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寇在东北秘密修筑十七处军事要塞

 阿里巴巴yht 2023-03-29 发布于河南

编前 1934年至1945年,日寇侵略中国东北后,在东起吉林省珲春,中部经黑龙江省中苏边境,西至海拉尔和阿尔山5000公里边境地带,秘密修筑了17处军事要塞,要塞群相加约1700公里,共有8万个永备工事。还包括数以千计的永久性地下仓库、电站、通信枢纽部、给水站等附属军事设施和野战阵地及军用机场、军用铁路和公路,这些军事要塞被日寇自喻为“东方马奇诺防线”。为修筑军事要塞,日寇强征和奴役中国劳工320多万人,造成100多万中国劳工死亡。由于要塞是在绝密的状态下修筑的,战后日本军方又没有公开任何相关资料和信息,因此要塞成为日寇在中国东北遗留下来的一个历史谜团。  

  

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出兵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入驻东北的是装备精良的由日本天皇亲自组建、指挥的“皇家军队”,素有“皇军之花”之称的关东军。日本关东军一方面扶持满洲国殖民傀儡政权,一方面谋划对前苏联作战的军事基地建设,于1933年着手开始了修筑伪满国境筑垒阵地和地下军事要塞。  

1934年,日本关东军即拟定了侵略矛头直指苏联的《对苏攻势作战计划》,中国东北边境要塞就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要塞所有筑垒都构筑有钢筋混凝土工事、永备火力点,有钢帽堡、装甲观察哨及土木质火力点;有步兵掩体、机动战壕、反坦克壕、连环铁丝网和防步兵地雷区;有弹药库存、粮秣库存、发电站、给排水系统和浴室等;有以班和排为单位的兵室、会议室、医务所、厨房、电话机房和军官指挥所;有电动钢轨运输车和专用通道、竖井、通风口等。要塞的洞口顶部和四周还要浇筑混凝土,一般都是1到2米厚。

   

 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好仁苏木境内残存的侵华日寇飞机库群 

日寇对于要塞的设计、施工和经营,是在极其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秘密侦查、秘密设计、秘密施工。修筑国境筑垒工程,采取当时世界最先进技术,耗费巨资,在茂密的山林中秘密施工,其隐蔽程度即使白天走到近处也难以发现。  

日寇修筑的这17处军事要塞分别是:东宁要塞、绥芬河要塞、半截河要塞、虎头要塞、霍尔莫津要塞、爱珲要塞、黑河要塞、海拉尔要塞、珲春五家子要塞、鹿鸣台要塞、观月台要塞、庙岭要塞、法别拉要塞、凤翔要塞、乌奴尔要塞、阿尔山要塞和富锦要塞。此外,日寇还建了数以千计的永久性地下仓库、电站、通信枢纽部、给水站等附属军事设施,大量二三线一般阵地及军用机场、军用铁路和公路,工程巨大。  

东宁要塞是日寇在亚洲遗留的最大军事要塞,宽110多公里,纵深约70多公里。整个要塞分为作战区、保障区和后勤支援体系3大部分,由11个主要山脉组成,有永久性阵地7处,永备工事400多个,300平方米以上永备地下弹药库84个,11个地下要塞均建在面向俄罗斯的重要城市和地区,控制着通往太平洋的交通要道。  

海拉尔要塞以敖包山、河南台阵地式军事工事为主体,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组成,地下工事多为深层,达17米至20米,由5个主阵地、10个辅助阵地、2个野战阵地等大型永备工事和野战工事组成。修筑耗费了钢材7.1万吨、木材3000万立方米、煤炭600万吨,是最早完工、投入经费最多的,也是唯一距边境较远的城市要塞,同时也是日本关东军国境守备队兵力最多、武器装备最强的要塞,兵力最多时达7000余人。  

虎头要塞从战略意义上小于东宁要塞,它可以控制俄中东铁路和西伯利亚地区,是东宁要塞群的侧翼部分。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的吉林省珲春市五家山要塞,是日寇军事要塞最南端的起点,它四处相连,堡垒纵横交错,地下工事设施齐全,有弹药库、发电室、医疗所、指挥室、无线电室、炊事室、兵舍、监视所、卫生间和浴室。洞里设计精巧,四通八达,不了解其内部结构的人,进去容易出来难。洞中有洞,堡垒相连,工事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制成。  

  

据专家调查,日寇在中国东北边境修筑要塞等军事工程,强征和奴役中国劳工320多万人,造成了100多万劳工死亡。有幸存者劳工介绍,他们住的都是用苇席或茅草搭起来的棚子,每个棚子住几十人至上百人不等,夏天潮湿炎热的天气,使大多数劳工身上长了疥疮,浑身流脓水。劳工们天一亮就被赶出去做工,一直到天黑才收工。劳工干重活吃不饱饭,个个饿得骨瘦如柴。在残酷的奴役下,许多劳工身体无法支持,日寇不但不给劳工治病,反而残忍地将劳工处死。有劳工证实,一项军事工程结束后,日寇要开个庆功会,会后给劳工吃一顿平日吃不到的好饭:二合面馒头,一大碗带油腥的菜汤和两块咸菜。日寇在这些饭菜中下毒,全棚劳工常常一排排死去。劳工在工程完工后,除了被采取各种手段秘密屠杀外,有的被遣送到内陆“矫正辅导院”,作为辅导工人,继续强制进行各类苦役,每逢工程结束后,他们会被全部杀掉。

   

 阿尔山市境内,一条铁路从侵华日寇碉堡遗迹旁穿过 

劳工朱金环老人回忆,那时他们几十名劳工挤在一间小黑屋,屋内到处是老鼠和跳蚤,很多人都被传染病夺去了性命。他们整天干活,吃的是难以下咽的橡子面窝窝头。有一次,他饿得实在没有力气干活了,动作稍微慢了些,一个日本兵随手拿起一把铁锹狠狠地砍在了他的左肩膀上,血流了一地。还有幸存劳工回忆,当年日寇让他们专门从要塞中向外拉劳工的尸体,每天最少拉一趟,每趟十几个,整整拉了3年,劳工的尸体被浅浅地埋在要塞旁近2000平方米的土地下,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姓名。  

  

1945年8月9日午夜,苏军在大炮和飞机的掩护下,分3路向侵略中国东北的日寇发动进攻。北路苏军经7日苦战攻克庙沟日寇要塞。中路苏军迅速攻入东宁县城,向牡丹江方向追击日寇。南路苏军本来是向郧山和胜山要塞攻击日寇的,但由于日寇军事要塞隐蔽性强,苏军没有及时发现,直接向中国境内追击日寇而去。据亲身参与那场战斗的张福忠老人回忆,1945年8月11日,他到郧山要塞去捡“洋落”。在日本兵营,他捡了一把东洋刀,拿着刀到处挑来挑去,当他挑开一张床上的垫子时,突然发现下面的洞口藏了一群手里端着上了刺刀的日寇。他惊慌地转身就跑,向驻扎在石门子的苏军报告了这一情况。第二天,一个师的苏军从苏联境内开过来,包围了郧山要塞和胜山要塞,从老黑山追击日寇的苏军调回来的一部分兵力也参与了围困攻击要塞的战斗。郧山要塞和胜山要塞的日寇进行了负隅顽抗,苏军炮火非常猛烈,同时两个师出动了170多架次的飞机轰炸。打到第17天,日寇不投降,苏军也打不进去,人员死伤极多。8月15日,日本第三军后勤参谋河野贞夫中佐奉苏军命令乘飞机到达东宁,向要塞内顽抗的日寇宣布天皇的投降诏书和向苏军交出武器的命令,最后要塞内有近900名日寇向苏军投降了。  

编后  在内蒙古中东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赤峰等地,遗留着上百处日寇侵华期间建造的碉堡、飞机库、军火洞等军事要塞。半个世纪以来,这些废弃的军事要塞中一部分被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供游人参观警策,而其中大部分成为了牧民们放牧用的临时羊圈。如今,在中俄绵延的边境线,多年里陆续发现的要塞遗址,有的依然保存完好,它们始终在青草凄凄中默默地向世人昭示着那段已渐渐被人淡忘的惨烈的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