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器大雅 | 紫砂文房

 走路once 2023-03-30 发布于辽宁

Image

文房用具是指文人攻读的场所中供使用、鉴赏及陈设的古物、奇巧的器物。其发轫于宋代文人团体,盛行于明清,在复兴传统文化、提倡人们回归庭院的今天,再度兴起,以紫砂为材料制作的文房器具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分支。
中国文人雅士对“物”所特有的美的要求,以及生活中的美学理论,不仅树立了文房器物的品评标准,更指导了文房器物的制作、使用与鉴赏的方向。古代美学笔记《看山阁闲笔》,详细描绘了生活中每一处有情趣的细节,在文房器物上也多有着墨。

Image

文房一切玩好之物既须古制,而对月赏花之茗碗酒樽,虽时器亦必选择精工仿古者,其人可为韵矣。
——《看山阁闲笔》
紫砂素而性淳,光华蕴藏,所呈现出的无言大美,反映了中国文人心灵深处对美十分独特的认识,也是生命本质的一种微妙体验,甚合书斋雅氛。
为配合笔墨纸砚之用,以紫砂抟水注、水盂、笔洗、笔架、笔筒、臂搁、调器、文具盒等,大不盈尺,小不足寸,兼有实用之功、优美之态、闲适之情、韵律之韵、把玩之便。
佛家有云:人在世间,常被“污染”,也可“净染”。
架上的一具香插,添的是逸香;手边的一只笔架,添的是逸兴;随意穿插些挂盘、水洗,添的是逸趣;若在窗外种得几株瘦竹就更妙了,添的是逸影。

Image

“凡紫砂必指茶壶”、“杂件的收藏投资价值不及茶壶”不过是积习成俗的主流派观点,文房杂件存在巨大的投资潜力和价值空间,紫砂文玩的盛行和受大众追捧,是件好事,说明人们崇尚文化,欲静气修心,文事盛行,自然文玩也就应运而生,根硕枝繁,才会叶茂果丰。
值得喜人的是,今天很多年轻人痴迷紫砂文玩,并非全为赶时髦,还真在颐养性情上下功夫,或者说,玩了紫砂文玩之后,涵泳出了几分斯文和雅气,提升了审美格调,于社会良好风气的养蓄,也是大有裨益的。

Image

本人认识的一位年轻人,翩翩有礼,谈吐不俗,酷爱紫砂文玩,一登其书斋,几张高低不等的案几上,概有紫砂笔筒、香插、水洗,连菖蒲盆亦是紫砂抟制,书斋中间置一匾,上云“且停停”(想来与李笠翁之“且停亭”颇有缘故),铺张合式,极为用心,对之果如在松间林下。他说,每每头昏脑涨之际,近乎本能的把手伸向那些珍玩,洒脱平和的气韵即刻扑面而来。
喧嚣迅捷的现代社会时时需要获得审美的蕴藉,书斋雅玩对此功效独具。

Image

当然,整个民族的生命力不能偏安一隅,还需在更宽广的天地中展开,中国文化讲究埋头拉车,也讲究抬头望路和积蓄力量,只好请当代的艺人们继续努力,使我们在不断前进的同时,内心获得一种永恒的宁静。

[ 完 ]

您看此文用

 Image Image·Image Image

秒,欢迎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