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epithelioid hemangioendo- thelioma,EHE)

 医学影像小英语 2023-03-30 发布于浙江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ˌepɪˈθiːlɪˌɔɪd]上皮样的hemangio-endothelioma[hi,mændʒiəu']血管-[endəu,θi:li'əumə]内皮瘤EHE) 源于血管,较为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Weiss 等于 1982 年首次命名,多发生软组织及肺脑和小肠等,1984 年 Ishak 等首先报道肝脏EHE

      肝脏 EHE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属肝脏恶性肿瘤,少见,女性占多数约2/3,30~40岁居多,病因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与口服避孕药、妊娠和接受激素治疗有关,另有报道一些病例发生在氯乙烯生产工人,或有HBV、HCV感染患者及肝部外伤的患者。肝EHE当前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放化疗,肝切除术,肝移植以及观察-等待。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低密度影,病灶中心更低密度区,多见肝包膜下区域,可单发和多发,多见多发、弥漫结节型,有相互融合趋势,邻近肝包膜可出现凹陷性改变称“包膜回缩征“(capsular [ˈkæpsjʊlə(r)]胶囊状的,包膜retraction sign)此征象出现概率较高,EHE主要特征影像为“棒棒糖征”(lollipop sign)即增强扫描,尤其是门脉期,可见肝内肝静脉或门静脉主干/分支逐渐变细伸向低密度的结节或肿块,终止病灶边缘,似棒棒糖,糖果代表病灶,长棒代表静脉及门脉,形成原因EHE一般侵犯门静脉、肝静脉及胆管终末支,不侵犯较大分支,亦不会引起栓子。MRI显示肿瘤结构更清晰,T1呈低信号,T2高信号伴低信号晕圈,含水丰富区显示高信号,而凝固坏死、钙化、散在出血为低信号。有文献报道,EHE 动态增强扫描呈现4种不同方式:轻度均匀强化、环状非渐进性强化、环状渐进性强化和不均匀渐进性强化,认为肿瘤直径<2cm 的多呈轻度均匀强化,直径≥2cm 的多呈不均匀环状渐进性强化。肝动脉血管造影显示肿瘤血供丰富,肝包膜下病灶可呈“碗状”染色。

      组织学上:

病灶中央为硬化区,内部的更低密度/信号代表了凝固性坏死和/或散在小出血灶,部分肿瘤内部还可出现钙化。病灶边缘为肿瘤细胞活跃增生部分,含有黏液透明样纤维性间质,因此出现渐进性强化;肿瘤内皮细胞增殖可以侵犯、闭塞肝窦和门静脉以及肝静脉分支,造成自身不同程度的缺血和坏死,故强化程度不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