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底什么是“良知”?只要讲到“心学”就必定绕不开的核心问题

 恢复清净本心 2023-03-29 发布于广东

只要讲到王阳明的心学,就必定会有人问到底什么是良知?大家都很迫切地想搞清楚自己的良知到底在哪里,又该怎么用。但实际上心学并不是一个论证和描述良知到底是什么的学说,“良知”这个概念,最早也不是由王阳明提出来的,而是先秦的孟子。

心学的重点其实是致良知事上练,而非讲良知。正如道德经的重点也并不是在论证和描述到底什么是道,全书对道的定义少得可怜,并且开篇就说明了“道可道,非常道”;儒家一直强调的也都是修身、格物,行中庸之道向圣人看齐,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去论证和讲清楚到底什么才是中庸,什么才是圣人;六祖慧能讲的也是明心见性提起觉知,心无所住,见相非相了以后,自然就会见如来,而不是去给你详细地论证和描述,到底什么是觉悟,什么是自性。各家各派都在尽量避免去过多地讲概念、讲感受,因为讲这些东西是在做加法,讲得越多你对结果的执着就会越多,只会增加你的见知障。什么叫见知障呢?执着于你头里所掌握的知识不放,结果反而阻碍了你当下在行动上的实践和对事物本质的验证和探求,这就叫见知障。各家各派的学说都只讲过程、讲方向、讲回归、讲如何去向内求。因为这样是在做减法,当你去掉了人为的造作,摆脱了人欲的遮蔽,放下了对头脑思维的执着,回归当下保持正念,不断地修练定力和专注力,最终脱离了社会习气和思维惯性的驱动以后,那你自然就会知行合一,明心见性,无为而为。

这些都是和你的习惯相反的,并不是要先悟出个什么新的东西,然后再去努力,而是根本就不用去向外求,因为你的内在本来就是具足圆满的。良知有吗?每个人都有;自性有吗?每个人都有;圣人呢?人人内在都住着一个圣人。你不需要做任何的加法,而应该不断地去掉和放下来做减法。等你把该空的空掉了,该放的放下了,该看破的看破了,该出离的出离了,自然就功德圆满了,自然就找到你想要的东西了。假如你去问真正的大师,什么是自性?我怎么才能明心见性?他只会告诉你自己向内去找,因为“灵山只在汝心头”。你却偏要先弄清楚整明白了才行,就是因为有这个执念,再有这个对号入座的习惯在,所以才会越跑越偏,离开悟越来越远。所谓的本心、良知、自信、天道、中庸等,这些都是只可自己亲身证悟,不可言说的高深又玄妙的东西,绝对不是谁用他在大脑的思维逻辑下组织出来的语言和文字就可以给你讲明白讲清楚,最后把你讲到顿悟的。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也就是说想要体悟道的玄妙之处,你就得自己去“无”的状态里,也就是所谓的禅定中才能体会,而不是大家彼此用逻辑、用思维、用语言在头脑层面的交流就可以实现的。什么才是真正的禅定呢?离一切相就是禅的状态。在充满了相的三维世界中,但是做到了看破一切相,离一切相,不被任何相染着的时候,那自然就能看到本质,自然就会体悟道的玄妙。给你用嘴说出来的道,那不是真正的道,悟道的方式也不是靠别人的言传,而是只能通过让自己“无”和“空”,离一切相才可以接触和体会到这些高深玄妙的东西。你千万不要指望内在的提升,可以像学习数理化公式定理一样,别人都给你证明好了,学会了以后直接就可以拿来用了。这是一个人骨子里想要破格获取,追求易学、易懂、易用的所谓“武林秘籍”的心理,是弱势文化属性的体现之一。所以在提出一个问题之前,咱们要先审视一下自己的问题,你是在问术呢?还是在求道?如果是问术,那完全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答案,只需要把你的大脑当成工具去学习掌握就好了;如果是求道,那应该对你想要得到的答案先有一个预判,你要知道自己永远也不可能通过语言文字来得到道的本身,充其量只能获得通向它的方向和路径。

如果有一天你遇见了真正的高人,问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当你一不小心问出了一个暴露文化属性的问题以后,可能就没有以后了。你只是想先搞明白,知道它是什么了以后,然后才能朝着它去努力,难道这样也有错吗?我们之前讲过,“知”和“行”是不分家的,不管“知”指的认知还是良知,你本来就都是知行合一的,就没有所谓的知道做不到这种情况的存在。这种错误的习惯,恰恰是你提升和修行的阻碍。众生皆苦,唯有自渡,世间之道,唯有自悟,任何的学说、体系和流派,它们的功能和作用,都只能是给你指引一个方向和路径,你内在的维度是否能得到提升,那得看你自己的造化。不要妄想谁能给你讲明白那些根本就不能言传的东西,任何高维的智慧和境界,都不是你三维世界中二元模式的大脑可以处理的。智慧不是你思考出来的,思考出来的只能是知识和认知,但凡你能用脑子想明白的都是术,而不是道。想要获得内在提升,获得智慧的增长,想要觉悟,首先就要把修行的主体先给弄对。当你一直在追着问到底什么是良知,到底什么是开悟,到底什么是自由意志,不停地在这些概念上打转的时候,说明你的内在还在沉睡,依然是在让你的头脑替你修行。

为什么人们都喜欢去纠结、探讨、研究这些概念而乐此不疲呢?那些所谓的大师和高人们,一张嘴就开始谈经论道,满嘴的专业名词,对各种境界和概念的解读也都是一套一套的;一些所谓的共修们,在一起探讨一个概念都能探讨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为什么会这样呢?人类刻在骨子里的傲慢与偏见,会让你听不得实话,不过我还是得说出来。因为这样很容易,这样更符合我们长久以来的思维习惯。当大脑面对一个新事物的时候,首先就是扫描调取自己存储的一切记忆信息,然后通过比对联想的方式,去完成对这个事物的一个二元化的定义。这个过程往往没有尽头,因为大脑会不断地接收到新的信息,产生出更新、更完善的定义和评判。为什么大部分人在接触到一个学说或体系以后,都会不自觉地把重点和精力放在去研究和探讨那些所谓的概念上呢?那是因为他们陷入在头脑的思维习惯中而不自知。相比让你下真功夫、反习惯、反人性、去我执,还得去事上磨练和验证,时时刻刻都要摆脱思维和情绪的驱动,保持正念,还得修定力、专注力等,用头脑修行要容易得太多了。为什么心灵鸡汤、成功学、某某法则、某某秘籍会很流行很容易传播?因为人们觉得,只要我的大脑学会了这些道理,掌握了这些新的概念,增加了新的认知,我的境界和智慧自然就提升了。这些在头脑里修行的人们,最后有多少人真的能把自己的一生给活通透呢?你知道了那么多的道理,过得又如何呢?用脑子讨论和研究所谓的人和事物的本性,其实是很肤浅很容易的,而投入到当下的实践中,去不断地验证你内在的本自具足,去事上磨练,才是无比困难、复杂和深奥的。

如果执着于悟后方可起修,那么这种状态本身就是并未开悟,还没有把方向从向外改为向内,把用头脑思考改为用内在观照,把做加法改为做减法。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是不会过多地在头脑中去纠结这些概念的。人家早就静下心来在每天的生活中开始实修和精进,每天都在感受着提升的喜悦,感受着妙不可言的本自具足,早就不会在外相和概念上打转。

王阳明自己很少去讲什么是良知,到了晚年甚至连知行合一都不讲了,只讲如何致良知,尤其强调在事上磨练。可是因为大家知道了良知人人都有,又能在刹那间知一切善恶是非对错,都看到了王阳明一次次地把良知运用得出神入化,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那么人的天性和习惯自然就会驱动着自己整天去研究它,琢磨着如何从自己身上才能把良知找到,怎么才能把自己的各种言行和良知去对上号,甚至还会给自己的各种言行想方设法地冠以良知之名。王阳明的弟子王汝中就是这样,逐渐地走向了心学的左派。他完全把王阳明强调的要在事上磨练,光复良知的教导抛在了脑后,认为人只要有良知,那么一切言谈举止就都是对的。王阳明说良知光明的心,才能产生出一些道理,而王汝中则说,我内心有良知,本来就很强大,不必去事上磨练;王阳明说致良知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向内光明自己的良知,另一方面是向外发挥自己的良知,王汝中又说,良知是现成的,根本不需要去光明,只要向外发挥就好了。如果陷入了心学的左派,那就很容易产生这种思想:人生在世,只凭自己的好恶去生活就可以了,自己无所不能。这种思想很危险,却更容易符合大多数人的欲望和习惯,所以王阳明晚年只强调如何光复良知,而不讲如何运用良知。毕竟能和王阳明本人一样,凭着高绝的天赋和所遭遇的各种艰险把良知运用自如的人屈指可数。王阳明是通过了30多年的积累,以及身临绝境后的力量和体悟,才让他创造了运用良知的奇迹。而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不管是悟性还是经历,都远远不足以让他们直接去运用良知

如果你的经历不够,就不要马上去读各家经典,甚至妄想把各家经典的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想感受到各家经典的智慧,一定要先有足够的人生阅历。人们总是喜欢走捷径,能去主动受苦,然后全然接受,在历练和逆境中提升的人少之又少,所以王阳明才会处心积虑,苦口婆心地强调要先静坐格物,要在事上磨练去光复良知,只有良知得到了光明以后,才知道如何去运用。如果非要给良知下一个定义,那就是:良知是天道赋予在每个人身上的觉知功能。这里的“人”指的不是你的身体,而是你的灵魂本身,你的自由意志。你之所以一直都无法开启和获得这个觉知功能,那是因为错把这个“肉身”当成你本身了。什么时候你能时刻意识到,有一个你在通过身体的七情六欲在地球上体验、感受和提升,那就离真正获得这个觉知功能不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