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武历史人物故事┃宋星路:点燃“双创”精神的火炬

 我们最美夕阳红 2023-03-30 发布于上海

-   编者按   -

回望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历史长河,在宝武13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勇立潮头的人物,他们用最朴素的强国初心成就最辉煌的复兴梦想,为中国钢铁工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们的精神和事迹如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行的方向。

《宝武历史人物故事》一书,承载着“钢铁报国、开放融合、严格苛求、铸就强大”的宝武精神,由集团党委宣传部、史志办、企业文化处、融媒体中心、党校、管理研修院等组成的编委会,从宝武130多年的历史中遴选了十位在宝武乃至中国钢铁行业地位显著、影响重大、公认度高的历史人物,分别是:张之洞、张连科、黄沙、许言、李非平、宋星路、黄墨滨、商钧、白布佳、黎明。先辈们为了钢铁报国、钢铁强国而鞠躬尽瘁、殚精竭虑的不朽精神和坚强意志,将激励我们继往开来,再谱新篇,为建设世界一流伟大企业而不断奋斗、拼搏进取。

官微将陆续刊发“宝武历史人物”的故事,一起重温先辈们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不同凡响的足迹和宝贵精神财富。


图片
图片

点燃“双创”

精神的火炬

图片

宋星路

题记:宋星路(1919—2009),山东乳山人。1938年7月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曾任山东乳山县委书记。1969年4月起,任九四二四工程指挥部(即后来的上海梅山工程指挥部)核心组负责人、副指挥,上海梅山工程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以宋星路为代表的第一代梅钢建设者们,怀揣钢铁报国的初心和钢铁强国的使命,点燃了一代代梅钢人艰苦创业、奋发创新、接续奋斗、铸就强大的精神火炬。

  一片荒丘起宏图   

1969年初,上海市与江苏省决定在南京梅山铁矿附近建设一个炼铁基地,以解决上海生铁供应不足的问题。在1969年3月召开的全国计划座谈会上,周恩来总理指示:“要搞大会战,要快,要早日把铁抢出来。”1969年3月17日,上海市委派时任上钢一厂副厂长宋星路组织上海冶金、化工、建工等局和上海冶金设计院等组成联合工作组到南京进行现场总体设计。1969年4月24日,上海市成立九四二四厂工程指挥部,并任命宋星路等人为指挥部领导核心。

1969年4月30日,指挥部先遣队一行11人在宋星路的带领下,赴南京现场作建厂准备。当时,解放军南京军事外语学院腾出一批教室作为指挥部和施工队伍的临时驻地。先遣队员的工资都是原单位发放的,指挥部还没有领到开办费,大伙儿还是向外语学院借了5000元资金和800斤粮票才开起了伙。办公用的桌子不够,大家就用床铺代替,白天当办公桌,晚上睡觉用。接着,政工、基建生产、后勤三个大组80余人陆续到位,并逐步建立起高炉、烧结、焦化等筹建组。

很多同志从繁华的大上海来到南京西南郊的这片荒芜丘陵时,心理落差很大。宋星路鼓励大家牢记周总理嘱托,吃大苦、耐大劳,利用一年时间在一片荒丘中建起一个大型炼铁基地,承担起为国家和社会主义建设多出铁、出好铁的艰巨而光荣的使命!在宋星路身体力行地鼓舞下,大家同甘共苦,赛干劲、赛团结、赛进步,工地上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热烈景象。

为了“早日把铁抢出来”,上海市提出抢时间、争速度,在1970年底完成一期工程。越急越不能乱!宋星路等虽然也是心急如焚,但还是冷静地对整体工程作了系统性的梳理:工程节点的脉络,每一个节点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可能出现哪些问题,怎样应对……最终确定工程分“三步走”的细致方案:第一步,先攻下“三个一”,即一座高炉、一台烧结机、一座焦炉和必需的水、电、运输项目;第二步,完成第二套“三个一”建设,实现第二座高炉出铁;第三步,完成全部扫尾工程。为此,宋星路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打响“四大战役”:工程设计和“三通一平一住”大会战、土建大会战、安装大会战、“抢焦夺铁”大会战。在具体实施上,几大战役互有交叉,整个工程按不同的专业范围,有8个工业局、10多个设计单位和20多个施工单位,2万多人参与。

图片

1970 年8 月12 日,九四二四工程指挥部庆祝出焦出铁场景

这么大的工程,要统筹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系统推进好各项目的有序组织,宋星路展现出高超的指挥才能和人格魅力。全体参战人员戮力同心,工程创造出当时轰动全国的一个个奇迹:全国同类型高炉基础浇捣新纪录;全国同类型焦炉砌筑新纪录;国内自行设计的第一个整体制造、整体运输、整体吊装的高炉炉体安装成功;冶金史上大型炼铁基地“一年出焦、一年出铁”的奇迹……

梅山工程的创业者们不仅践行了“中国人民有志气”,而且用卓越的成绩,让国内主流媒体发出“工人阶级创奇迹”的由衷赞叹,上海工业系统掀起了学习“九四二四”的热潮!

图片

   砥柱中流抓生产   

梅山工程投产初期,“左”的干扰对生产的影响很大。在宋星路等指挥部班子成员的力主下,指挥部把工作重点转向抓稳定生产和加强企业管理工作,并逐步建立了“岗位责任制、考勤制度、技术操作规程、质量检验制、设备管理和维修制、安全生产制、经济核算制”七项制度,以及“产量指标、品种指标、质量指标、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劳动生产率指标、成本指标、利润指标”七项指标,企业管理逐步走上正规,生产运行逐步走向正常。

图片

1971年5月18日,九四二四一期主体工程建成投产

1971年8月31日,九四二四厂工程指挥部和梅山铁矿合并。在宋星路等的全力争取下,梅山铁矿的发展获得了国家和上海市的重点扶持,完成了采矿一期建设;为提升矿粉品位、解决含硫量高的问题,1975年梅山选矿项目获批建设。从选矿厂破土动工到安装调试的后期,宋星路几乎日夜泡在施工现场,特别是在1979年最后的决战关头,他索性把行李卷背到矿上,跟班作业,一蹲就是3个月,直到国庆节前试产出第一批精矿!

梅山是国内钢厂中较早使用澳矿的企业之一。那个年代,“文化大革命”的狂潮中人人自危。在进口矿石生产高质量钢铁的问题上,宋星路全然不顾个人安危,在1974年顶着巨大压力,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决定进口澳矿。“澳矿含铁量超60%,比国内矿高20%,价格却低一半,我们为什么不用呢?如果这也叫卖国,那这个罪名我一个人扛!”面对掌权者们的斥责,宋星路坚定的话语掷地有声!因为进口澳矿时间早,技术交流频繁,1986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华时专程造访梅山。

在驱散了建厂初期“文化大革命”阴霾后,宋星路等领导班子成员引导员工开展算账对标活动,逐步完善经济责任制,深入开展增产节约活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1977年10月实现月度盈利;1978年生铁产量首次突破年110万吨水平,首次实现年度盈利。此后生产势头发展迅猛,经营利润逐年大幅攀升。

图片

   “创”出一片新天地   

炼铁炉前,宋星路爬高下低,钻进钻出,研究提高风温、降低焦比的新技术,带领技术人员一起创造了喷煤粉的新工艺,使焦炭消耗大幅下降。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约燃料费用2万多元。

烧结机前,他无数次地研究实践烧结熔剂项目的改造。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摸索实验,项目成功投产,每年可节约焦炭4万吨,增产生铁3万吨。

图片

▲宋星路在新投产的一号高炉前留影

高炉中修现场,他蹲在炉前指挥,年近六旬却常常爬上五六十米高的炉顶,帮助工人打下手;听说有事故隐患,急需氧气,他二话不说,扛起百把斤重的氧气瓶就往险情即发的“前线”冲。

在谁也没在意的江边渣场,他注意到那一群群捡垃圾者,发现炼铁厂每天有大量铁渣溢出,提出一项回收铁渣、生产水泥的建议,每年为国家创造出上百万元的财富……

尽管宋星路离开梅钢已经很多年,但他在梅钢艰苦创业、奋发创新的故事却流传至今。

这位壮硕魁梧的胶东大汉,20多年行政十级的司局级干部,抗战时期的老县长,20世纪50年代在青岛市委任分管工业的书记时下基层骑的一辆号称“老坦克”的自行车,一直从山东骑到上海,从上海骑到南京,从南京骑到梅山厂区、矿区的每一个角落,风霜雨露十余载,梅山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知碾下了多少不泯的轮辙……从此,骑自行车下厂矿、上炉台,在梅山领导层中蔚然成风。

在艰苦创业的年代,上级领导来梅山检查工作,都是指挥部工资稍高一点的几位领导自掏腰包凑份子,久而久之,“大老宋的钞票,谁谁谁的粮票”成为了约定俗成的常规、流传梅山的俚语。下厂矿时大馒头抹豆腐乳,连续加班想犒劳一下自己时,就来上两块烧饼夹猪头肉,这就是总指挥的“高级享受”!

冬天,一件灰不溜秋的再生棉大棉袄,白天是工作服,夜班当被子,出差时火车硬席上一坐一歪打个盹,又当褥子又当被子;夏天,一把大大的芭蕉扇斜背后一插,扇凉,拍蚊子,见了人打招呼、开玩笑都是用它。

创业的艰苦,如今已难以想象,连最早栖身的草棚,都是宋星路和同事们自己动手一座座搭建的,草垫子往地上一铺就是床,和工人们在同一张地铺上一滚就是两年。两年后的1971年,在指挥部的领导班子中,宋星路第一个举家搬离大上海、来梅山扎根落户。妻子是他的战友,也是一名“老革命”,然而一家三代六口人,在连卫生间都没有的两间“合用户”房子里一住就是十多年,3个子女结婚成家都是在这里完成的!期间,梅山的成套房盖了几拨,每次分房时宋星路都是大手一挥:“老工人、老干部、老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优先,指挥部领导除外!”

艰苦创业,奋发创新,这不仅是梅钢的创业者们在南京西南郊这片叫做梅山的热土上播撒的希望火种,更是以宋星路为代表的一代代梅钢人的精神写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