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日本天皇相比,“绝对性集权”的中国皇帝难逃被推翻的“宿命”

 雨霁槐荫1 2023-03-30 发布于北京

由于生存在“改朝换代”就“断子绝孙”的恐惧中,因此,旧政权总是会用极端方式捍卫王朝。而这种激烈革命的基因,中国有,日本却很少,日本的天皇和中国皇帝不同,他没法垄断一切,也因此他不必包揽一切,血缘不能分享,但权力可以分享。

所以,日本最终在边藩、武士、改革者,以及外部压力的联合包围之下,还是走上“君主立宪”的道路。

中国皇帝垄断了全部权力、合法性和权威性,所以,大凡要作大改变,必须整个推翻。也许,这就决定了中国的革命也好、改革也好,总是需要“改朝换代”。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换人做做看”,而无法真的“咸与维新”。

在古代中国,儒家表面上很崇尚“禅让”,觉得尧舜真是伟大,可以选贤任能,其实这种可能性根本上是很小很小的。有的学者从文献记载上研究,觉得中国改朝换代有好多是“禅让”,像曹魏取代后汉,西晋取代曹魏,还有像南朝的宋齐梁陈。但是,实际上所有的让位和推辞,都是做做样子的,因为权力就是一切,它不仅仅意味着财富,甚至还联结着身家性命。

所以,一旦某人掌握了全部权力,手下的人就会全部180度大转弯,赶快上“劝进表”,使了劲儿说明你伟大,不光是权力应当归你,文化也是你高明,道德也是你完善,所以你就应当是皇帝。然后呢?这个掌握实权的人谦让一下就当了皇帝了。像后来的宋朝取代后周,黄袍加身,陈桥兵变,好像不得已被推上了这个位子,其实也是做做样子,本质上还是打下来的江山,终究还是换了新天地。然后,大臣和史家就开始塑造伟大光辉的皇帝形象,把原来政治文化宗教三合一的皇帝的光荣,全部转移到新皇帝身上,再加上编造出身的神话,不是说皇帝他妈妈梦见什么龙附身,就是说生他的时候红光闪现,天降祥瑞。

把全部的政治合法性赋予一家一姓一个皇帝的这一传统,决定了要促成大变化必然要彻底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王朝。

更何况中国历史上,皇帝不光有血缘和姓氏的差异,不能让给外姓,让给外姓,就彻底改朝换代了。特别是,还有族群的差异,一旦皇帝从汉族变成异族,或者从异族变成汉族,不是“以夷变夏”就是“以夏变夷”。按照前面引用顾炎武的说法,就不仅仅是“亡国”而且是“亡天下”了。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晚清不能“君主立宪”,而非得“种族革命”的缘故?余英时曾经说到,晚清的自我变革,变不出太多的花样,就是因为大清的天下,比中国的天下更重要,亡中国可以,亡大清不行。满清皇室其实心底想的,就是一家一族的权力很重要,你不推翻他,他根本不会自愿“逊位”,那份《清帝逊位诏书》自愿交出权力的背后,其实是对移交权力的满心不自愿。

中国是东亚第一个共和国,这很值得骄傲,但这种从帝制到共和的过程中,其实,有一些激烈革命的历史基因,即所谓“扫帚不到,灰尘自己不会跑掉”,你只有“敢把皇帝拉下马,再踏上一只脚”。

毛泽东所谓“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的说法,以及流行的“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口号,就是这种激烈革命的思路。由于生存在“改朝换代”就“断子绝孙”的恐惧中,因此,旧政权总是会用极端方式捍卫王朝。而这种激烈革命的基因,中国有,日本却很少,日本的天皇和中国皇帝不同,他没法垄断一切,也因此他不必包揽一切,血缘不能分享,但权力可以分享。所以,日本最终在边藩、武士、改革者,以及外部压力的联合包围之下,还是走上“君主立宪”的道路。

中国所谓“虚君共和”,在日本倒是实现了,反正他的天皇未必能垄断一切政治、文化和宗教权力,现代日本有了宪法,有了政教分离,有了议会制度,天皇虽然还是万世一系的神,但是,他还是文化象征上的意义,大于政治权力上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