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方山,秦始皇登顶挥鞭断龙脉,为啥蒋介石还想安葬在这里?

 海曲上人 2023-03-30 发布于山东
文章图片1

乘坐地铁一号线,从天印大道站南出口出来,顺着天印大道向南张望,在路的尽头,仿佛一枚大印从天而降,那便是方山了。

因为远看像一枚从天而降的大印,所以方山又被形象地称为天印山。

方山,不巍峨,亦不壮观。在多数外人看来,大致是平庸的。

但令人费解的是,方山却总能以另一种形式,在当地人和踏足至此的游客的心中,构建出一幕幕特殊奇观。

以至于,每一个节假日,包括周末,只要天气还不算坏,方山从山顶到山脚,都汇满了人海,可谓是难得的旅游圣地。

于是,带着好奇,我踏上了这座沉睡千年的死火山。

爬山的那天,南京的天气回暖,久违的阳光把方山勾勒的更明显,植被焕然一新,像是洗了个阳光浴。

再普通的山川,在人类面前也能映照出极大的厚重感。

方山虽然不高,却造型奇特,正如我开头所说,山的外形方方正正,远观就像一枚从天而降的印章,可谓独特。

这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坐落在纵横交错的城市中,各种高楼大厦都显得相当落寞逊色。

除了造型的独特,最为南京人引以为傲的,便是秦始皇在此挥鞭切断南京龙脉的传说。自此,沿着长江、以南京为“龙眼”的中国南部龙脉,成了残脉。

可以说,小小不起眼的方山,却因“风水”关系,与南京城两千多年的历史紧密相关。

最早与之有关的“风水”故事,并不是秦始皇,而是楚威王。

春秋时期,南京城,先属于吴国,后属于越国,最后楚灭越,于是南京又成了楚国的地盘。楚威王来此视察,忽被方山发出的一道白光刺得闭上眼睛。威王大惊,问是什么。随行的一位风水大师说,这是王气,可以埋金镇之。

于是楚威王令人在方山脚下埋下黄金。南京自此有了“金陵”之称。

金,是黄金;陵,就是陵墓了。古书《太平寰宇记》对此曾有记载:“昔楚威王见此有王气,因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

也因此,才有了“先有方山,后有南京”之说。

然而,强大的楚国,终不敌更强大的秦国,南京,也归属秦国。论说,南京距秦国的都城咸阳,远隔数千里,即便秦始皇出巡,也很难走这么远。但偏偏徐福的一句话,令秦始皇有了出巡南京的动力。

徐福对秦始皇说:金陵有山四角方正,犹如印章,具天子气。

这让热衷术法的秦始皇很不舒服,决定以自己真龙天子之身,亲自到金陵镇压这里的“天子气”。

据《史记 ·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直奔金陵。

来到南京后,秦始皇亲自登上方山之顶,将之踏在脚下,狠命鞭打方山;然后指挥众属挖断方山的“藏龙浦”,并引水灌之。此水,被命名为“秦淮河”。

金陵,本意为金子的坟墓,已经属于不好的名字了。但秦始皇犹嫌不够,将之改为“秣陵”。

这种传说,连史书中都有记载,真假难辨。不过,倒是成就了今天的胜景,秦始皇登顶方山的地方,被后世称为“祖龙顶”,今天犹有遗迹存在。

文章图片2

传说,往往是历史的影子。

从古至今,山和人仿佛一样,都无法摆脱政权迷信下的无端迫害,也正是这个有些悲剧色彩的故事,让方山成为了传说中南京第一座被人工改造过的山。

而或许正因方山有天子气,又与埋葬中山先生的钟山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近代的蒋介石竟要在这里建自己的陵寝。只可惜,结局众所周知,蒋介石败走宝岛台湾,方山也因此躲过一劫。

我曾仔细看过中国的地图板块,江苏这个地方的山川岭脉其实是稀少的,大部分地势都是平原,而方山的存在,很大程度上赋予南京了自然颜色,同时也点缀了这片平原大省。

古代帝王因为迷信,凿穿了一座山,断了一座城的经脉,本是桩坏事,但同样因为迷信,引来了秦淮河,造福了百姓,某种程度来说又是桩好事。

这种矛盾的浮现,也使我的感想变得矛盾化:

放进上面的传说中,方山是金陵的断点。

倘若放进历史长河中,方山又成了南京的起点。

接下来,我们就用一天的时间,慢慢游览这座极具传奇性的死火山。

文章图片3

南京方山游玩路线:方山北门入口 → 楼牌、大鼓、灵璧石→ 蒋介石自选墓地遗址 → 定林寺 → 天印宫花园 → 天池 → 南天门 → 石龙池、仙人棋盘 → 樱花谷 → 火山口→祖龙顶 → 白龙凹 → 忠王李秀成被捕处→ 洞玄观 → 孙权点将台 。

文章图片4

真实的方山,是一座死火山,曾有安琪马在此生活

在北门入口,有一块巨大的方石,上面详细印刻着方山地质公园和内景介绍。

这块石头不是普通的石头,是来自三峡峡谷的岩石,外表形状和方山很相似,结合特殊的纹路很有意境。

文章图片5

方山,并不是传说中的神山,而是一座死火山,历史上发生过两次火山喷发。

喷出的岩浆围绕方山涂了一层又一层,冷却凝固后形成了各种岩石,其中最有名的便是玄武岩,因此它成为了中国极具特色的地质公园。

著名地质学家程裕祺老先生,曾为玄武岩所痴迷,和好友沈永和多次来方山调研,写出了《南京方山第三纪玄武岩》,里面详细介绍了方山岩层和发展历程。

文章图片6

我抵达后才发现,方山关于远古生命遗迹的发现,竟是和马有关。

大约几百万年前的中世纪,有一种马叫安琪马,它是现代马众多祖先中的一种,就生活在方山。

文章图片7

但万物有灵,岁月无情,安琪马的宿命最终也随时间消逝,化作了一块块化石,在几百万年后被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意外发掘。

方山也经过千年的演化,从活火山变成了一座死火山。

从这角度来看南京方山,它就不再是一座丧失生命的死火山,岩层里夹裹着数不尽的化石标本已然是一种特别的生命延续。

文章图片8

楼牌的楹联,写尽方山的大气磅礴和历史沧桑

走过北门的迎客石,就是方山的楼牌了,两边的楹联大气磅礴,写尽方山的历史沧桑:

万年天印千载秦淮百世神韵;

东吴道观南宋梵宇圣境重光。

楹联中的道观,就是洞玄观了,始建于东吴赤乌二年(239年),是东吴开国皇帝孙权敕建的皇家道院,由道教开教祖师“二葛三张”中的葛玄首创,是中国道教创教圣地和发源地,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道观。后面我们会详细介绍。

梵宇,则是指定林寺了。

需要说明的是,楹联中的“南宋”,是南北朝的刘宋、南朝宋。

因此,最早的定林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了,是南朝佛教禅宗圣地,自古高僧辈出,佛源广播,梁朝时禅宗之祖达摩来中国参禅的第一道场,便设于定林寺,在佛教界有“南定林、北少林”之美誉。关于定林寺,稍后我们就会详细介绍。

文章图片9

楹联,是中国的独一无二的文化传承,只要有名胜古迹的地方,都有楹联的身影。

楹联最早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当时正值春节,孟昶让一位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下两句诗词,挂在卧室的门两边。

两句诗词是这样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也成了中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后来慢慢发展出了各种寓意的楹联,有关于节气的、有描述风景的、有抒发人文精神的……

历史上还有很多有趣的楹联小故事。

比如清朝时,纪晓岚在皇宫给乾隆当陪读老师时,两人就拼出了一对关于请假的对联。

当时,身在皇宫的纪晓岚有段时间想家想得厉害,始终闷闷不乐。

乾隆发觉后,就问纪晓岚为什么不开心,纪晓岚支支吾吾不好意思明说,乾隆就半猜半说,我看你是:“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纪晓岚立刻跪下说:“皇上说得很对。”于是便向乾隆请假回家,随口说出:“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乾隆皇帝见纪晓岚对仗工整,应答如流,不觉圣心大悦,恩准假期,让纪晓岚回乡省亲。

方山里的很多楼牌、建筑都有楹联,细细咂摸很有味道,每一处都在无形中给方山增添文化和慰籍。

文章图片10

方山大鼓和龙凤石,让世人感叹岁月的灏瀚

走过方山的楼牌,很快就到两处别致的小景观,一个是方山大鼓,造型奇特,像古代的大鼓,又像太空飞碟,很有观赏性。

文章图片11

这大鼓其实是硫酸钡形成的,诞生于早古的寒武纪时期,用手触摸这几块方山大鼓,似乎能感受到5.4亿年前的历史,给后人带来无限的穿越遐想。

来方山一定不要错过,要亲手感受一下岁月的灏瀚。

二是方山的龙凤灵璧石。

灵璧石是安徽灵璧县的特产,也是中国四大观赏石之一,其他三个分别是太湖石,英石,昆石。

是地壳活动和长达上万年的风蚀水侵所形成的纯天然的观赏石,集漏、透、瘦、皱、怪、丑、清、奇、形、响诸美于一身。

文章图片12

灵璧石的材质很好,坚硬无比,每一次敲打,都能听到清脆的声音,所以在战国时期成了一种贵族乐器,也被称作“八音石”。

乾隆皇帝第一次见到灵璧石后便惊叹不已,将其称为“天下第一石”,成为中国四大名石之首。

不止古代帝王喜爱,历来的文人大家也爱不释手,大诗人白居易一生酷爱灵璧石,经常搜集世间各种灵璧石,用来鉴赏作诗。

文章图片13

南唐后主李煜曾为了寻一块精美的灵璧石制作研台,专门派人去凿山开发。

宋代的诗人方岩专门写过一首诗去赞叹灵璧石: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秀润四时岚岗翠,宝落世间何巍巍。”

透过这些历史人物对灵璧石的赏玩执念,可以想象一块精美的灵璧石是多么珍贵难得。

而南京方山的这块灵璧石蔚为壮观,不仅巨大,而且造型奇特,让人感到尤为震惊。

文章图片14

灵璧石从正面看,像是一条腾龙;从背面看,则又显现出一只凤凰的形状,随着角度和光线的变换精美绝伦,寓意着吉祥如意。

这块龙凤合璧的灵璧石,不仅生长出世间罕见的一道奇景,也是独属方山的无价之宝。

文章图片15

蒋介石曾决定死后埋葬于此

蒋介石和南京的渊源颇深,中山陵、总统府、美龄宫、梧桐树,处处都显映着他曾经的历史身影。

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选的死后下葬之地,居然是方山。

从方山北门入口,看完方山大鼓和龙凤灵璧石,沿着主路向上步行200米左右,右手边便是蒋介石自选墓地的遗址了,如今已经变成一大片芜杂的竹林,在野蛮生长。

文章图片16

据当时国民党报刊载文,当年选墓址领路的人是方山脚下横岭的一位村民,名叫丁福智,他说:

1946年秋天,蒋介石一行携风水先生,带罗盘等物来到方山,在东北麓坡地勘察地形,选择墓地,还做了适当标志。

文章图片17

中国人讲究风水,上千年来历代重要的政治人物,无论生前政绩如何,但对死都有着一种执拗封建的空前注重。

蒋介石也不例外。或许是风水的因素,又加上与中山陵一南一北在一条直线上,方山便成为蒋介石心目中的归宿之地。

但最后的结局,众所周知,蒋介石败退台湾,死后葬在方山的愿望无法实现,自选墓地陷入荒废。

仅徒留一片竹林,屹立于风中。

(未完待续,明天继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