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平天国最后的挣扎:君臣离心,四面包围,奋战三年奈何大势已去

 历来现实 2023-03-31 发布于北京

1860年5月,随着太平天国陈玉成、李秀成两部的崛起,太平军连破苏南常州、宜兴、无锡、江阴、苏州、昆山、太仓、青浦、松江等地,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发展高峰期。

这时的太平天国领地,涵盖安徽、浙江、江苏三省部分地区,虽然地盘不算太大,但是,已经将清朝的财赋重地苏南地区牢牢攥在了手心。

苏南地区在当时堪称经济要地,正所谓“苏湖熟,天下足”,仅仅是漕粮一项,这一地区就占了全国的一半,占领苏南不但能够迅速扩充自身实力,还使得清政府本就捉襟见肘的财政,更加雪上加霜。

再加上此时的英法联军正在天津与清政府交战,无力他顾,太平天国原本摇摇欲坠的火苗,仿佛再次浮现出了一些生机。

眼下,李秀成将自己的目光盯上了上海,此时的上海尚不是多年后那个国际大都市,现在的它只是江苏松江府所下辖的一个小县城。

上海县是目前苏南地区太平军唯一没有拿下的县城,也是当时中国的重要口岸,只要占领这里,太平军便能够获得出海口,可以从列强手里买来海量的新式火器,到那个时候,或许距离改朝换代,就真的不远了。

对于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李秀成信心满满,毕竟苏州、常州这样的大城他都轻易拿下,一个小小的县城又何足挂齿呢?

然而,此时的他尚且没有意料到,即将到来的这场战争,将彻底葬送太平天国的一切希望。

失败的上海之战

上海开埠成为通商港口,是因为《南京条约》的签订,在这项条约里,同时还规定,列强有权力在中国建立租界,当时的上海虽然小,却有着一个相当规模的英国租界在此,而这为这场战争,埋下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伏笔。

当得知李秀成大军即将攻击上海,时任苏松太道的吴煦十分焦虑,吴煦本人并非什么忠臣良吏,但他在上海是有着切实利益的,那便是和洋人勾结,走私鸦片。

只要太平军占领了这里,吴煦的生意就算是彻底地黄了。

为此,一向吝啬的吴煦居然大方出资,从租界中雇佣了200余名洋人,组建“洋枪队”用以自保,洋枪队实际人数高达2000人,除了200名洋人以外,另外还招募了1800人规模的中国人,统一装备有洋枪,在洋军官的带领下,抵抗太平天国。

1860年7月,李秀成派兵攻打上海,双方在最初的几番交手中各有胜负,洋枪队虽然组建仓促,但是实力不弱,几番交战,太平军并没有占到便宜。

后来,李秀成索性押上了自己全部的精锐,终于在青浦取得一场大捷,一战打死洋枪队七百多人,缴获洋枪二千余条,各式铁炮百余门,大获全胜。

后来洋枪队再度联合上海县城内的清军一起进行反击,又遭到了李秀成的压制,再战歼灭对方百余人。

和动辄数万的太平军相比,洋枪队人数本来就少,吃了这么两场败仗,基本上已经可以宣布战败了。

然而,就在上海近在咫尺之际,李秀成居然产生了轻敌的心理,在最后攻城一战,李秀成居然断定上海守军已经弹尽粮绝,只安排了3000人的部队进攻。

事实证明,3000人的部队是远远不够的,洋枪队虽然人少,但是枪和子弹绝对不少,这支部队刚刚接近上海,迎面便是密集如雨般的火力落下。

最终,这支攻城部队惨败撤退,狼狈不堪。

如果只是进攻不利,这倒也无妨,叫上更多人再来一次就行。然而,太平军的失败极大地刺激了此时黄浦江上盘旋的英国舰队,这支舰队本来对太平军的造反是持观望态度,换句话说,就是谁赢他们就会帮谁,以此来为自己牟取最大的利益。

可眼下,太平军攻城不利,不明就里的英国海军立刻将此事误判为太平军即将衰败,或许是为了日后再和清政府谈判时多一分筹码,这支舰队立刻决定,向太平军开火。

随后,英国海军万炮齐发,一番轰炸下来,连李秀成本人都险些炸死,就这样,太平军从局部战败,迅速演变成了整体溃败,李秀成的东征,就此彻底终结。

安庆包围,太平天国覆灭的起点

在李秀成发动东征的几乎同一时间,清政府也派遣了曾国藩的湘军对太平军西线进行进攻。

曾国藩采取了稳扎稳打的方式,先后拿下了潜山、清溪、枞阳等地,将安庆围得水泄不通。

安庆是太平天国的重镇,看到形势危殆如此,陈玉成、李秀成顾不上其它,立刻带兵挺进武昌,准备“围魏救赵”,逼迫曾国藩撤军。

然而,曾国藩对这一招并不买账,仍然带着大军死磕安庆。随着后来左宗棠的“楚军”加入战场,太平军的处境瞬间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左宗棠作战异常骁勇,来到战场的前十天,他便和太平军精锐打了四战,一负三胜,迫使陈玉成被迫放弃“围魏救赵”,连忙抵达安庆战场。与此同时,他也急忙联系李秀成,想要和对方携手作战。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李秀成对于解围安庆似乎并不感冒,一连数日过去,居然连个响动都没有。

原来,在当时的太平天国内,天京上游包括安庆在内的地盘,是陈玉成的势力范围,而天京下游的苏南地区,才是李秀成的地盘。

李秀成本就对西线不感兴趣,安庆的存亡自然也不会放在心上。在这段日子里,他居然仍然在执行已经被陈玉成放弃的“围魏救赵”战术,在鄂东地区进行了好一番的攻城略地,忙完这一切,他居然又回到了浙江,开始经营地盘去了。

眼看着李秀成指望不上,陈玉成只好自己硬着头皮继续与清军周旋,此时的安庆城已经被曾国藩围了整整一年。

城内的军民早已弹尽粮绝,几乎丧失战斗力,曾国藩鸡贼的一点在于,他并没有第一时间攻城,而是拖着缓着,慢慢的分化太平军内部。

曾国藩一面围城,一面在构筑工事,做好了持久战的打算。陈玉成奈何不了湘军,最终在无奈之下,也只得筑营堆垒,和清军耗了起来。

陈玉成当时并非是没有盟友的,老天王洪秀全在得知他的困难之后,曾经拼尽全力凑了五万人,由林绍璋带队,驰援陈玉成。

只可惜,林绍璋此人军事水平太低,刚刚赶到前线一个照面,便被清军打得落花流水。与此同时,湘军乘机反攻,对陈玉成的军营发动了总攻,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陈玉成大军营地尽毁,损失惨重,是为“赤冈岭之败”。

支援能支援到如此地步的,天下罕见。

陈玉成明白,自己已经根本耗不起了,因此,在此时,他召集了自己全部的军队共计八万人,准备与湘军发起决战。

此时的安庆成内,仍然有一万人左右的“弱旅”,由于早已弹尽粮绝,这些人只能登上城头,高唱军歌来为陈玉成鼓气。

陈玉成的最后一战,就在这样的悲壮的氛围之下,打响了。

只可惜,经过一年的建设,湘军的防线早已固若金汤,哪怕陈玉成亲自督战,大军也只是拿下了第一道防线。

或许是为了杀人诛心,就在这时,湘军对连续一年没有攻击的安庆城发起了总攻,用挖地道,埋炸药的方式,炸塌了安庆城墙,当着陈玉成的面,湘军以极其残酷的手段杀死了城内全部一万名士兵。

陈玉成鼓足士气的一战,八字还没有一撇,便已军心顿失,最终在无奈之下,陈玉成只得宣布撤退,空留下无限的沮丧。

安庆沦陷以后,陈玉成势力大减,对于他的表现不力,天王洪秀全十分恼怒,下达旨意:剥夺陈玉成“英王”的头衔,但为了鼓励陈玉成的下属继续效忠作战,洪秀全与此同时又册封了陈玉成麾下的赖文光、蓝成春、陈德才等人为王。

可以说,真正让陈玉成心寒的,不是作战,而是洪秀全的态度。

洪秀全的这一番举动,使得陈玉成在军中的统御力大幅度下降,后来陈玉成曾经想要转战北上,居然遭到了其士兵的反对,认为离家过远,不愿跟随,从这时开始,陈玉成便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

李秀成的最终结局

更倒霉的是,或许是咬准了陈玉成在太平军的失势,1862年1月,清军将领多隆阿再度讨伐太平军时,既没有打实力雄厚的苏南李秀成,也没有打最具有政治意义的天京洪秀全。而是继续死磕已经垂垂衰败的陈玉成,陈玉成无奈之下,只得派人向洪秀全等人求救。

这一次,救兵没有赶来,陈玉成只能自己独自一人应对清兵。

有人建议陈玉成回天京,经过这么多事情,陈玉成已经不愿意再面对天王洪秀全了,除此之外,陈玉成也知道,如果现在回去,肯定会遭到李秀成的嘲笑与打压,权力进一步下降,虽然能活命,但也算是生不如死。

就在这时,陈玉成昔日的部将苗沛霖给陈玉成写信,希望陈玉成到寿州指挥战斗,并提出要以寿州为根据地,进军开封的想法。

在信件中,苗沛霖吹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称只要陈玉成拿下开封,那么就能占据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全部领土,到时候,别说李秀成了,就连洪秀全天王的位置,那也该让出来。

一番吹捧,听得身处困境的陈玉成如沐春风,最终,陈玉成决定,听从苗沛霖的话,北上寿州。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刚刚到寿州,便惨遭苗沛霖的出卖,将其五花大绑送与清军,就此,陈玉成这个太平天国后期最重要的支柱,倒塌了。

在消灭陈玉成之后,清军很快便将目光盯上苏南地区的李秀成,这些年来,凭借着陈玉成对清军的拖延,李秀成在浙江一带攻城略地,好不快活。

但当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的淮军、曾国荃的湘军先后开入苏南地区,李秀成便注定会重蹈陈玉成的覆辙。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李秀成曾经想要把希望寄托给列强。

毕竟太平天国前期的崛起,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依靠着列强分担压力,清廷无力他顾。再加上太平天国本身也信仰基督教,大家都是天父的子民,现在关键时刻,对方当然应该伸出援手。

然而,此时的列强哪管你太平天国的死活,李秀成的几番交涉,英国海军少将何伯的诉求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英军保持中立,太平军保证不干涉英国的贸易,人家压根不打算趟这趟浑水。

最终,在1862年10月,李鸿章指挥麾下的淮军发起了对太平军的总攻。

陈玉成死后,李秀成已是独木难支,太平军的士气甚至比陈玉成时期还要不如,战争刚开始,驻守常熟的骆国忠便直接开城投降。

最终,李鸿章大军长驱直入,接连攻克了太仓、昆山等地,兵峰直抵苏州,与此同时,湘军大军也开始对天京进行包围。

看到眼前的一幕,洪秀全大惊失色,连忙下令要求李秀成班师救援,然而,此时的李秀成自身尚且难保,又哪来余力保护洪秀全呢?

李秀成越是不来,洪秀全就越是催促,到了最后居然说出了:“若不遵诏,国法难容”这句话,君臣的关系,已经到了近乎破裂的情况。

最终洪秀全好容易集结起了二十万大军,结果就在同年李鸿章攻下江苏南部,左宗棠攻下浙江,苏州,常州先后失陷。

天京固然安然无恙,但此时天国仅存的地盘已经没了大半。

当时的李秀成曾经建议放弃城池,存人失地,但对于这一建议,洪秀全始终不准。最终,在1864年7月19日天京失守,清军屠城,太平天国就此消散在历史的尘烟之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