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格律

 dbgbyl德邻 2022-01-22

一,何为格律诗

具有平仄格式和规律的诗叫格律诗。格律诗分五言和七言,四句叫绝句,如五绝七绝。八句的叫律诗五律七律。这些诗都要严格按照平仄格律规则去写,否则不叫格律诗。

二,格律诗的基本平仄格式

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这有三种情况:一,“一三五不论”,非关键位置平仄变化;二,出律,做出了拗救;三,出律,不属于格律诗。

但是只要是格律诗,不管如何变化,都是在这四种格式上的变格,有迹可循。我们先熟悉这四种正格,

三,整首格律诗的平仄关系总成

以上是单个律句的平仄形成,但是格律诗是整体性,有关联的。并不是只要每个句子是律句,就是格律诗。

而整首格律诗的组成规则就是两点:“相对”、“相粘”。

何为“相对”?

很多初接触诗词的人一定说,相对还不知道?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

这不是平仄格式中的相对。这是对对子的对,对联的对。对联和格律诗有什么关系呢?这种对对子更讲究字词属性的相对,而我们讲的格律诗中的“相对”原则纯粹就是指“平仄相对”,因为字词意思很多情况下都可以不对,写诗绝不止是对对子。诗意是完整的,有起承转合的发展,不可能像对子一样全部齐头并进。

平仄相对是指出句和对句的关键位置上的平仄必须相反。

出句就是诗的单数句,对句就是诗的双数句。也就是说上下两句诗的关键位置平仄是相反的。

关键位置是哪几个?二、四、六。正是我们上一讲提到的“相替”的位置。格律诗最基本的平仄规则:相替。就是一个律句的二、四、六位置上用字的平仄必然是相反交替的。

以刘禹锡的《秋词》为例: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我们依旧用这首七绝来举例,其实任何一首格律诗都是必然符合的。首句是出句,平仄为“仄仄平平平仄平”,我们要注意,它的第二字为“古”,所以是仄起,而尾字为“寥”,为平声,所以这个律句实际上是“仄起平收”的变格。正格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很显然第五字原本该用仄音,却使用了“悲”这个平声字,这是一种无须拗救的变化。


但是我们的“相对”原则是不受这种小变化影响的,因为相对是指关键位置上的平仄相反。出句二四六位置上是“仄、平、仄”,我们只要保证对句,就是第二句的用字平仄在二四六位置上是“平、仄、平”就可以了。这样就是合律的,否则就是“失对”,出律。


第二句“我言秋日胜春朝”,二四六位置为“言、日、春”,平仄果然是“平、仄、平”。


再看第三四句,“晴空一鹤排云上”,“空、鹤、云”为“平、仄、平”,对句“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关键位置是“引、情、碧”,果然是“仄、平、仄”与出句相对。


这就是格律诗的平仄相对原则,我们可以任意找一首格律诗进行验证,必然是相符合的,否则的话那就是一首古体诗,不是格律诗。


那么是不是只要出、对句平仄相对成功,一首诗就可以定为格律诗呢?


那是不行的,因为我们还有另一条格律诗通用规则。


平仄相粘。


相粘是指下一联的出句的关键位置平仄和上一联对句的平仄要一致。


落实到七绝中来,就是指第三句的平仄要和第二句的平仄相同。


“我言秋日胜春朝”,关键位置“平、仄、平”,“晴空一鹤排云上”,关键位置“平、仄、平”,这两句的相粘关系就是成立的。


为什么要相粘?这是为了在语气上形成一种和上一联对句的重复感,告诉读者这是一首整体的诗,不但在意思上完整,连声韵上也是完整。这种相粘也是格律诗的基本规则之一。但是我们要看到在唐时,因为格律未完全发展成熟,所以有很多出律的现象存在,而失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之一,比如我们非常喜欢的王维的《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我们分析平仄,就会发现它的平仄关系是


平、仄、平,仄、平、仄。

平、仄、平,仄、平、仄。(“出”是入声字)


平仄相对是做到了的,但是两联是齐头并进的,是失粘的。这种现象在格律未完全成熟时是大量存在的,毕竟都只是走在诗词创作的探索路上,格律要求并不规范和精研。像这种不失对的绝句,有一种专用的称呼,叫作“折腰体”,就是腰断了,实际上就是失粘了。古人在这方面比喻是非常形象而生动的,到后面还会有很多这种词汇出现。


过往不究,到晚唐、宋格律完善之后,基本上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了。我们如果创作近体诗,也要注意,因为现代词汇相对于古代又丰富了好多倍,真地很难出现那种取代不了的,无法更换字词的意境,所以在写格律诗的时候尽量遵守平仄格律,相替、相对、相粘这几个基本规则一定不能出错。

四,格律诗的押韵

格律诗必须一韵到底,押平声韵。

这是第四个格律诗通则。我们知道古今用韵有区别,但是在格律诗而言,这一区别没有任何影响。也就是说便是唐诗,只要他的结尾用韵不是平声,那么他的诗也就不是格律诗,而我们今天使用任何一种韵来创作近体格律诗,其实都是允许的,但是都必须使用平声结尾。同时保证一韵到底,也就是说整首格律诗中不论多少句,必须押同一平声韵部。

五,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

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

声。也有平上为平,去入为仄。

平仄简表: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对联:(联尾)上仄下平

平仄口诀:

1、律诗: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平平仄仄平(韵)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2、绝句:

七绝平起首句押韵。七绝平起首句押韵。七绝仄起首句押韵。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五绝平起首句押韵。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五绝仄起首句押韵。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对联的平仄

对联平仄口诀: “平对仄,仄对平,平仄要分清;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对联平仄技巧口诀

1. 对句练习,先遵循“135不论,246分明”。

2. 判别平仄照例依照“平、上、去、入”四声,不过现在很难区分。先按照普通话一声、二声、三声、四声来分辨,“一声,二声”作为平;“三声四声为仄

3. 句子平仄两字一变化,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