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家中的世家:五姓七望

 广州玉 2023-03-29 发布于广东

常言道: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数百年之间,王朝更替天下动乱,但是不管天下怎样动乱,这些世家却向来稳坐泰山,甚至可以这样说,这些世家可以坐看王朝更替!

在历史上较为出名的世家就是五姓七望,这五姓主要指的是李氏、崔氏、卢氏、郑氏、王氏这五大姓氏,而其中李氏又分为了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两个分支,而崔氏则分为了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而其余三家则没有那么多说法,就是简单的范阳卢氏、荥阳郑氏,以及太原王氏。

文章图片1

而七望,则是指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七个郡望,分别是陇西、赵郡、清河、博陵、范阳、荥阳、太原,这七望之中,除了赵郡之外,其余六处几乎处处都是一知名姓氏的发源地,而后来赵郡也衍生出了赵郡李氏,而此外的陇西李氏,更是被唐太宗李世民追溯为自己皇室家族的本根,在氏族志上特别标注。

这五姓七望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的相关资料,甚至直逼周朝时期,而历代以来,这五姓的历史庞大,千年世家的称谓或许有一些狂妄,但是说有数百年的历史,那是一点也不虚。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五姓七望的前世今生。

隋唐以前的中国是一个身份制社会,具体来说,以宗族为纽带的封建大地主大贵族享有政治特权,垄断社会资源。

文章图片2

由于他们世代为官,标榜门第,严格阶级,历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沉淀,成为世家大族。世家大族起源于东汉,高级官僚通过察举制与自己的门生故吏结成集团,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我们所熟悉的就如袁氏四世三公等。

到了魏晋时期,世家大族被称为士族,而曹丕在士族领袖陈群的建议下实行九品中正制,给了士族集团生长的温床,士族集团由此快速成长!

当时的魏晋时期被称作士族集团的天堂也不为过,因为他们向前进,可以建功立业,向后退,还能够隐居做富家翁。这一时期左右天下格局的名人,基本上都来自于士族集团。

文章图片3

随着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司马睿在以琅琊王氏首领王导的拥立下建立东晋,而琅琊王氏家的王敦、王导两兄弟,一个把持东晋军事,一个把持东晋政务,几乎把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当成了傀儡来看待。

其次,陈郡谢氏家的谢安、谢玄,打赢了淝水之战,将前秦80万大军击溃,挽救了东晋王朝。

再者,谯国桓氏家的桓温,把东晋4位皇帝当傀儡,手握重兵,多次北伐。他儿子桓玄更是建立了桓楚政权。

还有,清河崔氏的崔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身边的第一谋臣,若干计谋都是出自于崔浩之手,堪称国之柱石。

文章图片4

南北朝时期,从宋武帝刘裕开始,为了加强皇权,逐渐剥夺士族集团的政治军事权力,随着侯景之乱的爆发,使士族遭受沉重打击。

但凭借深厚的社会积淀,士族阶级依然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央政权形成掣肘。到了隋唐,以李、崔、卢、郑、王等五姓七望为代表的世家大族始终保持顽强的生命力,并伴随大唐走过近三百年历史。

不过“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任何事物都要经历盛极而衰的规律,何况盛名在外的“五姓”。

唐朝建立后,“五姓”世族虽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但已被李唐皇室所忌惮。“五姓”作为传统山东世族,在中原拥有极高的社会声望和地位,而出身关陇的李渊家族显然在这传统政治生态圈之外。

因此为了巩固李唐皇权在意识形态上的统治地位,虽然冀希望“五姓”的支持,但更多的是政治打压:

第一招,修改《氏族志》

文章图片5

太宗曾经让手下人编纂《氏族志》,其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给老李家正名,告诉天下人,他们老李家是纯正的汉人豪族后裔。可负责编纂的这些人,居然没体会到老板的小心思。他们认真将天下人口和族谱进行细细分类筛选,最终将博陵崔氏评定为第一等士族。

好家伙,崔氏瞬间成了天下人眼中最牛的家族。这可把太宗给气坏了:'这就是你们干的事?’手下人立刻知道怎么回事了,随即按照唐太宗的要求,将天下士族重新做了个排序:皇族李氏当然排名第一了,长孙皇后他们家则排名第二,至于崔氏则沦落为第三了。

此后唐朝皇帝连续4次修改《氏族志》,多次将五姓七望家族当成重点打击对象。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手下这帮大臣,依旧以与五姓七望家族通婚为荣,这也没办法!

第二招,禁止通婚

文章图片6

唐高宗李治下令,五姓七望之间不得通婚,但是五姓七望甚至都不理睬李治,继续我行我素。同时,这条政令颁布之后,五姓七望反而在民间的人气越来越高,甚至直接影响到了朝堂,盛唐时期有位宰相,名字叫做薛元超,他曾经这样说:“此生所遗憾者,未能娶五姓女也。”由此可见,那时候的五姓七望的影响力,到底有多恐怖。

第三招,重点搞科举。

文章图片7

这事儿唐朝很多皇帝都干过,尤其是武则天时期,大力推广科举,甚至发明了武举。就是为了打破士族垄断官场的局面。利用科举,将寒门子弟一个个提拔上来,这样就能逐渐遏制住这帮士族的发展。只可惜唐朝的科举,力度还是太小了,每次只招二三十人,对士族无法构成实质性的打击。

第四招,动武力!

文章图片8

虽说五姓七望家族,在唐朝已经落寞,可人家还是出了一大堆宰相。比如说崔氏在唐朝就有29名宰相。那些普通官员,更是数不胜数。为啥会这样?因为人家手握教育资源,就算你搞科举,也是这帮受到良好教育的士族子弟能考得上啊!

不管是皇权宦官也好,藩镇庶族也罢,他们对“五姓”世族最多是打压排挤,使其衰弱而已,世族们仍可以凭借几百年积累的社会政治资本保证生命的延续。

但是唐朝后期发生的黄巢起义却成功埋葬了“五姓”世族,黄巢起义起止于878年至884年。

起义领袖黄巢出身于盐商家庭,少年时精于骑射,略通诗书,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后来关东发生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黄巢带领走投无路的百姓揭竿而起,武装叛唐。

文章图片9

黄巢起义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

他们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避实攻虚,走遍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等地,转战唐朝近半江山,破坏力十分惊人。

最大的恐怖之处就是世界之最的食人记录,将活人粉碎,以人肉作军粮,中原十几个州的百姓都被吃掉,白骨皑皑,赤地千里,严重动摇了帝国根基。

虽然起义最后失败,但皇权已经名存实亡、宦官集团实力损失殆尽,世族也未能幸免。

所谓“天街踏尽公卿骨,甲第朱门无一半”,世族和它创建的社会秩序全面崩塌。

文章图片10

唐末宰相崔胤是“五姓”世族最后一位宰相,在勾结地方军阀朱温剿灭宦官后,自己也被朱温杀害,“五姓”士族时代从此湮没于历史尘埃,不再回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