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卵巢囊腺癌(ovarian cystadenocarcinoma)

 医学影像小英语 2023-03-30 发布于浙江

卵巢恶性肿瘤的种类很多, 其中以生发上皮性肿瘤最为多见, 占2/3 。生发上皮为覆盖在卵巢表面的上皮, 它有多功能分化的潜能, 故可形成浆液性肿瘤, 黏液性肿瘤, 子宫内膜肿瘤及透明细胞肿瘤。按病理形态及生物学行为区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

卵巢癌中囊腺癌最属常见, 占卵巢恶性肿瘤的77.6% ,主要有浆液性囊腺癌(ovarian serous cystadenocarcinoma)及黏液性囊腺癌(ovarian mucinous cystadenocarcinoma)。其发病隐匿、发展迅速, 70%~80%的卵巢癌患者发现时已为晚期, 5年生存率仅为20%~30%, 而早期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可达90%。

病理上:囊腺癌的上皮复化层超过3层, 囊内可见乳头及实质区可单房或多房, 囊壁和囊隔不规则性增厚, 其厚度常超过3mm,部分肿瘤有钙化砂粒体。浆液性囊腺癌囊内富含血清蛋白质的清色或淡黄色液体, 黏液性囊腺癌囊内富含酸性黏多糖及黏蛋白的稠厚液体。黏液性囊腺癌除具有浆液性囊腺癌征象外, 其间隔线粗而多可形成的大小不等的囊腔, 即姐妹囊、孙囊,部分小囊之间互不相通, 且小囊内容物成分不一。交界性囊腺瘤具有部分恶性肿瘤的特征,但无间质浸润,这是交界性与恶性的主要病理区别之一。

卵巢囊腺癌的CT表现:囊壁及间隔的增厚不规则,实性乳头及结节突入囊内外提示恶变,典型恶性者表现为卵巢实性及囊实性肿物,边界不清,增强后实性部分可见明显不均匀性中等度强化,晚期可见周围浸润、种植转移致腹腔积液。

Thurnher等认为:肿块大(>4 cm)、囊实性、壁厚、分隔厚(>3 mm)、菜花状或结节状突起等征象作为卵巢恶性肿瘤MRI诊断的第一标准腹腔种植(盆壁、腹膜、大网膜及肠系膜种植)、腹水、淋巴结肿大等征象作为卵巢恶性肿瘤MRI诊断的第二标准; 如果MRI发现第一标准中两个以上征象, 再结合发现第二标准中任何一个征象, 则MRI对卵巢癌诊断的可性度达95%。

[1]吴春芳, 朱勇, 乌有弘,等. 卵巢囊腺癌的MRI和CT诊断价值[J]. 肿瘤影像学, 2009, 018(002):113-116.[2]侯丽娜, 杨晓棠, 任基伟,等. 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CT征象分析[J]. 临床医药实践, 2012, 21(12):4.

浆液性囊腺癌(ovarian[əʊˈveəriən] serous [ˈsɪərəs]

  cystadenocarcinoma[sɪstˌædɪˈnəʊˌkɑːsɪˈnəʊmə]     adeo-(腺的)

黏液性囊腺癌(ovarian mucinous [ˈmjuːsɪnəs] cystadenocarcinoma)

Conclusion:Mucinous cystadenoma has a malignant tendency.结论:黏液性囊腺瘤有潜在恶性倾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