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水浒传》:失独老人潘公心里的苦有谁知?

 写乎 2023-03-31 发布于四川

作者:刘樱姝

《水浒传》中,令人发指的“翠屏山碎尸案”发生后,凶犯在逃,失独老人潘公既要承受晚年失去女儿的痛苦,又要为自己之后的生计发愁。而他本人在整件事情当中无半点差池,却不得不承受命运的苦酒,不由让人扼腕叹息。

屠户潘公出身于市井。出场时是个鳏夫,就巧云一个女儿。托着女儿女婿养老,后半生不愁。前姑爷是个小吏,可以给他父女稳稳的幸福。谁知前姑爷短命,女儿青年守寡。幸亏女儿有几分姿色,在婚恋市场吃得开。一年后又嫁于刽子手杨雄。新姑爷也是公门里的人,收入、外快一样不少。小康的生活水准是有了,潘公也知足,“撇下这行(屠宰)衣饭”,随着女儿一家过活。

本来潘公也是享福的。前姑爷过世两周年,女儿还记挂着给亡夫做法事,说明二人有情有义,潘公这个老丈人当时肯定过得舒坦。女儿嫁给杨雄后,杨雄无父母,又是外乡人,潘公把女婿当儿子疼,陶醉于自己的儿女双全。老头子一听说女婿被流氓刁难,就带了五七个人来解围。当得知有人帮助女婿解围后,马上对恩人表示感谢。看得出来,潘公和女婿处得不错,一家人和和美美过日子。在石秀闯入他们生活之前,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潘公胸无城府,还是个热心肠。他见石秀是个卖柴的,这种营生辛苦又艰难,就想帮他。得知石秀也是屠户子弟,潘公提出开屠宰作坊的建议。杨雄只管认下石秀这个兄弟,可是兄弟的工作生活等问题,他都没思考过,亏有潘公考虑周全。他提供了屠宰作坊的营业场所,还把当初用得顺手的伙计重新招回,花钱装修了店铺,给石秀安排了管账的差事。潘公对石秀十分信任,对石秀没考察过就委以钱财重任,真把女婿的干兄弟当自己的亲人待。

生意顺风顺水,石秀搭车赚钱。有钱后,赶紧鸟枪换炮,给自己置办了新衣裳,人靠衣装马靠鞍,免得被人瞧不起。日子本来走向正轨,你好我好大家好。可是石秀偏不!他出身卑微,过度敏感,过分自尊,起于青萍之末的风都被他端详个七八分。

石秀去外县进货,三天后回来发现店铺关了,立刻翻起小心眼儿,就认为是潘巧云给他背后穿小鞋,于是闹辞职。潘公大度,不与石秀计较,还好言语打消了他的顾虑:“休说恁地好买卖,便不开店时,也养叔叔在家。”好一个潘公,宁愿养着石秀在家吃干饭,亲爹对儿子也不一定会如此。“叔叔今后并不要疑心,只顾随分且过。”潘公用情感留石秀,哪想到给自己的生活埋下了炸弹。

二十八岁的单身狗石秀盯上了潘公的女儿巧云。他之前没有饱暖过,还到不了 “思淫欲”的地步。现在不同了,生活稳定、收入稳定,其他心思就被搅和起来。施蛰存先生在《石秀》一文中已经对此分析得透彻入骨。

女婿杨雄一个月三十天里三分之二时间在单位值夜班。妻子潘巧云独守空房,和尚来填补。和尚来做法事的那天晚上就出现端倪,可是潘老儿精神不济,熬不了夜,把料理家事撇给了他信任的石秀,啥也不知道。石秀从那天起就盯紧了潘巧云,本来就先入为主觉得漂亮女人行不良,现在正是收集证据的时候。

潘公对女儿的奸情真不知情。他心思单纯,想不到那方面去。裴如海是他干儿子,知根知底。况且裴如海是出家人,谁吃饱了撑的臆度出家人?他和女儿去报恩寺还愿那天,裴如海有意布置下“有力气的好酒”,就是为放倒老头子,创造机会。果然“潘公吃央不过,多吃了两杯,当不住醉了。”潘巧云和裴如海的奸情水到渠成。如果潘公没醉倒,事情定然是另一番情形。

石秀窥破了潘巧云的奸情,挑唆杨雄杀妻。说是为兄弟声誉和性命着想,其实为给自己证清白。石秀策划这一切时,丝毫不曾想过对他有恩的潘公!石秀的生计来自潘公的屠宰作坊,可在石秀眼里,自己的尊严第一,其次是与杨雄的“兄弟情”。

潘巧云死于刽子手亲夫之手,还被碎尸,死相太惨!屠夫潘公干了一辈子屠宰业,想想那些肉案上的作品,如今换成了自家女儿,这得有多大的心理阴影?

小说里潘公的结局仅十六个字:“潘公自去买棺木,将尸首殡葬,不在话下。”一个“自”字,不胜悲怆!一幅失独老人的晚景淋漓呈现。潘公甚至没有机会像失独老太阎婆那样抓住凶犯到衙门前喊一场,闹一出。杀害女儿的凶犯们早就逃之夭夭,还把女儿的首饰衣物带走当盘缠。多年后,杀人犯杨雄、石秀通过招安洗白了身份,行凶者没有受到法律制裁。小百姓潘公如果还活着,可能也是过着醉死的生活。他怎么忍心看到这一幕?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