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滇日记丨寻访滇缅公路 走进神奇一寨两国

 小原渚哥哥 2023-03-29 发布于云南

七彩云南·古滇名城【入滇记】之重走南方丝绸之路极致探索之旅,第3天,我们感受了滇缅公路在抗战时期的重要意义;高黎贡山的波诡云谲;南洋华侨机工的铮铮爱国情怀;一寨两国的和谐共处……我们应该感恩,后人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来之不易,更应倍感珍惜。作为后人,都应该将这段闪耀的历史,永远的铭记在心中。

旅行第一天回顾

入滇日记丨寻迹博南古道 重走西南第一桥

入滇日记丨重走茶马古道 遇见诗意生活方式

滇缅公路、高黎贡山

640.webp (22)

640.webp (21)

640.webp (20)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同年8月20日,为摆脱日军封锁,让海外物资快速抵达云南,时任云南省政府主席的龙云提出建设滇缅公路和滇缅铁路计划。

他提出,修筑一条从昆明出发,经云南西部到缅甸北部的公路。

1938年初,20万筑路大军纷纷上路,修路大军里,包含大量的儿童和老人。

包含滇西的汉、彝、白、傣、回、景颇、阿昌、苗、傈僳、德昂等10个民族,大家纷纷自带口粮、工具开赴工地。

1938年8月31日,昆明至畹町全长959.4公里的公路,建成通车,从开工到通车,仅用时9个月,举世震惊。

这条穿过中国山脉最多,跨越水流最湍急河流,蜿蜒在高黎贡山上,近千公里的运输干道,也付出了近3200人的生命,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不折不扣的生命脉络。

滇缅公路,将国家命脉,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将民族士气,凝聚在了一起。民众、远征军、南洋华侨机工为这条生命线付出了巨大的贡献。

滇缅公路盘旋在波诡云谲的高黎贡山上,远处的高黎贡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时而晴空万里,时而风雨大作,高黎贡山的天气也真正是变幻莫测,有种山上一天人间一年的感觉。

汽车驰骋在高黎贡山上,历史的喧嚣与繁华及铜铃声仿佛就在眼前;又一次,带着我们重温抗战历史,那是一场让云南最早光复的惨烈战斗之一。

南洋华侨机工纪念馆

640.webp (18)

640.webp (17)

640.webp (16)

640.webp (15)

南洋华侨机工纪念馆于2005年所建,1937年,为建筑滇缅公路,3200余名懂技术的南洋华侨在陈嘉庚的带领下,分9批先后抵达云南,成为滇缅生命线上的建造大军。

滇西抗战期间,三分之一的华侨机工在这条血火之路上献出生命。

这些来自南洋的年轻人,大多出身优渥,为了一颗炽热的爱国情怀,投身云南这血线之地。

640.webp (14)

640.webp (13)

纪念馆内,碑刻了所有机工的名字和相片。

640.webp (12)

640.webp (11)

640.webp (9)

640.webp (8)

离开纪念馆,站在山头俯瞰整座小城,对面的缅甸乡村,笼罩在烟雨薄雾中,一幅静谧自在的景象。

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都应该时刻铭记,怀揣感恩之心。

640.webp (7)

滇西抗战中美军的越野利器——威利斯越野车。

一寨两国

640.webp (6)

从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馆出来,驱车2小时,来到位于中缅边境的一寨两国景区,这个神奇的傣族村寨,位于瑞丽71号界碑旁。

一条小水沟,一根铁丝篱笆,一条国境线,没有任何屏障,将中国、缅甸一分为二。

两国边民同用一种语言、共饮一口水井、共上一所学校。   

640.webp (4)

640.webp (5)

640.webp (2)

640.webp (1)

一寨两国属于瑞丽重点打造旅游项目之一,是中国离缅甸最近的旅游风景区,离缅甸仅1米距离。

一天的行程在傣族热情的敬酒歌中结束了,但思绪还停留在南洋机工历史记忆中,这种略带沉重的穿越感,真实触摸到了这段滇西抗战历史,让今天的我们学会更加自尊、自律、自强。

入滇史,其实就是一部浩渺如烟的云南发现史。一路找寻,一路聆听,一路感受,而每一次向云南出发的浪潮,都引领着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变革。

【入滇记】之重走南方丝绸之路极致探索之旅,下一站,腾冲和顺古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