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季养生,必养阳气!每天做好4件事,补足阳气,一年少生病!

 风行啊者也 2023-03-30 发布于吉林

我们都知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养生要顺应四季的规律。

但你知道吗,在中医看来,一天24小时也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如果能顺应好一天的“四季”变化,养生也就能够事半功倍。

文章图片1

那么,一天的“四季”是怎么划分的?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又该如何去养生呢?

01

你的阳气充足吗?

《黄帝内经》记载:阳气者,若天与日。地球上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太阳,我们人体的生命和健康,也依赖于阳气。

文章图片2

春季正是阳气生发的时节,怎么知道自己的阳气足不足?你可以伸出手来看看。

李主任介绍,中医认为手指甲上的月牙,和人的气血和阳气有关。正常人应该至少有3个月牙。

月牙多、有光泽,说明这个人的气血充盈、阳气旺盛。比如下图右边的77岁孟阿姨,不仅十根手指都有月牙,而且手指饱满、皮肤红润而温暖,阳气就很足。

文章图片3

如果月牙特别小,甚至1个月牙都没有,说明身体状况在衰退。

文章图片4

02

一天做好四件事

养足阳气

随着年纪的增长,阳气渐渐衰弱,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如果我们能做好养生保健,就能减缓衰弱的过程,给一整年的健康打好基础。

一天24小时也可以划分为“四季”,我们要遵循阴阳变化的规律,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1、早点起床,迎接新的一天

凌晨3点到早上8点,相当于一天中的“春季”。

春季百花盛开,万物苏复,因此,养阳气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早早起床,把身体唤醒,迎接新的一天。建议起床时间不要晚于早晨8点。

李主任说,阳气在体内主要由肾来封藏,如果老是睡懒觉,或者作息不规律,阳气藏不住,就容易往上窜,造成上半身烘热、上火,下半身又怕冷,这样一种上热下寒的局面。

文章图片5

2、睡个午觉,再喝一杯扶阳饮

早上9点到下午2点,相当于一天中的“夏季”。

午饭后睡半个小时午觉,让身体小憩一下,恢复活力。

午睡起来,不妨再喝一杯李主任带来的扶阳饮,桂枝、生姜、山楂、炒麦芽、生白术,各取少量泡水喝。

文章图片6

这个方子来自中医扶阳医学的理论,不仅用到桂枝温阳通络,生姜散风寒,还用到了健脾胃的山楂、麦芽和生白术。这是因为,脾胃位于人体的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如果脾胃之气不通,阳气也无法顺利地向下潜藏到肾,也是容易虚浮在上,引起上火。

温馨提示:用药请遵医嘱。

3、按摩三个“生阳穴”

下午3点到晚上8点,相当于一天中的“秋季”。

随着太阳渐渐落山,人的阳气也是在慢慢收敛的。推荐你按摩三个穴位,有助于补充阳气、固护元阳。

①关元穴:位于肚脐下三寸,大约是四指并拢的宽度

②命门穴:位于后腰部,与肚脐相对的位置。

③神阙穴:就是肚脐。

文章图片7

搓一搓关元穴和命门穴,再把手掌叠放在肚脐上捂一捂,会感到身体微微发热,很舒服。

4、巧用生姜,助你睡个好觉

晚上9点到凌晨2点,相当于一天中的“冬季”。

冬季是阳气封藏的季节,我们也要像冬眠的动物们那样,早早上床睡觉,最迟不要晚于11点,否则是对身体阳气的消耗。

年轻人往往因为工作或者学习的原因比较忙碌,李主任建议,至少要保证基本的睡眠,合理地去分配时间。哪怕早一点睡、早一点起床,也比熬夜再睡懒觉要好。

文章图片8

而很多中老年朋友则有睡眠不好的问题,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或者夜里睡不踏实,早上醒来后仍然不解乏,觉得浑身没劲。这其实也是阳气不足的一种表现。

李主任分享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只需要一块生姜,就能打通阳气运行的通道,帮助入睡。

睡前先用热水泡泡脚,然后找一块新鲜的姜,洗干净,切成直径3厘米左右的厚片,用胶布贴在脚心的涌泉穴上,早上起床后揭下来扔掉。

文章图片9

李主任说,人在睡觉的时候,阳气要往里收,心神才能安稳。而生姜正好可以帮助我们起到这样一个作用。一般3-7天左右就会起效,睡眠问题比较严重的朋友,可能还需要更久一点的时间,慢慢来,不要着急。

温馨提示:皮肤敏感,容易过敏、破溃、起泡的人群慎用。

李主任强调,今天介绍的养生法,仅适用于手脚冰凉、怕冷、阳虚的人,本身阳气就旺、容易上火的人就不适合了。

趁着自己的身体还健康的时候,给自己多存一点阳气,健康的日子才能过得更久一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