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必读大智慧:苏东坡千古名句

 海曲上人 2023-03-29 发布于山东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背景:

一生颠沛流离,数次被贬的苏东坡,却活出了豁达洒脱,超脱世事的人生境界。堪称古今往来第一网红的他,除了自身性格使然外,他所经历的坎坷和接触的人事也成了他人生的巨大财富和精神力量。

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因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被贬湖州。临行,作《湖州谢上表》,加上了几句牢骚话:“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 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文章图片1

和苏轼敌对的新党摘引诗中的“新进”、“生事”等词语上奏皇帝,给苏轼扣上“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的帽子。

监察御史也从他的诗文中断章取义。如:“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苏轼本意是说自己没有把书读通,无法帮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却被污蔑为讥讽皇帝没有能力教导大臣。

副宰相王珪指出苏轼歌咏桧树的诗句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是在隐刺皇帝:“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于此!” 指控苏轼“大逆不道”,苏轼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故事:

苏东坡的好友王巩也受到乌台诗案牵连,被流放广西宾州。王巩的两个儿子都死在那里,王巩家中的歌女柔奴一直陪在他身边,度过艰难岁月,熬了过来。

文章图片2

后来王巩北归,苏东坡请他们吃饭。王巩叫柔奴出来歌唱一曲,苏东坡一看这个柔奴万里归来,气色更好,看起来比原来还年轻漂亮。就问她:“岭南那里生活很不好吧,你在岭南艰苦的环境里,怎么能活得如此滋润?” 柔奴笑答:“此心安处是吾乡”。

所悟:

语出惊动有心人,一句话触动了同样有此遭遇的苏东坡,同是天涯沦落人,苏东坡不禁感概,这才是大境界啊。人若是豁达了,心灵安静了,外在的困顿就很难左右你了。人就是要听从内心的指引,而不是外在的声音啊。

这也是“心外无物”和“良知”的一个好例子,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他于百死千难中所悟到的,就是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日常生活的琐事也好,人生的重要关口也罢。

要在心灵安静时,也就是静下心来,听从内心的指引,方能做到“心外无物”。我们要做的只是听从“良知”(千百年来人类文明,古今圣贤所流传积淀下来的智慧、道德、善良和灵性之光)的指引。如同王阳明临终前最后所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文章图片3

有了宛若故乡的那份温馨和亲切,从容与淡定,你也就能平静的面对生活。人最怕的就是心灵的无处安放、飘泊无依,甚至没有归宿之地。

所以,我们常说的随遇而安,从积极的角度思考,是在自己不可改变的外力面前,在客观条件下,更多的是让心灵拥有永久的安放之所,拥有心灵的自由与宁静,从而获取人生的力量。

中国人讲究叶落归根,有句话说的很好:人的一生要么在故乡,要么在归乡的路上。如若不能在故乡,那在归乡的路上,抑或他乡,如果我们也能做到随遇而安,无论顺境、逆境,那处处可以是心灵的吾乡,你便心安。

文章图片4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宋·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