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庆洲丨版本演变与时代信息——《历科廷试状元策》版本考

 书目文献 2023-03-30 发布于北京
注:本文发表于《澳门文献信息学刊》2022年第2期,此为作者Word版,引用请以该刊为准。感谢马庆洲老师授权发布!

版本演变与时代信息

——《历科廷试状元策》版本考

马庆洲


内容提要:《历科廷试状元策》是现存明代状元策辑本之一,自明代晚期出现后,不断增订、续刊,直到清雍正时期,仍在刊印发行。其刊刻横跨明清两代,延续时间上百年,既说明其自身富有生命力,也表明社会对此书有旺盛的需求。在此流传过程中,由于受时代变迁等因素影响,各版本之间差异极大,优劣悬殊。今所见就有崇祯世德堂本、康熙大业堂本、雍正怀德堂本三种。各本所收篇目、文字等,皆有较大差别。其中崇祯本所收最全,较为近古。康熙本、雍正本对明代部分都有删改,而以雍正本为甚,所收篇目大为减少,且文字改动极大。考察这几种版本的演变,不仅能揭示各版本的优劣,从中也可以看出清人对前代文献的态度。该书不同版本之间篇目的变化,刊印书坊的更替,再到收藏者的转换,也都包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

殿试是明代三级考试的最高一级,只考一场,就是针对皇帝的“策问”,作一篇“策对”。状元的殿试策对,通常称为状元策。状元策的流传,主要依靠《登科录》和相关辑本。今天所能见到的明代状元策辑本,主要有《皇明历科状元全策》和《历科廷试状元策》(原刊名“国朝历科状元策”或“皇明历科状元策”,或只称“状元策”,今从习惯说法。文中简称“《状元策》”)。而后者历经明清两代不断增订、重刊,版本众多,流传亦广,影响延及今日。
作为科举读物,《状元策》对传播明代状元策无疑有很大的贡献。但由于殿试对策是对国政的设问、设答,多涉及时政,由明入清后又遭遇清代的文字狱,所以其内容屡遭删改,各版本之间篇目的多寡、文字的同异等,差异较大。考察《状元策》不同时期的版本,不仅仅能看出版本自身的变化和优劣,也多少可以感受到明清之际的一些文化信息。

一、《状元策》编纂及初版推测

《状元策》今所见版本主要有明崇祯本,清康熙本、雍正本三种。明本题为“己丑状元漪园焦竑编集,己丑榜眼曙谷吴道南校正”,清代各版增加了“国朝甲戌状元芝山胡任舆增订”字样。

焦竑(1541—1620),字弱侯,号漪园。祖籍山东日照,南直隶江宁(今南京市)人。嘉靖三十四年(1555),中秀才,年仅十六;嘉靖四十三年(1564),举于乡。此后屡试不售,万历己丑科状元及第,年近五十。授翰林院修撰。万历二十五年,主顺天府乡试,遭诬谄,贬福宁州同知。万历二十七年(1599),忿然辞官。泰昌元年(1620)卒,年八十一。焦竑学识博洽,著述宏富,进士及第前便名闻四海。其传世著作达二十余种,有《澹园集》《澹园续集》《焦氏类林》《老子翼》《庄子翼》《养正图解》《玉堂丛话》《国史经籍志》《国朝献征录》《焦氏笔乘》等。

吴道南(1550—1623),字会甫,江西崇仁人。万历十七年榜眼。知经筵日讲,升詹事府少詹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万历三十七年,擢礼部右侍郎,仍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万历四十一年九月,升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天启三年(1623)卒,赠少保,谥文恪。著有《河渠志》《日讲录》《巴山草》《奏议语录》等。

焦竑是一代名儒,吴道南是名重一时的显宦,二人都做过翰林官,有条件搜集到殿试卷,编辑《历科廷试状元策》这样一部书,客观上没有什么问题。焦竑也编辑过《新镌选释历科程墨二三场艺府群玉》之类的科举用书,说明他不排斥做这类工作。但《状元策》编纂的动机及具体情形,在两人文集中,未见有任何相关记载。吴道南为该书所撰的《序》,便成为我们了解该书编纂情况的稀有依据。一般说来,古人作序都会于文末注明写于何年何月。然今存各版,吴道南序均未有此项内容。合理的推测是,书坊在续刊过程中将此削去,以便模糊刻印时间,以利销售。此书后来各版本均使用此序,若保留作序时间,确容易让读者生疑,将序的写作时间隐去,也不难理解。吴道南此序,其文集《吴文恪公文集》亦未收录,写作时间无从得知。

吴道南在《序》中云:“曩金陵唐氏演次成帙,付之剞氏,传布域中,已非一日。余三复卒业,颔其謦窾,亦非一日。然犹嗛近科二三策之未备,顷陪对公车,谬次弱侯甫后,间尝偕弱侯甫取旧本一翻订之,复取近科二三策而补葺之。洋洋纚纚,庶几称一代完策云。盖无令后之业是编者,复如吴生向抱遗珠之憾也。”细绎此段文字,可以明确两个事实:其一,焦竑之前,已有人编辑《状元策》,且流传已久,焦竑是在前人基础上,重新补葺而成。其二,这个本子,是金陵唐氏刻行的。序称“金陵唐氏演次成帙”,所指当是刻印、排版等工作,而编纂定稿,当另有其人。

明代举业发达,与之相关的书籍也极多。明人郎瑛《时文石刻图书起》云:“成化以前,世无刻本时文,吾杭通判沈澄,刊《京华日抄》一册,甚获重利。后闽省效之,渐至各省刊题学考卷也。”[1]据此可知,成化以后刻印举业书才渐成风气。状元策的辑本想必不会出现太晚。今可考知的较早的本子,是郝孔昭编《(新刊全补历科)殿试状元策》二卷,隆庆年间刊,现藏日本尊经阁[2],国内未见有藏。看书名便不难判断,该书所收应当就是自明开科至隆庆年间的状元策。此书名“新刊”“全补”,显然也是在前书基础上增补而成,可惜未见记载。那么,焦竑翻订之“旧本”是哪个本子?是否就是郝孔昭的订补本呢?因资料所限,目前只能存疑。但是,焦竑“补葺”之本的原貌,从今存崇祯本中,可窥见一二。

《状元策》今所见最早的本子是崇祯本,该本大约刻于崇祯十三年(1640)之后、十六年(1643)之前。焦竑卒于泰昌元年(1620),吴道南卒于天启三年(1623),很显然,崇祯本也是增补、续刻本。据崇祯本篇题等信息,可以初步推断,焦竑辑、吴道南校正的本子,正文分“天集”、“地集”,按倒序排列,所收自成化十四年戊戌科曾彦,至万历十七年己丑科焦竑。后又增收万历二十年壬辰科翁正春卷,故此篇有单独篇题。果真如此,正合吴氏《序》中所云“复取近科二三策而补葺之”。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状元策之类的“制举书”[3],在科举时代有大量的读者,因此才有不断增订、翻刻的必要。这也是一些书坊和部分人重要的经济来源。《儒林外史》描写的马二先生,就是颇有点名气的“选家”,所以那家新开张的书店便打出报帖称“本坊敦请处州马纯上先生精选三科乡会试墨程”[4]。这足以说明,这类书也需要找个“名人”作招牌。《状元策》无论是明本还是清本,一直沿用焦竑、吴道南的名义,看中的无疑也是“名人”效应。相沿成习,后来增订者的名字,反倒不为人所知了。在讲究知识产权的今天,如何描述此类书的作者,还是一件颇费思量的事情[5]。

二、明崇祯世德堂本

崇祯本是今天能够见到的《状元策》的最早版本。该本分“首卷”“一卷”“二卷”,又各分上下,共六册。正文半叶12行,行25字。日本内阁文库藏有该书(已数字化并公开),严绍盪先生《日藏汉籍善本书目》中有著录,云:“《(历科廷试)状元策》二卷,首一卷,(明)焦竑编,吴道南校,明崇祯年间刊本,共六册。内阁文库藏本,原江户时代林氏大学头家等旧藏。”[6]与所见正相符。《中国古籍总目》著录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历科廷试状元策》二卷、首一卷,明焦竑辑,明吴道南校,明刻本”[7],亦与此本亦相吻合。但很遗憾,笔者未能查找到此书。

在内容编排上,首卷上,先是“总考”部分,依次收录吴道南撰《皇明历科状元策序》、魏藻德对策、《国朝廷试仪制》、《皇明历科状元姓氏籍贯履历》(至崇祯四年,七、十两年系后补入,只有名姓、籍贯)、《历科状元总考》。以下按科次时间倒序,由近而远,收历科策问、策对。首卷上,自崇祯十年至天启五年;首卷下,自天启二年至万历二十年。一卷上,起万历十七年,终嘉靖三十八年;一卷下,起嘉靖三十五年,终嘉靖二年。一卷卷首题“天集,己丑状元漪园焦竑编集,己丑榜眼曙谷吴道南校正”;嘉靖二年结束处,有“一卷终”字样。二卷上,起弘治十六年,终成化十四年;二卷下,起弘治九年,终成化十四年。二卷卷首题“地集,己丑状元漪园焦竑编集,己丑榜眼曙谷吴道南校正”。

从该版内容编排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其一,崇祯十三年状元魏藻德策文置于吴道南《序》后且单独编页码,无可辨驳地说明,魏氏策文是在全书版已刻成即将付印之前补入的。据此可以断定,崇祯本付印时间,在崇祯十三春殿试结束之后、十六年之前的这两三年内。其二,崇祯本也是在旧版基础上增补而成,其“一卷”“二卷”就是焦竑辑本的“天集”“地集”;“焦竑编,吴道南校”,是沿用旧称而已,增补者另有其人。

此外,崇祯本扉页上有“世德堂贞予梓”的牌记,明白无误地说明,这是金陵世德堂刻本。明代南京刻书业发达,金陵唐氏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著名的书坊。唐氏书坊共有十五家[8],以富春堂、文林阁、广庆堂、世德堂最有名,所刻书籍类涉及到很多的门类和领域,以装帧精美,刻印清晰,蜚声江南,其科考之书、戏曲、小说等书籍,更是名闻全国。

就版本价值而论,崇祯本是现存版本中最佳的一种,其珍贵处在于:一是“全”,该本自成化十四年至崇祯十三年各科,总计55篇,无一遗漏。二是“真”,该版刊刻之时尚在明朝,明朝人说明朝事,内容上不存在违禁问题,无须删改,因而较好地保存了状元策的原貌。经与现存各科《登科录》所载比对,除个别科异文稍多外,其馀基本相同。此外,日本内阁文库藏本品相亦好,几无漫漶、脱漏等现象。因此,研究明代成化之后的状元策,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本子。

三、清康熙大业堂本

明清易代之后,清廷对明朝的制度多有沿袭。清代的科举制度,基本上照搬明代,《清史稿》云:“有清一沿明制,二百余年,虽有以他途进者,终不得与科第出身者相比。康、乾两朝,特开制科。博学鸿词,号称得人。然所试者亦仅诗、赋、策论而已。”[9]在考试程序上,清代与明代亦几无二致。对清代士子而言,科举依然是最重要的晋身途径,状元策之类的范文仍有其市场价值,《历科廷试状元策》便也不断续刊,康熙本即为其中之一。

康熙本北京大学图书馆有藏。北大藏本系燕京大学旧藏,钤有“燕京大学珍藏”印章。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亦藏有两种,今所见为电子版,其一与北大藏本完全相同(行文方便起见,本文称此本为“哈佛藏甲本”),其一稍有差异(文中称“哈佛藏乙本”)。北大藏本与“哈佛藏乙本”,均钤有“积学斋徐乃昌”之印,书前亦均有“修绠堂书店”便签,说明书中缺页、错页情况,笔迹完全相同。这说明,这两种书同为徐乃昌旧藏,且是在同一时间购于修绠堂书店。修绠堂书店于1915年由孙诚俭(孙廉助)创办,发展而为隆福寺一带有名的旧书店。它曾受哈佛大学等美国机构委托,收购了中国古籍。据了解,哈佛大学购买中文古籍时,往往同时买两份,一存燕京,一存哈佛本部。《廷试策》的收藏,也见证了这段历史。

今北大藏康熙版《廷试策》,八卷,总考一卷,共一函四册(考书中卷次,当是修补后将两卷合为一册。原分上下两函,旧签仍在书中),所收状元策,起成化十四年,终康熙四十五年。另据《中国古籍总录》著录,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有该书,称“《历科廷试状元策》,八卷,总考一卷,明焦竑辑,清初大业堂刻本”[10],与北大本应为同一版本。哈佛藏两种版本,著录为七卷、总考一卷,当是初始面貌。遗憾的是,哈佛藏本仅能见到明代部分,清代部分未见,原因不详。

康熙本扉页牌记题“大业堂重梓”,行款与崇祯本相同,正文半叶12行,行25字。正文篇题:“历科廷试状元策卷×,己丑状元漪园焦竑编集,己丑榜眼曙谷吴道南校正,国朝甲戌状元芝山胡任舆增订”。考察书中细部,又可发现该版保留了崇祯本的篇题,万历二十年壬辰科篇题为“历科廷试状元策 首集 己丑状元漪园焦竑编集,己丑榜眼曙谷吴道南校正”;正德十六年辛巳科篇题,其中一种为“历科廷试状元策 地集 ……焦竑编集,……吴道南校正”字样,另一种则将这两行字合为一行,另补上“国朝甲戌状元芝山胡任舆增订”一行。这些部分字体款式等,亦与崇祯本完全相同,唯书口卷数作了改动。由此可以推知,康熙版是在明本基础上增订版,由大业堂重新刊印,但沿用了崇祯本的一些旧版。这一版对旧版修订较大,除新增清代内容外,最大变化是各科次按时间正序排列。

康熙本的刊刻时间,哈佛及北大藏本均著录为康熙四十五年(1706)。其依据当是该本吴道南《序》后所加“康熙岁次丙戌桂月祥符周麟举默嚜氏重订”(“哈佛藏甲本”无此句)。大业堂是明清南京著名书坊,为周希旦所有[11]。唐氏世德堂的刻版,是如何转移到周氏手中,其详不可考。但从商业角度看,书坊有兴有衰,书版易手再正常不过。

至于“胡任舆增订”一事,也需稍作考证。胡任舆,字孟行,号芝山,江南上元(今南京)人。康熙二十年(1681)举乡试第一。康熙三十三年,会试第二,廷试第一。授修撰、充日讲上官,仕至翰林院侍讲。康熙三十八年,受顺天乡试主考李蟠、副主考姜宸英营私受贿案牵连,遭解职。康熙四十三年(1704)卒。著有《善行录》。胡任舆做过翰林官,有搜集增补状元策的条件。他又是南京人,想必与周氏交好。所以,他增订《状元策》,由大业堂刊印,大概不是只挂一个虚名。但康熙四十五年时,他早已过世。该书或许在他生前就刊行过,或者他生前编就,只是刊印时间滞后,其详不可考。今北大图书馆将该本注录为“焦竑(明)原辑,周麟举(等)补辑”。

康熙本首卷内容,与崇祯本无太大差异,依次收录吴道南《序》、《国朝廷试仪制》、《历科状元总考》、《皇明历科状元姓氏籍贯履历》(至崇祯四年,文末有“六卷”止字样)。所收明代部分,北大藏(“哈佛藏甲本”同)缺收成化二十三年费宏、正德十二年舒芬、嘉靖十七年茅瓒、嘉靖四十一年申时行、隆庆五年张元忭、万历十七年焦竑、崇祯十三年魏藻德,较崇祯本少7科,实收48科;“哈佛藏乙本”,较前两种又少收万历四十一年周延儒一科,实收47科。康熙本缺收科次,主要原因,应当是有违碍文字,且这几科状元多为明朝重臣,入清后,必为朝廷所忌惮。颇可注意的是,这两个本子都没有见到万历十七年焦竑的策文,而这些本子依然用焦竑辑录的名义。但联想到乾隆朝修《四库全书》时,焦竑的文字多在“禁毁”之中,对此也就不难解释了。

北大藏本及“哈佛藏乙本”,内中皆有错乱,当日修绠堂已检查并作详细说明,今抄录于此,以便了解该版本的具体情况,并见当日书店经营之诚信。“第一卷,第十二页后有缺页。第四卷,此卷内(第三十七页后)混有卷八第二十七、二十六两页。第六卷,第一—七页确(第一页之上半页与第八页之下半页合粘在为一页)。第七卷,第一—六页缺;第四十三、四十四页颠倒”。

尽管比崇祯本收录的科次少,但和雍正本相比,康熙本对策文文字的删改,相对要收敛一些。因而,康熙本的版本价值,还是要比雍正本高一些。

四、清雍正怀德堂本

《廷试策》雍正刻本,是今所见最晚出的本子。该本共十卷,总考一卷,前八卷为明代部分,后两卷为清代部分。版式行款与明本同。扉页用红纸,上印有“雍正癸丑新镌”“状元策”“古吴怀德堂梓”字样。该本刊于雍正十一年(1730),在三种版本中刊印时间最明确。但其卷一下仍题有“己丑状元漪园焦竑编集,己丑榜眼曙谷吴道南校正,国朝甲戌状元芝山胡任舆增订”字样。其时焦竑、吴道南、胡任舆均早已作古,沿用他们的名字,除了有尊重初编者的意味外,更多的应该还是商业考虑,无须多言。

雍正版首卷,与前两版有同有异。《序》仍用吴道南所撰。《国朝廷试仪制》,名称未变,但此本“国朝”是指清,而非明;明清廷试仪制的变化,主要在时间和地点;《国朝廷试仪制》附有《殿试策款式字格》,介绍殿试策书写要求等。《历科状元总考》,增加清代状元各省分布情况。《历科状元姓氏籍贯履历》则分为明、清(称“国朝”)两部分,清代部分截至雍正十一年。

雍正版所收科次,自明成化十四年始,至清雍正八年止。就明代部分而言,收成化十四年至崇祯十六年计40科,较崇祯本少15科。未收科次有:成化二十年、二十三年,正德十二年,嘉靖十一年、十四年、十七年、三十二年、三十八年、四十一年、四十四年,隆庆五年,万历十七年、四十一年,天启五年,崇祯十三年。相比康熙本,又多删了七八科。究其原因,当是此时文字狱比康熙时更甚,所删科次,或其人或其文,在清人看来必有不能公开宣扬者,故自我检束,以免遭受无妄之灾。

除篇目作大规模的删减外,雍正本对各篇文字也作了技术处理。改动最明显之处,就是对涉及少数民族称呼的“夷”、“狄”等,一律回避,而万历朝之后事涉满洲的语句,删改更是毫不留情。另外,明代皇帝的颂圣文字,也多遭改易。这些改动,在该书中不胜枚举,只要对照《登科录》或崇祯本,就不难发现。

即便如此,到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此书仍在“禁毁”之列。《禁书总目》称:“《状元策》,查此种系明代焦竑所编历科状元对策之文,其后坊间陆续增刻,自明初以至本朝,采录颇为完备,中间惟崇祯时诸策语有违悖,及他策内议论间涉偏谬者均应抽毁外,其余尚无干碍,应请毋庸全毁。”[12]至此,我们也就能明白为什么雍正本会做如此大的改动。

雍正本因其时代相对较近,存世较其他两种版本为多。尤其是《四库禁毁书丛刊》据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影印后[13],找寻更加方便。因此,雍正本流传较其他版本要广得多,影响面大。近二三十年来出版的一些状元策辑本,多选此书作底本,又不以其他本子参校,所以文字错讹严重,难以作为研究资料使用,这也是需加留意的。

作为一本横跨明清两代,断续刻印了一百余年的状元策辑本,《历科廷试状元策》无疑是那个时代最有生命力的一种,也说明社会上对此书一直有旺盛的需求。然而,由于时代有变迁,书坊水平有高低,诸多因素导致各版本之间差异极大,优劣悬殊。只有搞清楚各版本的来龙去脉,知其长短所在,我们在使用时才能知彼知己,将相关研究建立在坚实的资料基础之上。

注释:

[1] (明)郎瑛:《七修类稿》,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明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12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卷24,第172页。

[2] 據尊経閣文庫編:《尊經閣文庫漢籍分類目録》,頁675,東京,侯爵前田家尊經閣,1934;严绍璗编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951页。

[3] 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有明一代的书籍,他在集部中专列《制举类》,将与科举考试有关的这些书统归其中,故有学者遵黄氏之说,称这类图书为“制举用书”。万斯同《明史艺文志》,也专列《制举类》。这里亦借用此说。

[4] (清)吴敬梓著,李汉秋辑校:《儒林外史汇校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71页。

[5] 《中国古籍总目》著录南京图书馆藏清雍正十一年刻《状元策》十卷,“明吴道南辑”,即为一例(集部《总集类·课艺之属》,第3153页)。

[6] 严绍璗编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951页。

[7] 中国古籍总目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古籍总目》,集部《总集类·课艺之属》,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6册,第3153页。

[8] 张秀民著,韩琦增订:《中国印刷史》(增订版),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47页。

[9]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一百六《选举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099页。

[10] 中国古籍总目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古籍总目》,集部《总集类·课艺之属》,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6册,第3151页。

[11] 张秀民著,韩琦增订:《中国印刷史》(增订版),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44页。

[12] 《军机处奏准抽燬书目》,见姚觐光辑:《清代禁毁书目四种》,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87页。

[13] 《四库禁毁书丛书》,集部第19、20册,北京出版社,1998年。按:暨南大学图书馆藏本亦已影印出版,采用原书尺寸,较《四库禁毁丛书》影印本要清晰得多(《中国古籍珍本丛刊·暨南大学图书馆卷》,第25、26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年)。

【作者简介】
马庆洲,文学博士,清华大学出版社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与文献。出版有《澹轩文集校注》等。

相关链接:

马庆洲丨明本《澹轩文集》研究三题

“书目文献”约稿:凡已经公开发表有关文献学、古代文史相关文章,古籍新书介绍、文史期刊目录摘要等均可。来稿敬请编辑为word格式,可以以文件夹压缩方式配图(含个人介绍),发到邮箱njt724@163.com。感谢您的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