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伊斯兰教教义和社会观点的来源

 黄河一苇 2023-03-31 发布于河南

伊斯兰教,公元7 世纪由先知穆罕默德在阿拉伯颁布的主要世界宗教 。

阿拉伯语术语islām的字面意思是“投降”,阐明了伊斯兰教的基本宗教观念——信徒(称为穆斯林,来自islām的主动词)接受对安拉(阿拉伯语,Allāh:上帝)意志的投降。

安拉被视为唯一的上帝——世界的创造者、维持者和恢复者。人类必须服从的真主的旨意通过神圣的经文《古兰经》而为人所知,真主将其透露给他的使者穆罕默德。

文章图片1

在伊斯兰教中,穆罕默德被认为是一系列先知(包括亚当、诺亚、亚伯拉罕、摩西、所罗门和耶稣)中的最后一位,他的信息同时完善和完成了早期先知的“启示”。

穆罕默德向一小群追随者传授的宗教仍然强调毫不妥协的一神论和严格遵守某些基本的宗教习俗,通过中东到非洲、欧洲、印度次大陆、马来半岛和中国。

文章图片2

到 21 世纪初,全世界有超过 15 亿穆斯林。尽管伊斯兰教内部出现了许多宗派运动,但所有穆斯林都受到共同信仰和对单一社区的归属感的约束。

穆罕默德的遗产

从伊斯兰教诞生之初,穆罕默德就在他的追随者中灌输了一种兄弟情谊和信仰纽带,这两者都有助于在他们之间发展一种亲密关系的感觉,这种关系因他们在麦加作为新生社区的迫害经历而更加突出。

对古兰经启示的信条的强烈依恋和伊斯兰宗教实践显着的社会经济内容巩固了这种信仰纽带。公元622 年,当先知移居麦地那时,他的传教很快被接受,伊斯兰教的共同体国家出现了。

文章图片3

在这个早期阶段,伊斯兰教获得了它特有的精神气质作为一种宗教,它本身结合了生活的精神和世俗方面,不仅寻求规范个人与上帝的关系,还寻求规范社会环境中的人际关系。

因此,不仅有伊斯兰宗教机构,还有伊斯兰法律、国家和其他管理社会的机构。直到20世纪,宗教(私人)和世俗(公共)才被一些穆斯林思想家所区分,并在土耳其等某些地方正式分离。

文章图片4

伊斯兰教的这种双重宗教和社会特征,以一种方式表现为一个受真主委托的宗教团体,通过圣战将自己的价值体系带给世界, 解释了早期穆斯林的惊人成功。

在先知于公元 632 年去世后的一个世纪内,他们将地球的大部分地区——从西班牙穿越中亚到印度——置于一个新的阿拉伯穆斯林帝国的统治之下。

伊斯兰征服和帝国建设时期标志着伊斯兰作为一种宗教扩张的第一阶段。伊斯兰教在信徒社区内基本的平等主义及其对其他宗教信徒的官方歧视赢得了迅速的皈依。

文章图片5

犹太人和基督徒被赋予了特殊的地位,作为拥有经文的社区,被称为“有经的人”,因此,允许宗教自治。然而,他们被要求按人均缴税,称为人丁税,与异教徒相反,异教徒要么接受伊斯兰教,要么死去。

“有经者”的相同地位后来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扩展到琐罗亚斯德教徒和印度教徒,但许多“有经者”加入了伊斯兰教以逃避吉兹亚的残疾

伊斯兰教在 12 世纪之后开始了更为大规模的扩张,主要负责伊斯兰教在印度、中亚、土耳其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传播。

文章图片6

除了圣战和苏菲传教活动,伊斯兰教传播的另一个因素是穆斯林商人的广泛影响,他们不仅很早就将伊斯兰教引入印度东海岸和南印度,而且被证明是主要的催化剂在使人们皈依伊斯兰教方面印度尼西亚、马来亚和中国。

伊斯兰教于 14 世纪传入印度尼西亚,在该地区受到荷兰霸权之前几乎没有时间在政治上巩固自己。伊斯兰教所信奉的种族和文化种类繁多产生了重要的内部差异。

文章图片7

然而,穆斯林社会的所有阶层都受到共同信仰和对单一社区的归属感的约束。随着19世纪和20世纪西方殖民主义时期政治权力的丧失,伊斯兰共同体的概念,而不是削弱,变得更强。

伊斯兰教的信仰在 20 世纪中叶帮助了不同的穆斯林民族争取政治自由的斗争,伊斯兰教的统一促成了后来的政治团结。

文章图片8

伊斯兰教义和社会观点的来源

伊斯兰教义、法律和一般思想基于四个来源或基本原则:(1)古兰经,(2)圣训,(3)共识,(4)个人思想。

文章图片9

古兰经

古兰经(字面意思是“阅读”或“背诵”)被认为是上帝通过大天使加百列传达给穆罕默德的逐字逐句的话语或话语。它分为 114 个长度不等的章节,是伊斯兰教义的基本来源。

穆罕默德职业生涯早期在麦加启示的古兰经主要关注伦理和精神教义以及审判日。在先知职业生涯的后期,在麦地那揭示的古兰经主要关注社会立法和构建和管理社区的政治道德原则。

文章图片10

圣训被前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用来表示他们的部落法或普通法。在伊斯兰教中,它的意思是先知的榜样——即他的言行被记录在被称为圣训。圣训提供了先知言行的书面文件。

其中六本合集汇编于公元3 世纪,后来被伊斯兰教最大的团体逊尼派视为特别权威。另一个大群体,什叶派,有自己的圣训包含在四个规范集合中。

学说“共识”ʿ或“个人思想”是在公元 2 世纪(公元 8 世纪)引入的,目的是使法律理论和实践标准化,并克服个人和地区的意见分歧。虽然被认为是“学者的共识”,但实际上是一个更基本的操作因素。

文章图片11

从 3 世纪开始,共识已成为思维稳定的原则;在实践中达成共识的要点被认为是封闭的,禁止对它们进行进一步的实质性质疑。对古兰经的公认解释和圣行的实际内容(即圣训和神学)最终都取决于共识在接受社区权威的意义上。

公共舆论,意思是“努力”或“努力”,需要找到新问题的法律或理论解决方案。在伊斯兰教初期,由于公共舆论采取个人意见的形式, 有大量相互矛盾和混乱的意见。

古兰经和圣训在下面讨论。共识ʿi公共舆论的意义将在下文中在伊斯兰神学、哲学和法律的背景下进行讨论。

文章图片12

学说的古兰经:上帝

古兰经中关于上帝的教义是严格的一神论:上帝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他没有伙伴,也没有平等的人。三位一体论,即认为上帝是三个位格的基督教信仰,遭到强烈否定。穆斯林相信在真主和神之间没有中间人他纯粹通过命令“存在”而创造的创造物。

虽然他的存在被认为无处不在,但他并没有化身为任何东西。他是宇宙的唯一创造者和维持者,其中每一个生物都见证了他的统一和主权。

文章图片13

但他也是公正和仁慈的:他的正义确保了他创造的秩序,在其中没有任何东西被认为是不合适的,他的仁慈是无限的,涵盖了一切。他创造和安排宇宙被视为至高无上的仁慈之举,万物都为之歌颂他的荣耀。

古兰经中的神,被描述为威严和至高无上的,也是个人的神;他被认为比自己的颈静脉更接近一个人,而且,每当有需要或有困难的人呼唤他时,他都会回应。最重要的是,他是引导之神,为万物,尤其是人类,指明了正确的道路,即“直路”。

文章图片14

这种上帝的形象——权力、正义和怜悯的属性相互渗透——与犹太教和基督教共有的上帝概念相关,也与异教阿拉伯的概念截然不同,它提供了有效的答案。异教阿拉伯人相信一种人类无法控制的盲目和无情的命运。对于这种强大但无意识的命运,古兰经用一位强大但深谋远虑和仁慈的上帝代替了。

学说的古兰经:宇宙

为了证明上帝的统一性,古兰经经常强调宇宙的设计和秩序。自然界中没有缝隙或错位。秩序是由这样一个事实来解释的,即每一个被创造的事物都被赋予了一种确定的和定义的性质,因此它属于一种模式。

这种本性,虽然它允许每一个被创造的事物在一个整体中发挥作用,但它设定了限制,而这种万物有限的想法是两个世界中最固定的点之一。

文章图片15

古兰经的宇宙论和神学。因此,宇宙被视为自治的,因为万物都有其内在的行为规律,但不是专制的,因为行为模式是上帝赋予的,并且受到严格限制。“一切都是我们根据一个尺度创造的。”

《古兰经》重申自然界要屈从于人类

根据古兰经,上帝创造了两种表面上平行的生物,人类和精灵,一个来自粘土,另一个来自火。然而,关于精灵,《古兰经》只字未提,虽然暗示精灵被赋予理性和责任,但比人类更容易作恶。自称为人类指南的《古兰经》所关注的正是人类。

秋天的故事亚当(第一个人)在犹太教和基督教中得到提升是被接受的,但古兰经说上帝原谅了亚当的不服从行为,这在古兰经中没有被视为基督教意义上的原罪。

文章图片16

在人类创造的故事中,伊布利斯或撒旦向上帝抗议反对人类的创造,因为他们“会在地球上播下恶作剧”,在与亚当的知识竞争中失败了。因此,《古兰经》宣称人类是所有造物中最高贵的,被造物承担了其他造物拒绝接受的(责任)信任。

因此,《古兰经》重申所有自然界都屈从于人类,人类被视为上帝在地球上的副摄政王;所有的创造都不是无目的的,人类本身也不是“在运动中”创造的,而是为了服务和服从上帝的旨意而创造的。

尽管地位崇高,然而,《古兰经》将人性描述为脆弱和摇摇欲坠。鉴于宇宙万物的本性是有限的,每个生物都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和不足,而人类被视为被赋予了自由,因此容易叛逆和骄傲,并倾向于自满自足。

文章图片17

撒旦、罪和悔改

为了传达神圣统一的真理,上帝向人类派遣使者或先知,人类的本性弱点使他们在撒旦的怂恿下容易忘记甚至故意拒绝神圣统一。根据古兰经的教导,成为撒旦的存在之前身居高位,但在他奉命向亚当致敬时,因违抗上帝的行为而从神的恩典中堕落。

从那时起,他的工作就是引诱人类陷入错误和罪恶之中。因此,撒旦是人类的当代人,而撒旦自己的不服从行为被古兰经解释为骄傲之罪。撒旦的阴谋只会在末日停止。

文章图片18

从古兰经的记载来看,人类接受先知信息的记录远非完美。整个宇宙充满了上帝的迹象。人的灵魂本身被视为上帝的统一和恩典的见证。纵观历史,上帝的使者一直在呼唤人类回归上帝。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了真理。

他们中的许多人拒绝了它并成为不信者,当一个人变得如此顽固时,他的心就被上帝封印了。然而,罪人总是有可能悔改并通过真正皈依真理来救赎自己。

文章图片19

没有回头路可走,上帝永远是仁慈的,总是愿意并准备好赦免。真正的悔改具有去除所有罪恶并使人恢复到他开始生活时的无罪状态的效果。

社会服务

因为人类存在的目的是服从神圣的意志,就像其他所有生物的目的一样,上帝在人类方面的角色是指挥官的角色。自然界的其他生物自动服从上帝,而人类是唯一可以选择服从或不服从的生物。

随着对撒旦存在的根深蒂固的信仰,人类的基本角色变成了道德斗争之一,这构成了人类努力的本质。对上帝独一性的认识并不仅仅停留在智力上,而是在道德斗争方面产生后果,这主要在于使自己摆脱狭隘的思想和狭隘的心。

文章图片20

一个人必须走出自己,为他人着想而花费自己的财产。

社会服务学说,在减轻痛苦和帮助有需要的人方面,构成了伊斯兰教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没有为有需要的人提供积极的服务,向上帝祈祷和其他宗教行为被认为是不完整的。

关于这件事,古兰经对人性的批判变得非常敏锐:“人天生胆小;当邪恶降临在他身上时,他会惊慌失措,但当好事降临在他身上时,他会阻止它们到达他人。” 撒但在人耳边低声说,为别人花钱会使他变得贫穷。

文章图片21

相反,上帝应许繁荣以换取这种支出,这构成了对上帝的信任,并且比人们投资于高利贷的金钱增长得更多。囤积财富而不承认穷人的权利会受到来世最严厉的惩罚,并被宣布为这个世界社会衰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文章图片22

随着这种社会经济学说巩固了信仰的纽带,出现了一个紧密结合的想法被宣布为“彼此兄弟”的信徒社区。

穆斯林被描述为“见证人类的中间社区”、“为人类创造的最佳社区”,其功能是“劝善戒恶”。强调社区内的合作和“良策”,故意损害社区利益的人将受到惩戒。社区内部的反对者,如果不能通过说服和仲裁解决问题,就用武力打击和减少。

因为社团的使命是“劝善戒恶”,使人间“无恶不作”,圣战是合乎逻辑的结果。对于早期社区来说,这是一个基本的宗教概念。较小的圣战,或神圣的奋斗,意味着在必要时使用武装力量进行积极的斗争。

这种努力的目的不是使个人皈依伊斯兰教,而是获得对社会集体事务的政治控制,以便按照伊斯兰教的原则管理社会。当权力结构转移到穆斯林社区手中时,个人皈依作为这一过程的副产品发生。

文章图片23

事实上,根据严格的穆斯林教义,“强行”皈依是被禁止的,因为在启示之后《古兰经》的“善恶已分明”,以便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追随,并且严禁为获得世​俗的荣耀、权力和统治而发动战争。

然而,随着穆斯林帝国的建立,小圣战的教义被社区领导人修改了。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帝国及其行政的巩固,因此他们以防御性而非扩张性的意义来解释教义。这认为“决定权只属于上帝”的哈里吉特教派坚持持续不懈的圣战,但其追随者在8世纪的内战中几乎被摧毁。

除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正义和建立强烈的社区观念外,先知穆罕默德还对阿拉伯社会进行了全面改革,特别是保护其中的弱势群体——穷人、孤儿、妇女和奴隶。

文章图片24

奴隶制并未在法律上废除,但奴隶的解放在宗教上受到鼓励,作为一种功绩。奴隶被赋予合法权利,包括获得自由的权利,以换取奴隶和他的主人从他的收入中商定的金额分期付款。

一位为主人生下孩子的女奴在主人死后自动获得自由。这出于对贫穷的恐惧或羞耻感,禁止在前伊斯兰阿拉伯的某些部落中杀害女孩。

基于部落等级或种族的区别和特权在《古兰经》和先知去世前不久著名的“告别朝圣演说”中被否定。其中所有人都被宣布为“亚当的平等子孙”,在上帝眼中唯一的区别是基于虔诚和善行。

文章图片25

古老的阿拉伯部落间报复制度,因此被处决的不一定是凶手,而是一个与被杀者同等级别的人被废除了。

前伊斯兰时代的男子气概伦理理想被更人道的美德和虔诚理想所取代。

参考文献:

文章图片2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