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一个家庭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亲子关系如何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着家庭生活的和谐幸福。有一位母亲说,“我女儿小的时候特别愿意和我聊天,不管有什么事都会第一时间告诉我。可是,现在她长大了,我们之间好像隔着一道墙一样,为什么她就不愿意和我说话了呢?”或许有这种感觉的父母不在少数,许多细心的父母也发现了,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为了与父母保持距离,会在自己与父母之间筑起一道墙。那么如何打破这道墙,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四个办法来尝试: 一是读懂孩子未说出口的需要; 二是消除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 三是多陪伴孩子; 四是给孩子设定并令其遵守适当的规矩。 如何读懂孩子未说出口的需要呢?当孩子是小婴儿的时候,会以哭闹来表达需要。当孩子长成青少年以后,需要的不再是让父母给换尿布或者给一个安抚的奶瓶,他们需要的是安全感,是父母的接受与关怀,以及理解和支持。他们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有什么需要就大声地表达出来,而是会默默传递信息,希望父母能够感知到他们的需要。 如果有些孩子总是回避家里人,表现得很茫然、沉默寡言,或是经常闪烁其词,谈话时不敢直视父母的眼睛,或者看见父母迎面走来就要刻意避开。那我们就要知道,那是孩子们在尝试以不同的方法,让自己从精神上去扮演一些新的角色,看看自己是否适合。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您的孩子身上,请不要回避,要主动去倾听、理解他们的感受。 如果孩子和家长提到关于“朋友”的问题,其实很有可能就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孩子是想以朋友为例子来试探家长的反应。如果家长不假思索地大发脾气,那么他们就一定不会再继续说下去,所以家长一定要稳定好情绪,耐心的等孩子把事情的原委说清楚,不要着急下结论。 如果孩子们公然的做一些不友好的行为来吸引大人的注意,比如,不适当地对着别人大喊大叫,穿奇装异服,做挑衅的手势,梳另类的发型等等,所有这些行为都在向我们表达着同样的信息,“多关注我,我很特别,我是与众不同的”。当孩子们公然的说一些很冒失的话,比如“我讨厌学校”“我们老师就像个白痴”等等,他们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引起别人的注意,让别人知道自己很不开心。 听懂了孩子没有说出的话,那么如何找到进入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呢?请回答下面三个问题,您的孩子平时谈的最多的是什么;您的孩子业余时间都喜欢或是想要做些什么事情;您的孩子会怎样支配他们手里的金钱。当你找到以上三个问题的答案,明白孩子们喜欢做或是喜欢谈论的事情的时候,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就接受你了。然后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倾听,开城布公的交流,以及陪伴,假以时日你就会发现,孩子的一言一行随时都可能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甚至哪怕是你付出的最微小的努力,也会获得他们一个满意的回报。 如何消除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呢?有效的沟通是消除隔阂的工具和方法。坦诚沟通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爱、信任和尊重。 父母对孩子的关怀与爱,应该是始终如一的,无条件的。无论孩子们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我们的爱都应该是没有偏见的,这也是孩子对我们树立信心和责任感的唯一安全保障。抚摸是表达爱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对于小孩来说,抚摸就像他们对食物和水的需求一样,是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另外一个对孩子表达爱的基本方式,就是把爱直接说出来,如果我们经常对孩子说“我爱你”“我为你而感到自豪”“我好想你”“我最幸福的事就是有你在我身边”,会迅速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而且这些话所起到的作用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重要的多。 在人与人的交流沟通中,信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信任关系可以通过为对方保守秘密而建立起来,另外一种取得孩子信任的方式就是称赞他们。称赞与表扬可以成为成人与孩子们之间坦诚沟通的一种方式。 在和孩子坦诚沟通的时候,我们应该表现出对他们足够的尊重。表达尊重的一个最显著的方法就是倾听,所以说我们平时应该多倾听,少发牢骚。要做到有效的倾听,家长们不仅需要付出时间与耐心,并且还要暂时收起想要表达的忠告与建议。当孩子们感到灰心和失望时,其实他们需要的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理解与安慰,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可是理解他们的人却很少。或许你可能会问,那么我就一直坐着听却不说话吗?答案是肯定的,沉默是表示接纳和尊重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面对面和孩子交谈的时候要和他们保持眼神的交流,并且应该时不时的点点头,也是对他们的话很感兴趣。另一种有效倾听的方式是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去解释孩子的语言,直到孩子认为你听懂了为止。 作为父母来讲,面对孩子时,真实且真诚的对他们表达我们的爱、信任与尊重,孩子们必定也会接受,并同样坦率而真诚的回应我们,如果我们经常使用“我爱你”“我相信你”“我尊重你”这三个要素,那么孩子们也一定会愿意跟我们进行沟通和交流。 如何做到多陪伴孩子呢?陪伴孩子的方式多种多样,每个家庭的作法也各不相同。有一种比较简单的相互陪伴的方式,就是在一起共进晚餐全家人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分享每天各自发生的事情,让每一顿晚餐都变成一次难忘的经历。 如何给孩子设定并令其遵守适当的规矩呢?孩子们不仅需要关爱,同时也需要行为规范来制约,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通过制定规矩,我们给一个孩子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保障、稳定性及安全感,但是怎样才能既制定规矩,又不影响与孩子的交流呢?首先要为孩子们设定明确的期望值,并且制定的规矩必须执行到底,同时还要大方地对他们的优点表达赞赏,注意在私下纠正他们的错误,此外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持之以恒。 |
|
来自: 摆渡生活 > 《高效能家庭的七个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