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5 岁以下肠癌患者翻倍,年轻人群的肠癌发病率不断增加,晚期肠癌的比例也有所增加。和这 3 件事有关.抗生素与肠癌,肥胖和肠癌,筛查,最有效的预防

 yy2751 2023-03-29 发布于黑龙江
美国癌症协会(ACS)最近发布了《2023年结直肠癌统计数据》。
好消息是,近二十多年来,肠癌整体发病率不断降低。
坏消息是,年轻人群的肠癌发病率不断增加,晚期肠癌的比例也有所增加。

图片

图片

55岁以下人群肠癌病例增加一倍
在发病率方面,从1995年至2019年,美国55岁以下人群中肠癌病例从11%上升到20%,几乎翻了一番。
2011年以来,50-64岁人群的发病率稳定,50岁以下和50-54岁人群的患病率每年增加2%。
只有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出现了下降。

图片

晚期肠癌病例也增加了。
2000年代中期以来,所有年龄段诊断出肠癌晚期的病例增加了8%,从52%上升到60%。大多数年轻病例都是晚期。
死亡率方面,自2005年以来,50岁以下人群的肠癌死亡率每年增加1%,50-54岁人群的死亡率每年增加0.6%。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
美国癌症协会负责监测和健康公平科学的高级副总裁、该研究的高级作者艾哈迈丁·杰马尔表示,需要投入更多资金去研究,找到年轻人肠癌发病率上升的原因。

图片

抗生素与肠癌
为什么有些人会患上肠癌而其他人不会呢?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教授、胃肠科医生Samir Gupta表示,有多种因素影响个体的发病风险。
其中一个因素是抗生素的使用。
抗生素可能改变肠道菌群,导致“坏”细菌大量增长,坏细菌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产生促癌代谢物和损伤DNA,从而增加肠癌风险。
英国一项涉及8000例肠癌患者的研究表明,50岁以下的人群使用抗生素可能使患结肠癌(不是直肠癌)的风险增加49%。

图片

2021年在瑞典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接受过抗生素治疗的成年人患上升结肠癌的风险增加了17%。
服用抗生素越多,风险越大。在婴儿期暴露于抗生素也可能与将来发生肠癌有潜在联系。

图片

图片

肥胖和肠癌
肥胖是增加多种癌症(包括肠癌)风险的一个因素。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与一直保持正常体重的人相比,长期超重的人(BMI>25)肠癌风险升高25%-154%。胖的时间越长,患肠癌的风险越高。
过去几十年里,美国的肥胖率显著增加。近42%的美国人BMI达到或超过30。
不只美国,全世界肥胖人群也越来越多。
世界肥胖联盟近日发布了2023《世界肥胖地图》,年龄>5岁的人群中,2020年全球肥胖或超重的人数为26亿人。
预测到2035年,全球超过40亿人属于肥胖或超重,占全球人口51%。儿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在未来12年内可能会翻一番。

图片

图片

筛查,最有效的预防
65岁以上人群肠癌发病率下降,主要归功于肠镜筛查。
2022年在欧洲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做过结肠镜检查的人患肠癌的风险降低了31%,死于肠癌的风险降低了50%。
相比65岁以上人群,55岁以下相对年轻的人群,筛查的迫切性和动力不太够,很容易拖延。
加上他们也是职场和家庭的中流砥柱,去医院的难度更大、成本更高。
居家筛查为不能、不想去医院的人提供了替代方案。
美国癌症协会肠癌统计报告中提到,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是家庭替代方案的进步。
真实世界依从性研究显示,对于锯齿状息肉,多靶点粪便FIT-DNA比FIT或单独肠镜更敏感,锯齿状息肉有 15%–30%可能发展为癌前病变 。
常卫清采用的正是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适用于40-74岁高风险人群筛查,居家取样,5个工作日出报告。
参考来源:
1.https://acsjournals.onlinelibrary./doi/full/10.3322/caac.21772
2.https://www./health/when-to-get-a-colonoscopy/
3.https://www./news/20230302/Alarming-Projection-By-2035-more-than-half-of-the-global-population-will-be-obese.aspx
4.https://journals./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244431
5.https://journals./ajg/Abstract/2012/09000/Serrated_Lesions_of_the_Colorectum__Review_and.11.aspx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