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放线菌病(Pulmonary Actinomycosis)

 医学影像小英语 2023-03-30 发布于浙江

肺放线菌病(Pulmonary Actinomycosis)属于呼吸系统少见疾病,由放线菌引起的肺部化脓性肉芽肿性感染性疾病。放线菌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菌,存在健康人口咽、胃肠道、呼吸道、阴道,是一类单核细胞原核微生物,呈菌丝状生长,孢子繁殖,因菌落呈放射状而得名,是一种非真菌而近似细菌的物种,感染常为内源性,位于黏膜表面可通过创伤、手术、异物等进入深层组织破坏黏膜屏障,也可与口咽及胃肠道分泌物吸入有关。男女比例约3∶ 1,确诊依靠病理及微生物学检查,痰培养阳性率较低,多数经纤维支气管镜、肺穿刺活检可确诊。

       肺放线菌病诊断标准:①出现咳嗽、咳痰及咯血症状; ②累及胸膜或胸壁时,则出现与病变部位相对应的胸痛;③放线菌感染易形成肺脓肿或脓胸,且经胸壁形成瘘管,多数患者侵犯肺下叶,肺周边及下叶,与其吸入的特点相符;④若患者胸壁瘘管排出含有黄色颗粒的脓液或痰液中发现“硫磺样颗粒”,对肺放线菌病的诊断具有特征性意义;⑤胸部影像学检查特征性表现为空洞-悬浮气泡征。

      放线菌可分泌蛋白酶溶解、破坏邻近组织,因此病灶类似恶性肿瘤呈局部蔓延性生长,且不受解剖学屏障限制,经叶间裂、胸膜侵犯胸壁、肋骨,形成窦道。肺放线菌病有一个显著特点,即部分病变可愈合及形成纤维化,同时另一部分病变持续增生不断扩大,导致长时间不能治愈,而此病理特点易误诊为结核或肿瘤样改变。

        发生肺放线菌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不良的口腔卫生环境,如长期吸烟、酗酒等;(2)既往有口腔病史,如广泛龋齿、牙科手术等;(3)既往有肺部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和曲霉球等;(4)有异物吸入病史。病理表现为病原菌入侵后,组织内最先引起白细胞浸润,形成多发性小脓肿,脓肿穿破形成多个窦道,在脓液和窦道分泌物中可以见到大小不一,类椭圆状黄色颗粒,通称“硫磺颗粒”。低倍镜下观察呈圆形,中央颜色较淡,排列成放射状,类似孢子。将颗粒压碎作革兰染色,油镜下可见革兰阳性 Y 形分支细菌丝。硫磺颗粒周围是类上皮细胞、多核巨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浆细胞,再外为纤维病变。病变累及胸膜,引起胸膜炎或脓胸,并可穿破胸壁形成瘘管。本病特点为破坏和增生同时进行,在病变结疤痊愈的同时,仍可向周围组织扩展。

      早诊断、早治疗对于肺放线菌病的预后至关重要。大多数肺放线菌病对青霉素敏感,且青霉素价格便宜,毒性及不良反应相对较小,能有效阻止病程迁延,避免形成脓肿或瘘管,减少胸膜、胸壁及肋骨的破坏。疾病早期,静脉给予大剂量的青霉素(以促进脓肿和感染组织中的药物渗透)已被公认是治疗的首选方案。当单纯 β-内酰胺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加用红霉素,此外高压氧治疗可用作常规治疗的辅助手段。对于已出现大咯血、胸膜积液或是已有远处转移感染的患者,手术治疗成为最佳方案。术后可继续使用青霉素巩固治疗,对疾病的复发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肺放线菌病并非恶性病变,可完全治愈且较少复发。

[1]陈婷婷, 王莹, 王瑾瑜,等. 肺放线菌病2例及相关文献复习[J].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7, 19(005):407-411.

[2]张建勇,和燕斐,杨 瑞,肺放线菌病 例 CT 影像学观察及文献复习[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6 .35-11.

 肺放线菌病(Pulmonary[ˈpʌlmənəri]  Actinomycosis  [ˌæktɪnəʊmaɪˈkəʊsɪs]

 mycosis(霉菌病 [mai'kəusis])      actino-放射状的

Moments 朋友圈

people like to post traveling pictures on their Wechat Moment。

人们喜欢发旅游照片到朋友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