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臧景亮|春风化雨 老树新芽

 夏德明 2023-03-30 发布于山东

人过六十岁,已沐浴人生夕阳,这个阶段,应具有怎样的生活状态,于我而言,退休之前没设想过,刚退休之后也未曾认真地思考。


2019年退休回家,到过几座心仪的南方城市游山玩水,开阔视野,陶冶情趣,最近三年,由于疫情阻隔了自己行万里路的豪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被动地接受生活,日子过得波澜不惊。

一年过后,空虚感像个小偷一般常常光顾心灵深处,让我坐立不安。

一天,偶遇老同事问:“没写点东西吗?”一语提醒梦中人,对呀,我为何不重新拾起青年时期的文学梦呢!
于是,读书写作成为生活主基调。2021年9月,经过朋友介绍,加了《悠悠有声文苑》平台总编的微信,并投送了几篇作品。当我写得不太成熟的文字,被主播充满感情与韵味的二次艺术加工后,成为有声作品播出时,我激动、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

充满正能量的平台和一群有梦想的主播,成为我退休后写作的最初动力。后来,一发不可收地发表了近20篇有声作品,有些还取得不俗收听记录。我也有幸被《悠悠有声文苑》平台聘为常驻作者。


2021年12月,注册成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作者以后,闷头陆续写下多篇作品。看到署有自己名字的诗歌、散文、随笔、小小说等文章在客户端不断推送出来,内心甜蜜,脸上有光,走路带风,方觉日子有味道。
满足之余,又产生了交流的渴望。

2022年7月,遇到市中区文联主席马兴园先生,得知我正在从事文学创作,温文尔雅的马主席向我推荐了济南周三读书会,随即给了我一个读书会常务副主席王强先生的电话号码。按照指引,乘坐公交车找到时在七里山北麓的读书会地址,到站时听到清脆的“参加济南周三读书会的乘客请在此下车”的提示音,心中不禁一热。从那,我忝列其中一员。


当我把作品陆续提交读书会以后,心中惴惴不安。一次交流时,读书会创始人、会长李炳锋先生,把他写的一首诗与我写的一首诗同时投放在大屏幕上,进行对比交流,逐句分析,直观到位,收到醍醐灌顶之效。能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等头衔集于一身的作家作品同框,顿感一股暖流从心中穿过。读书会把我文学创作的风帆鼓得更满,创作热情更加高涨,感到如果每天不写点东西,生活就像炒菜没放味精一样索然无味。


我谨记李炳锋先生的殷殷寄语:“勤奋为犁,铧开文学的春天。”经过一年多躬耕,已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平台发表文章总数达到170余篇(首),总阅读量达到240多万。去年8月,参加了壹点平台“我的阅读故事”征文比赛,作品《书香润心伴我行》上榜,并收于清泉录计划。运营的“风清云淡景”账号被《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为“2022年度影响力创作个人”。


去年,有三篇作品在省级杂志发表,一篇作品在《学习强国》平台推送。
在这个阳春三月,经周三读书会学友张坤堂先生热情鼓励和倾心推荐,我先后收到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写作学会颁发的会员证,并受邀参加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创作大会,一篇作品获得《当代散文》平台优秀奖。在现场聆听国内优秀作家、学者的讲座,让我这个65岁的文学小白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王国维曾为人生设置三种境界:第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自测:尚在天涯路,望不尽路途有多远!
有朋友真诚祝贺说,你终于实现成为作家的梦想。我自谑:老树发新芽,全赖春雨情。初心尚未泯,柳笛唱东风。

作者简介:臧景亮,男,1958年生,济南人,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济南周三读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