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锂价腰斩,从赚1个亿到血本无归,市场从一货难求到人人观望!

 昵称1J3gMYBk 2023-03-29 发布于上海

你知道吗?2023年以来,锂价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起大落,从高点跌去了近一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事件:锂价腰斩

锂,这个被称为“白金”的元素,曾经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最耀眼的明星。2022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热销和国家政策的扶持,锂价一路飙升,创下了历史新高。电池级碳酸锂,作为锂电池的主要原料之一,更是从年初的不到10万元/吨,涨到了11月份的近60万元/吨,涨幅高达500%。不少从业者和投资者在这波行情中赚得盆满钵满,甚至有人一夜暴富。

然而,好景不长。2023年一开年,锂价就开始了大幅下跌的过程。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60万元/吨跌到了目前的不到28万元/吨,跌幅超过50%,相当于“腰斩”。这样的变化让很多人措手不及,有人一天亏掉一辆奥迪,有人去年赚了几千万,今年又亏了几千万,有人甚至破产出逃,市场中哀嚎声一片。

一家正极材料厂的内部人员就表示,他们的产线已经停了好几条,只能用停产检修来打发时间。

也有人哀叹,前两年至少赚了1亿元,但现在却倒贴了几千万,“一夜回到解放前”。

还有人直言,行情不好,没人敢动,所有人都在观望。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锂价为什么会暴涨暴跌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锂电池产业链的基本情况。锂电池产业链可以分为三个环节:上游的锂矿开采和提锂、中游的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制造、下游的电池组装和应用。其中,上游的提锂环节是最为关键的,因为它决定了锂电池原料的供应量和成本。提锂环节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含锂的矿石中提取碳酸锂或氢氧化锂,另一种是从含锂的盐湖水中提取碳酸锂或氯化锂。

2022年之前,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不旺盛,以及盐湖提锂技术不成熟,导致全球锂资源供应过剩,价格低迷。但是2022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以及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给予政策支持和补贴,导致全球对锂电池原料的需求急剧增加。而由于提锂项目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技术难度大等原因,导致全球锂资源供应相对滞后,价格急剧上涨。

尤其是在2022年下半年,由于国内部分地区出现停电限电现象,影响了盐湖提锂企业的正常生产,导致市场上碳酸锂供应紧张。同时,在国外也出现了一些影响供应的因素,比如阿根廷的罢工、澳大利亚的洪水、智利的政治动荡等。这些因素导致了锂矿石和锂盐的出口受阻,进一步推高了锂价。不少国内的锂电池厂商和新能源汽车厂商为了保证原料供应,不得不接受高价采购,甚至出现了“一锂难求”的局面。

但是,2023年一开年,锂价就开始了大幅下跌的过程。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随着国内部分地区停电限电现象的缓解,盐湖提锂企业恢复了正常生产,增加了碳酸锂的供应量。同时,国内也有一些新的提锂项目陆续投产,比如青海盐湖等,进一步扩大了碳酸锂的产能。

其次,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和退坡,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放缓。尤其是在2022年底,由于补贴政策即将到期,很多消费者提前购买了新能源汽车,导致2023年初市场需求出现了回落。这也使得对锂电池原料的需求减少了。

第三,随着国外锂矿石和锂盐的出口渠道逐渐恢复,国内锂电池厂商和新能源汽车厂商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议价空间。而国外的锂矿石和锂盐价格相对较低,也给国内带来了一定的价格压力。此外,国外也有一些新的提锂项目在建设或计划中,比如加拿大、美国、非洲等地区,预计未来会增加全球锂资源的供应。

第四,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动力电池对锂电池原料的用量和成本也有所降低。比如三元材料中镍、钴、锂的比例有所调整,以提高电池性能和安全性;比如磷酸铁锂电池在特斯拉等品牌的推广下,逐渐获得市场认可和接受;比如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在研发和试验中,有望在未来实现突破和应用。这些技术变化都会影响对锂电池原料的需求和价格。

我们可以看到,锂价暴涨暴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供需关系、政策因素、技术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因素又会随着时间和环境而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