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妙玉:迫在火中种青莲

 写乎 2023-03-29 发布于四川

作者:廖伦涛

在《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原始排名,妙玉仅在黛玉、宝钗、元春、探春、湘云之后。而作为一个“槛外人”,为什么还要排在迎春、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之前?这个“谜底”巳有三百年,兴许只有曹公才能答出来。

一、出身高贵的妙玉

妙玉的祖上也是仕宦人家,因从小有病,七岁便入苏州的蟠香寺带发修行,一休就是十年,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只得另寻它门。

妙玉是十二钗中唯一与四大家族没有亲戚及姻缘关糸的女子。她美丽、博学,文墨极好,悉数经典。曹公竟用“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来形容她。

对于妙玉的描写,仅1500字左右,主要是写众人在栊翠烟中品茶,妙玉亲捧用海裳花式雕漆填金的“云龙献寿”小茶盘与成窑五彩的小盖钟,用旧年蠲的雨水冲泡的茶孝敬贾母,却将更好的茶与更好的煎茶之水留给黛玉和宝钗。

贾母未吃茶前就对妙玉说:“我不吃六安茶。”

须知,六安茶产在安徽的六安县,是明清时期的六品茶之一,另外五品是“虎丘茶”“天池茶”等。此六品茶属天下名茶,是贡茶,极为珍贵。因贾母当时吃得油腻太重,又因长期住在北方,若饮六安茶,老年人就容易闹肚子,所以,精于茶道、细心有加的妙玉特备了老君眉,老君即寿星南山之意,既体现出妙玉的乖巧,也深透岀她的见多识广、来历不凡。

曹公虽没明写妙玉的祖上究竟当了多大的官,但在当时,比起那世袭官职的仕宦人家还是要清高、儒雅、光鲜、体面些。

妙玉在给宝钗、黛玉所用的两盏茶杯也皆是商代时期的经典酒器,古朴珍贵得令人咋舌。此外,绿玉斗与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大盏,亦是稀世珍宝,普通人根本叫不出名、难得一见,也绝非普通官宦人家所有。妙玉曾对宝玉说;“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得岀这么一个俗器来呢。”

二、命运多舛碎甲人

观《红楼梦》的众女子,没有一个是“完人”;而且健康的极少,病歪歪的居多!

妙玉一心向佛,进贾府避祸。元妃省亲,兴建大观园,其中有一座栊翠庵,需要一位住持,林之孝家的就向王夫人回了妙玉的事。因王夫人吃斋念佛,见她行事干净利索、模样儿又长得好,也就答应收留了她。   

也许,祖上归祖上,此时非彼时,凤凰落毛不如鸡。妙玉住在栊翠庵,与尘世仅一槛之隔,然而,这一槛竟是那么高、那么遥远。一个偌大的贾府,虽也有几个人投缘,却终究不是相契无间。尽管她也有“云中悟到多奇,风中悟到美妙,听流水悟到曲折,听琴音悟到清韵”的灵窍。但作为一个遁入空门、孤灯冷月的小尼姑,有如身在高旷的月宫,只有在凄凉、空寂、落寞之时,冷眼看红尘。

命运似乎总是和她开玩笑,明明“视绮罗俗厌”,却偏偏投入了“花柳繁华地”的贾府;明明应该沉湎于人间的丝竹管弦,偏偏却叫她感悟天外的晨钟暮鼓;明明是“天生成孤僻人皆罕”,却偏偏和贾府的宝玉又结下了不解之缘。

妙玉之所以对宝玉有好感,不仅因为宝玉容貌美、动作雅,更重要的是宝玉对她的理解。身在贾府,对于贾府的黑暗,她是有一定认识的,他曾在中秋赏桂时,接着黛玉和湘云联诗,表明自己的心态。她也能透过贾府诸多的温柔景象,看到现实的险恶。在这种寂寞的世界,愁情难诉,悲伤更不可告人。虽然以“芳情只自遗,”的方式排遣苦闷,但她还是发岀了“雅趣向谁言”的呼喊。

唯有宝玉可称为知音,可惜两人的互相慰怜,只能以极其微妙的方式进行。除了理解,还有几分的倾慕和敬重。

她并不怎么念佛,佛于她,只是一层铁甲金身,摒弃一切人、一切物。

作为妙玉,明知与宝玉注定无份无缘,可她对他仍有一种“隔世”之爱,但这种爱只能是建立在一种超越日常生活之外的精神之爱——即便是遥遥相望,即便是远远唱和,即便是深藏心中,即便是永无可能,即便是一轮白月光,即便是黄粱一梦,她也认定值得。

否则,那杯只给他喝旳茶算什么,那给他过生日送的庆帖算什么,那枝最好的红梅让他折回去插瓶又算什么?

“清高中有卑微,香软中有坚持”。喜欢她的人会一直喜欢,不喜欢她的人,她也不在意。本就是个槛外人,那份不与世同的情怀,世人谁能理解?命运仿佛在对一个人的过去,施加惩罚。当然,妙玉也曾对刘姥姥用过她的杯子,心生反感。叫“直管丢弃了事”。这就遭致了一些人的“上纲上线”。

其实,对于这样一个命运多舛的女孩子,哪来那么多的求全责备?妙玉之举,并不是她嫌贫爱富,而是她本身就有一颗太过高洁的心,她不知道该用何种方式来维持内心的洁净。妙玉的高洁到除了自己,世人皆是浊人、世事皆是浊事。这便是她孤傲、“洁癖”的性格使然,也是忠于本心的真实写照。

笔者认为,由于《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所著,关于妙玉遭劫不能不说是续书的败笔,好似一幅绝色的美人图,凭空从中间划了一刀,或泼了一身墨。其实,曹雪芹为她写的《世难容》曲子中,“风尘肮脏违心愿”就讲得十分明白。“肮脏”有的本子上即作“抗脏”,为高亢刚直的样子,意为在贾府家道中落后,妙玉到了瓜州渡口,确有权贵要她胁从,而妙玉坚决不从,终遭迫害。至于有的人说她的结局是“没有成佛,沦落风尘,最终陷淖泥中”;“她忍着屈辱,含着厌恶,委身于一个老朽的、恶俗糟老头子”(可能是忠顺王爷)等,都根本不是曹公的意思。

《葬花词》中“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淖陷泥沟”的曲子,这既是唱给林黛玉的,同时也是唱给妙玉的,都是埋葬封建社会美好青春女子的一曲挽歌!林黛玉的命运虽然悲惨,她还和宝玉轰轰烈烈地谈了一场恋爱,而作为妙玉呢?她最多只能是终日袭一身沉闷缁衣,手持拂尘、敲打着木鱼,远远地站立在冬日荷塘、黑灯瞎火中,一枝痴痴傻傻等待、默默燃烧的青莲!

在曹雪芹笔下的400多位女子,每人都赋予了一个花名。妙玉的花名则是梅花。梅花虽好,却注定是:鸟语空山、饮冰咽雪、三九严寒、风打雨欺。命运实在凄怜。

再回到金陵十二钗的顺序排名,这大致也和妙玉在曹公心中的地位、喜好厌恶、主要故事人物命运相关、恰如其分也。

【作者简介】廖伦涛,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大家传媒》副主编、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嫘促会文学院副院长、四川散文学会绵阳分会副秘书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