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8)——南岳忠烈祠 | 静思斋

 静思斋历史文献 2023-03-29 发布于河北
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系列游记第118篇:南岳忠烈祠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寻访时间:2023年3月25日

(本文照片大部分来自于邹德怀、罗亚君及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公众号,不再一一注明,特此致谢。)

2020年末,通过好友邹德怀的介绍,南赴深圳参加越众旗下的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组织的项目交流会,在随后的两年中,彼此的信任与了解逐渐加深,也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合作。今年承蒙基金会的盛情邀请,我有幸作为嘉宾在南岳忠烈祠参加了一年一度的“春祭”活动(由基金会、南岳民革、忠烈祠管理所共同主办),与有荣焉!
 
 图1:2023春祭·南岳忠烈祠

3月25日那天细雨蒙蒙,我们一早就到达了山下的集结点,发现前来参加“春祭”的衡阳两所高校的同学们,已经冒雨完成了集结。此情此景,让我的思绪忽然回到了十八年前...
 
 图2:整装列队的同学们

2005年3月,那时我也正如眼前这些青年学生一般,年方弱冠,风华正茂。我等兄弟四人利用某个周末壮游衡山,夜间爆满险些挤不下车的绿皮车、逼仄老街上四人挤两张床将就过夜的小旅店,都不曾影响我们翌日一早兴高采烈的心情。登山不久即到忠烈祠,作为一个对于抗战历史懵懵懂懂的大二理科学生来说(我当时连薛岳等人的名字都不知道,毕竟,此前只接受过中学历史课本上的那些教育,你懂的),眼前的场景,让我“大受震撼”。
 
 图3:南岳忠烈祠正门

就是在那次回去之后,我对于这段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常常利用当时还不发达、但还比较靠谱(没有如今这么多垃圾网文)的互联网探索,再到后来我搞黄埔收藏研究并逐渐成为“历史从业人员”,源头其实皆始于此。另外,2005年3月的衡山游记,也是我平生所写的第一篇游记(这次我在酒店无聊时找出来看了一遍,稚嫩的感觉真是溢出屏幕)。南岳之于我日后的“职业生涯”以及历史、游记两大写作主线,影响可谓最大最深。

一年后的寒假,我和夫人(当然,那时还是准夫人)又登过一次衡山,不过夫人最不喜欢并且恐惧于墓葬这一类“景点”,印象里那次就未在忠烈祠停留。所以这次是我第三次来到衡山、第二次参谒阔别了十八年的忠烈祠、第一次参加抗战烈士的春祭活动。此番我已是人到中年,且自己的角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站在山脚下仰望南岳,往事尽皆浮现心头,但觉物是人非,不由感慨良多,乃即兴赋诗一首曰:

丝雨拂面淡花香,三登衡岳鬓微霜。
忠魂青冢添新祭,浮世仍是旧沧桑。
 
 图4:七七纪念碑

由于要配合老邹的直播任务,我们没有像其他嘉宾那样乘车上山,而是尾随着学生队列,一路步行上去,边走边谈。及至到达忠烈祠,纪念堂内大致已布置完毕,春祭仪式即将开始,我们赶紧加入队列。在基金会罗秘书长的主持下,宣读祭文、默哀、献花、宣誓等程序有条不紊的一一完成,我有幸在前列亲历全程,与诸位同仁一起,为抗战烈士们尽了一份心力。

随后,在忠烈祠前,所有参加人员航拍合影,此时已近午时,春祭活动在高潮中宣布结束。若从“游”的角度来说,这确是很仓促的,不但没有继续上山,来之前我所设计的一些考察计划,也因随同集体行动而无法实践,甚至因为在祭祀仪式之外一直在参加直播,连照片都没顾上拍,本文所用大部分是老邹、君君(罗秘书长)他们前一天踩点时所摄。当然,这些小遗憾也算不上什么,此行对我来说,更多是收获与升华。
 
 图5:2023春祭·南岳忠烈祠前合影

还有一件令我很感动的事。由于活动需要航拍,当地一位李亮先生听闻这次公益活动后,主动提出无偿帮忙,并且在第一时间就推出了一段视频(可在视频号“天下南岳李亮”中观看)。这是我们无法企及的视角,看后着实令人心潮澎湃。

在此还是用简单几笔交待一下南岳忠烈祠的缘起和历史脉络吧。国军自北伐起,即一直有为牺牲烈士修墓建塔的传统,诸如黄埔岛上的东征烈士墓、南京的灵谷寺等皆为此。只不过此前这些大多是以胜利者的身份,修建墓园有着天时地利人和,但到了全面抗战爆发,战局逐渐恶化,战线迅速退缩,阵亡烈士的遗骸则很难再好整以暇的收殓,甚至很多只能是任其暴尸战场!但凡稍有良知者,对此无不怆然。

有鉴于此,在1938年11月召开的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上,蒋委员长在致训词时不只一次强调,英烈遗骸不得收殓,是“我军最大的弱点,亦就是我军最大的耻辱!”。这就是修建南岳忠烈祠的最初缘起,后来,由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主席薛岳上将亲自主持并推进这件事。
 
 图6:“游人到此脱帽致敬”石碑

经过一番勘察与规划设计,南岳忠烈祠的建设于1940年9月正式开工,工程分为两期进行,至1943年6月竣工,当年7月7日举行了揭幕仪式。选在衡山来建设,我想一是因为名山风水上的“大气魄”,二是因为这里的形势在当时来说相对安全稳定,符合工程长期开展的客观需要。总之,南岳忠烈祠是在抗战最艰苦的岁月,集各界之力,完成的一项伟大工程。工程总计花费一百余万元,据说这笔款当时可以装备几个师,这钱有白花吗?当然没有!让先烈们忠昭日月的事迹得以发扬光大,带来的精神与士气上的鼓舞,是无法以金钱估量的。
 
 图7:雄伟、庄严、肃穆的南岳忠烈祠

其实南岳忠烈祠并不仅是一个以祭祀为主的“祠”,环绕忠烈祠,还有许多烈士公墓——从建设缘起来看,墓应该才是最核心的需求。湖南是抗战烽火最烈的省份之一,这祠墓一体的整体格局,亦构成了我国最大的一座抗战烈士陵园。但从1940年9月公布的《忠烈祠设立及保管办法》以及相关史料文献、函电等来看,南岳忠烈祠应该只是湖南省级的忠烈祠(或者亦可理解为湖南烈士公墓的配套建筑,详见下图薛岳原电)。只不过后来在实际建设使用中,规格逐渐提高,入祀英烈的范围亦不断扩大,再加上建设时确有来自中央的拨款,又设有一个“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这就很容易让人把它当成是一个全国性的抗战忠烈祠。我想至少在当时,级别上应该并非如此,但在某种程度上或许确已具备了“全国性”之实——尤其是当时别处并没有其他可堪与之相比的地方。
 
 图8:1940年薛岳电文

之所以提到上段这些,是觉得哪怕再微小的一段历史,一个问题,也应该客观的去叙述、去看待、去保留。只可惜,由于南岳忠烈祠在五、六十年代所遭受的两次大破坏以致大量史迹灭失,如今许多历史细节尚需重新发掘,任重道远。自八十年代开始,南岳忠烈祠陆续得到了拨款修复,并于1996年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尤其可喜的是,1984年胡同志曾亲临致敬并做出指示,再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南岳忠烈祠及长眠于此的国军抗战英烈们,终于得到了国家层面上的肯定与正视。
 
 图9: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牌照

前面提到的我这次未能实现的一个计划,便是对忠烈祠周边12座个人墓葬,进行全面考察与还原。在景区官方的介绍中,有“十二座将军墓”的大致称谓,去之前我便初步盘点了一番,发现这其中真正是将军的只有八位(罗启疆、赵绍宗、陈烈、廖龄奇、郑作民、章亮基、孙明瑾、彭士量),其余四位军衔最低者为陈烈浩上尉,伍仲衡则不是军人(时任省粮政局长),胡鹤云履历不详。但这次由于时间关系,只走访了廖龄奇墓一处,之后我再专文述之。
 
 图10:南岳忠烈祠-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

以1940年《忠烈祠设立及保管办法》第八条之规定,各地忠烈祠应在每年7月7日进行公祭,后在1947年再推新法,改为每年春秋两祭,其中春祭的时间为3月29日——正是今天!这也是我为何快马加鞭一定要赶在今天发出本文的原因所在。或许本文之重点并非在游,更多则是自己的一个心路历程,而这次参加春祭的亲身经历,亦让我有了更多感悟。在未来的岁月中,它会带给我一个更为坚定、明确的信念。



                                 静思斋  于岳
                                 2023年3月29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