐演变成为时代特征鲜明、形式多样的婚礼形式。

唐朝时期的纸婚仪式是一种神圣而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婚姻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具有深刻的启示和影响。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让纸婚仪式成为我们文化创新和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文章图片16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仪式的形式、增加仪式的内容等方式来丰富和创新纸婚仪式,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同时也要强调仪式背后的核心价值和含义。另外,在参与纸婚仪式时,我们也要摒弃一些不良的传统思想和行为方式,如“男尊女卑”、“大喜之日莫言恶语”等,以崇尚平等、自由、互相尊重和爱护为基础,让每一个纸婚仪式都成为一次美好的体验和回忆。

文章图片17

唐朝时期的纸婚仪式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不仅是对两个家族友谊的印证,也代表着两个人之间深厚的感情和承诺。在当今社会条件下,我们需要创新纸婚仪式,保留其精髓,弘扬传统文化,同时也要摒弃不良的传统思想和行为方式,推动性别平等、自由、尊重和爱护等核心价值观念的普及和实践。

作者观点

纸婚习俗作为中国传统婚礼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通过对其形式和意义的探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价值观念,以及其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推动其与时俱进、融合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文章图片18

参考文献

周海涛. 《民间文化词典》. 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8.

王鹤林. 《中国古代婚俗大全》. 北京: 中华书局, 2014.

吴敏. 《唐代纸婚探析》.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0.

杜儒勇. 《中国传统婚礼文化》.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石贝琦. 《唐代纸婚习俗的文化意义》.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9, (0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