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七问:为什么高僧大德寿命都比较长,他们是有什么养生秘籍吗?

 树洞书社 2023-03-28 发布于江西

树洞——不一样的时空,不一样的故事,欢迎订阅的树洞公众号。点击标题蓝字“树洞书社”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年龄越大,越喜欢图个清净,于是去寺庙喝茶吃饭也就越来越多了。去的多,见的师父也就越来越多,同样越是关注师父,越发现智慧越高,寿命也就越长。

以前总觉得他们是练了什么洗髓经,易精经等护体神功,后来接触了生活中的师父,其实和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没什么两样,除了三规五戒外,每天就是打坐念经和给弟子讲课以外,他们生活很简单,和普通人上班一样打卡准时。

有一天我遇见师父,我问师父,为什么你们这些高僧大德寿命都很长?

师父说: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惜福。

惜福不只是感恩拥有的一切,同时也是珍惜所拥有的而不去浪费,过一种有节制的生活。一是培养慈悲心,二是控制自己的痴欲。

比如不暴饮暴食,不贪口腹之乐,不愚痴于舒适的环境中(不在空调底下长期呆,也不好吃懒做),把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发挥到生活中。

我一边点头一边不假思索的补充到,同样还有他们自身良好的生活习惯,像早睡早起,过午不食,以及不追名逐利,让心永远没有过激烈的反应,内心保持安稳平静。

这样就不会有情绪引起的内分泌问题,身体五脏和谐,运行通畅,心情也会好很多,健康也就会好很多,长期以往下来,寿命也就会长很多。

师父说:你这是从医学的角度去看健康,其实拿到修行人来说,医学只是占很少的一部分,还有很多看不见的在影响我们的身体,往大的地方说就一个惜福,往小的地方说是生活的行住坐卧等。

高僧大德寿命长,除了和他心性有关,同样和他后天修行有关,心性决定修行方式,也决定他的生活习惯。

不管外在因素如何,内在自性起主要作用,有如如不动之心,于相而离相,于念而无念,这也就是高僧大德为什么长寿的原因。

听到这我就有点玄乎了,我刚想继续追问,师父似乎觉察到了我的无止境的追问,于是就说,自性本自具足,你也一样,好好消化一下,让自己的智慧德相显现出来。

师父已经说了这个话,就不好再去打扰师父,影响自己的因果,何况这本就是师父给我的功课,让我去觉察智慧德相。

自性本就是一,由一而衍生出的万种法相。一原本是一种“🈚”的状态,由🈚到有,有一生二,由二生三,三生万物。

回归一的状态就是把复杂生活简单化,把有回归于🈚的状态,不去执着什么,不贪恋什么,不生邪见妄念等。

心若澄明,即生安详!幸福感恩也就来了,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也就有了。

生活在尘世中的人又有多少能保持清净心,心里又能放下多少事,每天不是这个事就是那个事,一辈子被杂念邪见所困扰,这样的人精力都被耗光了,如何能长寿!

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要长寿最好的方法就是时常保持感恩,感谢,随喜他人,把惜福当做第一要务。

我是丞子Yi《孔子假如生活在现代》一书的作者。

《孔子假如生活在现代》一书中都会有你的故事,大多数人的经历基本差不多,念书工作结婚生子教育等,你的问题孔子也几乎都会面临,他没有具体给出答案,我只是把答案场景化了。

通过目录找到你类似的问题,就是读这本书最好的方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