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数学解析式竟然解出宇宙的起源,世界可能是虚拟的?

 蚂蚁家园 2023-03-29 发布于广东

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預言,我们的世界建立在数学之上。很多人把这个预言当成笑话,宇宙是一个实体,看得见摸得着,但是数学不一样,数学是个抽象概念,宇宙怎么可能是数学建立起来的呢?

2022年1月24日,证明这个理论的论文出现了。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和他的团队首次用实验证实,描述量子力学必须要使用复数,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科学成就。这说明复数与实体世界有着对应关系。

为什么数学能破解宇宙的奥秘,其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深意呢?数学的历史,需要我们从头开始讲起。

时光倒流至公元前6世纪,希腊的爱琴海上,一群人正在狂欢。派对达到高潮时,一个名叫希帕索斯的人被杀害,被扔进海里淹死。而凶手们竟然是一群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是古希腊的高级知识分子。这些人为什么要杀人呢?

因为他们要保守一个惊天的秘密。这个秘密源自于一个简单的问题:画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连接对角线,得到的线段长度是多少?今天的初中生们都能立刻解出,这个长度是√2。

在古希腊时期,根号还未被发现,他们费尽心思也计算不出这条线的准确长度。最接近的一个长度值是707除以500,约为1.414。虽然这个值接近√2,但并不精确,打破了古希腊人认为世界与数学应该一一对应的信念。

2只羊,5把弓,7个贝壳,这些数字都很简单,每个人都能理解。但当无理数出现时,世界的基本逻辑似乎被打破了。这让毕达哥拉斯学派感到惊慌失措,他们开始怀疑世界的真实性。为了保守这个秘密,他们甚至不惜杀害那些发现无理数的人,就像杀害了希帕索斯一样,这成为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数学危机。

数学的一个特性就是,一旦某个定理或公式被发现,很快就会被其他人发现,而无理数也不例外。实际上,无理数并不难找,可以说随处可见。比如正五边形的边与对角线的比为(√5-1)÷2,这里就涉及到了√5,还有其他无理数如√3和π等。随着越来越多的无理数被发现,整数的大厦开始轰然倒塌

除不尽意味着什么呢?似乎意味着我们这个世界并不那么完美,它存在着不确定性。事实上我们的世界很有可能就是不确定的。科学家观测,组成世界的微观结构,本身就是一种概率。

现在,让我们来探索微观世界。虽然没有人真正见过原子结构,但下面这张图片展现的铂纳米粒子结构已经令人震撼了。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白金,这个球上的每个小点都代表一个单独的铂原子。目前,这个球状区域大约有27000个铂原子。尽管原子看起来像小球,但实际上它并不是小球。我们是否还能更近距离地观察原子的结构呢?

科学家利用最先进的MRI技术,也就是核磁共振仪,拍摄了单个原子的图像。这个图展现了原子自旋状态的变化,揭示了原子的真实面貌。那么,我们是否还能再更贴近原子吗?现代科学还无法实现。我们只能通过三维动画来模拟原子内部的结构。

电子以超高速度绕着原子核旋转,由于原子太小而电子运动的速度又太快,所以电子似乎一会儿出现在这里,一会儿出现在那里,形成了电子云。电子是无法精确描述的,通常使用概率波来表示。理论上,电子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就像电子可以穿过墙壁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量子隧穿效应。这说明不确定性是量子世界的常态。

时间来到1425年,意大利佛罗伦萨著名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画了一幅奇怪的画,以前从来没有人见过这样的画。画中的空间似乎全部指向了一个点,离这个点越近,离观察者就越远,同时受到的压缩程度也越大。如果这个点足够远,一切物体、人、建筑甚至山脉和海洋都可以被压缩进这个0维的点中,这个点不仅是零,还是无限的。现在,这个点在绘画书中被称为灭点。

在布鲁内莱斯基画出灭点之前,所有的画作都是平面的,缺乏空间透视的关系。比如这幅十字军东征的画就很有趣,画中骑马的十字军领袖和城堡几乎一样大,而城堡上的弓箭手则被描绘得像个小矮人,这些都是扁平的、失真的二维影像。

关于灭点的故事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德国主教尼古拉斯库萨观测夜空很久,最终得出结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他之所以得出这个惊人的结论,是因为他在宇宙中看不到任何灭点。布鲁内莱斯基的画让欧洲数学家意识到不能再忽视0和无限。

200年后,一位全世界初中生的敌人出现了。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他的哲学思想是“我思故我在”,而他更为人所知的是发明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也就是初中生们熟悉的解析几何。据说,笛卡尔曾思考过,X轴和Y轴是否能从1开始呢?他马上就发现那是不可能的,如果-1和1之间没有0,那么整个坐标系就不存在了。

1927年,比利时的天体物理学教授勒梅特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主流的物理学界认为,距今约138亿年前,宇宙是由一次巨大的爆炸产生的。宇宙从无到有,最初是一个0点,随后宇宙经历了短暂的暴涨期,直到宇宙常数趋近于0,空间开始正常膨胀。按照这个理论,宇宙看起来似乎有一个起点,但没有一个结局。

这样来看平面直角坐标系,它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二维的数学宇宙,具有一个起点0,并向四周扩散,形成了一个无限的空间。

数学再一次展现了它的语言能力,科学家们在宇宙中发现了更多的0与无限。例如,人类拍摄的第一张黑洞影像,位于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黑洞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越趋近黑洞,时空曲率越大,因为黑洞的体积为0,所以曲率将会趋向于无穷,光也无法从黑洞中逃离出来。据意大利科学家预测,宇宙中可能有数亿颗黑洞,甚至我们的银河系也可能有上亿颗黑洞。这些黑洞,就是0和无限的结合点。

数学与宇宙似乎有着剪不断的联系。无理数好像预言了世界的不确定性,0与无限似乎在讲述宇宙的开端与结束。但是这些还不是最神秘的,真正令人烧脑的部分才刚刚开始——虚数的出现。

时间来到在16世纪上半叶,数学家塔塔利亚用他的数学技巧独自解开了一元三次方程,这在当时绝对是无价之宝。塔塔利亚靠着参加数学比赛和解题挣了不少奖金,因此他将解题方法视为绝密,不会轻易外泄。

然而,米兰的医生兼数学家的卡尔达诺对解题方法趋之若鹜,他极力请求塔塔利亚披露解法。最终在他糖衣炮弹的攻势下,塔塔利亚透露了解析式,但他要求卡尔达诺永远不会将此告诉任何人。

虽然卡尔达诺获得了解析式,但塔塔利亚并没有给出证明,卡尔达诺用了好几年的时间,终于独立推导出完整的证明步骤。然而,他还是违背了诺言,将一元三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出版成书,并在书中提到了这个方法的发现者塔塔利亚,但这仍然违背了他的承诺。

卡尔达诺在解一元三次方程时,有时会得到一些奇怪的解。当时他认为这种表达没有意义, √-121如负数怎么能开方呢?但是这种奇怪的数却总是出现在方程的解中,就像幽灵一样。

前面提到的大数学家笛卡尔把这个数起名为虚数,虚数表示为a+bi,其中ab为实数,i=√-1。

1799年,德国数学家高斯提出了一个震惊数学界的概念——复平面。他假定实数与虚数可以一一对应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点,这样就构建出了一个新的坐标系,即复平面。虽然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类似,但复平面却蕴含更深刻的思想内涵。

人类对复平面的探索还远未结束,我们远未掌握其真正含义。举个例子,假设一架飞机的航向为3+4i,如果让它逆时针旋转45°,那么新的航向是多少呢?

在复平面中,45°表示为1+i。只需要将3+4i与1+i相乘,就能得出-1+7i,这就是飞机的新航向。飞机不仅会在平面上转向,还会改变高度,这又引入了新的维度,这些都需要使用虚数来计算。

事实上,每乘一次虚数单位i,就相当于在复平面上旋转90°。1*i来到了i0点。I*i来到了0-1点,在乘i来到了-i和0点。在乘i回到了01点。我们一直乘i,这个点就会在数轴上连续旋转起来,从如果从X轴方向向下移动,就会得到一个螺旋。而这个螺旋在虚部上就是正弦波

我们的世界很有可能是由波组成的。比如音乐和流体,量子力学中的波动力学也是如此。虚数最初是为了解决三次方程的问题而出现,但它却可以用来描述我们的世界。这让人们不禁思考,虚数到底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还是真实存在于我们的世界中,就像无理数和无限一样?

开头我们讲过的中科大的潘建伟教授进行的实验,它必须用虚数。虚数不虚说明虚数在我们的世界中是真实存在的。这也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思考,数学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数学总能引领我们不断探索宇宙的本质?虽然这个问题现在仍然没有答案,但我们可以给出一种可能的答案:数学或许是宇宙的思维工具。如果宇宙有智慧,数学可能是帮助人类不断探索宇宙思维规律、揭示宇宙真相的工具。

我们在初中就学习过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万有引力公式是:F=G*(m1*m2)/r^2,其中F为引力大小,G为万有引力常数,m1和m2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假设距离不在实数轴上,而是虚数r,从公式可以看出引力并没有变化,这符合我们对引力的观测引力是可以穿透所有维度的力。

但虚数却引导我们进入一个虚拟的维度空间。我们不知道这个空间是什么样子,只知道它可以用数学上的√-1来表示。√-1这个空间是思维空间、反物质世界,甚至可能是平行宇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