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律诗词必须讲究平仄吗?

 wuzhi9 2023-03-29 发布于内蒙古

诗词中的平仄要求很严格,古诗词中的律诗、绝句等必须讲究平仄,古体诗可以不讲究平仄。

一、讲究平仄的原因

①节奏感

所谓的节奏感是很重要的一个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征,不仅仅是中国诗,西方诗也有这种东西,莎翁十四行诗,有一种叫“音步”的东西,是符合英语的固有特点的。

而汉语要有节奏感,自然也是利用它本身的一些特点,经过永明诸位的发现,大概是这样的:

“平声长,仄声短”。组织起来的“音的强弱长短关系”,叫做“节奏”。同样的,组织起来的“字音的平仄长短关系”,叫做“格律”。

②音乐感

汉语是单音节字,一字一音,通过字音微妙多变的对比,也就是平仄交错,可以达到听觉上的享受,使之悦耳动听,增强诗词的抑扬顿挫效果,形成汉语的音乐美。

平仄是汉语特有的东西,并非古人闭门造车的产物,而是历代声韵学家在研究分析古代语音规律后所达成的共识,也带有一定的约定束成的因素。

二、平仄的概念

从汉字的拼音讲起。在我们的普通话中,发音有四个声调,即第一、二、三、四声。

套到平仄上来讲,平声包括第一和第二声,即为阴平和阳平;第三、四声则为仄声,其中第三声为上声,第四声是去声。

扩展资料

平仄的应用: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

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

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仄交错的规则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⑴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⑵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这种平仄的规则在律诗表现的特别明显。

例如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

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

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是不是每首诗词都要讲究平仄?现在诗歌还讲究么?

不是,,诗歌分类很多,,什么离骚,,乐府,古绝,绝句,律诗,歌行体,古风。 初学建议先学绝句,,绝句共四句,尾子押韵。分平仄规律,,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这是平起不押韵,,仄起不押韵前两局和后两句互换, 而首句押韵的就是把第一句也改用第四句就好了,,,如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后面不动, 这是无言,,七言的前面加上相反的两个音调,如: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古诗词一定要讲究平仄吗

从古体诗和现代人用普通话读格律诗的效果来看,平仄对于诗来说不重要,平仄的格律是种无聊的产物。这玩意跟英文诗的抑扬也不像。

讲平仄远不如讲形成节奏重要,比如“北风/卷地/百草(/)折”这里北风这个词你读时你不能给分到两个单元里,如果读成“北/风卷/地百/草折”,这就不对劲了。如果北风两个音节算一个词,按音节算,这句诗的节奏型是“2/2/3”或2/2/2/1,每个小节内是一个词,上下句对应对应就形成节奏回圈。举个不好的例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为了配节奏,一般人都是把在河之洲这样读“在河/之洲”,跑书歌子的时候,造成很多人都是感音略意的。

词中,像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就是节奏很好的词,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整体就没有读诗的韵味了,像散文了。

为什么古诗词要讲究格式,是不是都要讲究格式的?

简单说:任何事物都包括两部分 :一是内容,一是形式。

诗词的格式,专业术语叫做 格律。主要包括:音律,用韵,平仄。

诗词的外在表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格律。有时候读诗词,琅琅上口就是因为它符合格律。我也很喜欢写诗词,以前也是不注意格律,所以写的诗词读起来有点拗口,气息不畅,没有那种平平仄仄的韵律美和回旋不绝的口感。

所以诗词是讲格律的,有比较严格的格式。但更严格的说:在唐朝之前的诗叫做古体诗,唐朝之后的诗叫近体诗。古体诗一般没有格律要求,而唐诗及唐诗之后的诗 ,对格律要求比较严格:尤其是律诗绝句。有固定的句式,哪里平哪里仄,用韵怎么用,都是有书可以查询的。

词 也是一样,是有格式的,前人早就有了词谱,可以按照那些学写词。

但也不是说,必须严格按照死板的格式来。可以变通。词不害意,也是诗词写作的一个规则。可以适当的不按照格式,但绝对不是完全不合格率。比如:谁都会背的李白的静夜思,不是完全符合格律,但却不是完全不合。

所以无论诗词,古代还是现代,都是要符合格律的,有固定格式的。

是谁规定诗词要讲究平仄,押韵,对仗的

现代诗词也有平仄的,只是区别古代平仄,因为字发声不同了。像徐志摩的诗词,同样是有平仄滴,那个年代现代诗还带有传统印记,必进是近代才兴起的白话诗歌,成长中多少会有古诗词的烙印。不过近些年诗歌发展很快,开放,不太拘泥,基本都没怎么平仄了。

近体诗诗歌为什么要讲究平仄押韵

四个好处:

一、使诗句富有音乐美感;

二、韵字的位置一般有规律,使诗句充满节奏感;

三、使诗句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记好背;

四、使作诗具有难度的同时也具有切入点。

五言古诗 需要讲究 平仄吗?

五言古诗是汉、魏时期形成的一种新诗体。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也相当自由,但句式——每句五言却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它既不同于汉代乐府歌辞,也不同于唐代的近体律诗和绝句,故称五言古诗。

一般来说写五言古诗的重点不在平仄而在气韵,用韵也比较灵活,可以隔句或每句押韵,可平可仄,也可一韵到底

写对联每一个字都要讲究平仄吗

一般来说,对联的平仄要求与律诗的平仄要求相同。

处于句子中的1、3、5字可以不讲究平仄。

有些对联是否平仄要讲究

对联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而对仗的基本要素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

真正的对联必须讲究平仄。地摊上卖的对联,大多是不懂对联的人为迎合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胡编乱造的东西,专门赚“土老帽”的钱,那不属于“对联”。

诗词平仄有什么讲究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古体诗一定要讲究平仄关系吗

古体诗不一定要讲究平仄关系。

比如诗经《小雅 · 采薇》

主要强调平仄关系的场所在格律诗,比如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具体比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词的平仄怎么区分,为什么一定要平仄?

有时候自己写的东西也压韵,感觉读着也顺口,却不符合平仄原则,平仄有什么用呢?...

文字定四声,分平仄,是南朝沈约开始干的。他把文字读音的清、浊、升、降、短五韵中以清韵为上平声,浊韵为下平声,升韵为上声,降韵为去声,短韵为入声。其中上平下平为平声,上去入三声为仄声。从那时以来,凡写作韵文者,莫不以它为准绳,其后虽经过一些变化,但自宋刘渊编定的诗韵(世称平水韵)问世以来,一直沿用至今,所有写作旧体诗词和对联用的平仄声律都依照它。它分上下平各十五韵,上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共一百零六韵。我们手上拿了它,想知什么字是平,什么字是仄,翻开一看,凡入东、冬、江、支、微、鱼、虞、齐、佳、灰,真、文、元、寒、删、先、萧、肴、豪、歌、麻、阳、庚、青、蒸、龙、侵、覃、盐、咸等三十个平声韵的字都是平声,其余七十六韵都是仄声。

我个人认为,古诗词的平仄有它内在的音乐律动,使得诗词琅琅上口,认真学习是对的,它就是一个旋律。知道了旋律,我们就可填词。但也不必让它束缚,音乐有和弦,有变奏 ;诗词也可以有近似声,相近音。诗以韵为辅,以意为主;韵不大出,词声相符尚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顺嘴(文通字顺),像流水一样,不可漩逆跳音,总之要发音舒服不咬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