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鱼到家的处理方法

 小草收藏 2023-03-30 发布于甘肃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鱼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做好转水消杀工作,既是对新鱼的状态做好调整,也是对原池的鱼安全负责。

1
调整温度、适应水质
1、应该将新鱼连同包装袋一起放入隔离水池中;新鱼在包装的时候鱼场通常会使用2层或3层的塑料袋包装,并充入纯氧。
锦鲤到家以后,不要急于将新鱼拆包放入鱼缸中,应拆掉1层或2层的塑料袋,只保留最后一层塑料袋,并使其漂浮在隔离水池中40分钟至1个小时。在此期间,如发现袋内缺氧,应重新加入氧气,并每隔10分钟,转动一次袋子。
2、打开袋子,灌入原包装水体总量1/3的含有0.3%盐度的池水,打氧或吹入空气后,扎紧袋口,继续浸泡袋子10分钟;
放鱼前,池水中要加入0.3%的盐。锦鲤能承受盐份最高为1%的水,如果突然浓度太高,将造成鱼体严重的脱水现象。
所以盐度的增加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一般先投入0.3%的盐,12小时后,再增加到0.5%,24小时后,最终增加到0.7%。
通过提高水体盐度的手段,可以有效的缓解鱼儿排泄体内毒素的压力,同时能够使水体内的有害细菌迅速脱水死亡,有效降低有害细菌的总数量。
2
鱼体消毒,投放药物
1、 待包装袋内外水温度无温差时,将鱼捞出,放入高锰酸钾水中进行两三分钟的消毒处理,直接将鱼放入隔离水池,同时弃去原有袋中的水和塑料包装袋。
即使外表看起来十分健康的鱼儿也或多或少有一些病原体。常用消毒药液高锰酸钾溶液,对鱼体进行药浴,一般药浴时间为两三分钟。
通过此消毒手段,可以有效的杀灭鱼体表面和腮部携带的细菌,控制病原菌进入隔离水池。如果在此期间发现部分部位出现明显的受伤情况,应进行特殊处理,如涂抹药物,注射抗生素等。
2、 观察半小时,在此过程中,有些新鱼会因不适应现有的池水环境而出现跳跃的情况,一般在30-60分钟后,跳跃的现象会停止下来,并平稳的游动。
3、 在鱼稳定后,同时可在池水中加入下列药品,提高鱼的适应能力,防止细菌性疾病的发生,此时,如过滤系统中有活性炭应取出,有紫外线杀菌灯应关闭。
抗生素,可选择水溶性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等)全池均匀泼洒,剂量按照说明书的介绍使用。
全池均匀泼洒水溶性维生素C,连续投放3天,剂量按照说明书的介绍使用。维生素C在锦鲤体内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如生长、发育、繁殖、创伤修复、应激反应等。对维持鱼儿的正常生长和增强其对应激和病原体的抵抗力十分重要。
尤其在提高锦鲤对环境应激和病原体抵抗力方面的有效性已广为认知,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是对抗应激反应的重要药物。
3
时时增氧,杀虫灭菌

1、全池打气增氧,持续至少7天,如有条件,可以使用氧气瓶向水中输入纯氧。

2、转水72小时后,观察新鱼的游动情况,如背鳍已经基本打开,可进行杀虫处理。在没有显微镜进行仔细观察的情况下,可使用光谱的杀虫药品进行杀虫操作,建议使用敌白虫等杀虫药物,剂量按照说明书使用。

3、杀虫12—24小时后,使用水溶性抗生素(例如青霉素、红霉素等)全池泼洒,预防虫体脱落后细小伤口的二次感染。建议保持药物浓度3天。

4
隔离饲养,投放饲料

新鱼身体会携带一些病菌,因其对病原体有抗体,所以不会发病,即使我们进行了锦鲤体表的消毒处理,但是新购入锦鲤体内携带的病菌会让原池中已在饲养的锦鲤因不具备这种抗体导致容易发病。

因此购入新鱼时,不管新买来的锦鲤是否有病,都应隔离饲养10天以上,确保没有疾病时,才能与原来的锦鲤混养在一起。最佳的隔离饲养期为30天。在此期间,当发生鱼病时,应立即对症治疗。

同时新鱼需要停食3天,3天之后逐步投喂鱼粮。此时投喂的饲料要选择高品质,易消化的饲料,同时采用少食多餐的原则,逐步加大投喂量,投喂5天后,再达到标准喂食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