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29日报道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3月24日报道,一项新的脑部扫描研究显示,一个人讲什么母语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大脑如何在信息处理的不同枢纽之间建立联系。 研究人员认为,他们在这些语言网络结构中观察到的差异与参与者所说的母语——德语和阿拉伯语——的语言特征有关。 领导这项研究的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认知与脑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阿尔弗雷德·安万德尔。他说:“我们发现的差异应该不是由不同的种族背景造成的,而是因为所说的语言。” 这项研究结果今年2月发表在美国《神经影像学》杂志网站上。
虽然语言网络慢慢会成为大脑中最强大的网络之一,但其刚开始的时候十分薄弱。安万德尔解释说,在我们学会说话的过程中,负责不同类型语言处理(比如从声音中识别单词和解读句子的含义等)的各个大脑区域之间的联系会逐渐增强。 对某些类型的语言处理来说,一些语种处理起来可能比其他语种更费力。研究人员希望弄清楚这些差异会如何影响大脑的网络“布线”。 此前的研究强调了在语言处理过程中被激活的大脑区域。它们主要分布在大脑左半球,尽管在听觉处理中会用到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而评估单词发音中的重音和语调的区域则位于大脑的右半球。 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神经科学与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帕特里克·弗里德里希在一次研讨会上讨论这篇论文时指出,在讲不同母语的参与者当中,大脑的语言网络被认为“或多或少具有普遍性”。不过,科学家观察到大脑对第二语言的处理存在差异。 他说:“我认为这项研究非常有趣,因为它首次展示了基于母语经验的大脑结构差异,它取决于一个人的母语,而非后来学会的语言。” 这项研究包含了94名参与者。一半人只说德语,另一半刚刚在德国定居的人只说阿拉伯语。虽然他们说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长大,但就影响大脑网络布线的其他因素——比如年龄和受教育程度——而言,他们的情况相差无几。 研究人员通过“扩散核磁造影”获得参与者的脑部扫描结果。 这些人的脑部扫描结果显示,与说阿拉伯语的人相比,母语为德语的人在涉及语言处理的大脑左半球区域表现出更强的连通性。 安万德尔指出,德语被认为在语法上很复杂,那意味着句子的含义更多地取决于单词的语法形式,而非单词的先后顺序。因此,一些与意义相关的单词可能位于句子的前后两端。 安万德尔说,句法处理区域主要位于大脑左半球的前额部分,所以母语为德语的人大脑左半球内部的连通性更高,这是有道理的。 相比之下,安万德尔认为阿拉伯语的语义较复杂——虽然句子中的单词顺序更加固定,但要理解单词的含义可能更费劲。 研究人员观察到,讲阿拉伯语的人大脑左半球和右半球之间的联系有所增强,这也反映了他们的母语特征。 安万德尔说,受一个人的母语影响所形成的语言网络也可能影响其他非语言认知能力。 例如,说德语的人记忆力可能更好,因为他们在分析得出句子的含义之前必须听完整句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