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刀片电池还安全,埃安发布弹匣电池2.0

 一和一传媒 2023-03-31 发布于北京

新能源汽车时代,除了智能化配置以外,大家关注的安全、续航等往往都与电池密切相关,因此各大车企在电池技术上都倾注了大量心血。

关于动力电池我们经常能够听到企业在宣传时各种各样的名称,比如麒麟电池、刀片电池、大禹电池、弹匣电池等等。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家电池的安全性,各大车企也纷纷上演各种暴力手段进行测试,火烧水淹、针刺、挤压、高空坠落等手段花样百出,但是基本都停留在“冷兵器时代”,最近埃安汽车成功将电池安全测试推进到了“热兵器时代”。

在新能源汽车品牌中,埃安一直都是“搞活”高手,弹匣电池1.0时代针刺实验让大家初次见识到了埃安在电池安全方面的水准,弹匣电池2.0埃安采用了更加夸张的枪击实验,让用户更加直观的感受电池安全。电池整包枪击不起火,看似简单的结论背后其技术难度不言而喻,那么埃安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严苛枪击实验,弹匣电池2.0平稳过关

不同于针刺实验,当子弹穿透电芯时,速度可达针刺的97.5万倍,创口直径是针刺的7-8倍多电芯瞬时短路、爆裂性破坏等极端环境下电池内部结构遭到破坏在所难免,同时击穿瞬间的高温都让电池起火的可能性倍增。

弹匣电池2.0射击实验之前,厂商首先对行业主流的磷酸铁锂单体电芯和磷酸铁锂模组进行了枪击实验,即使安全性方面更为出色的磷酸铁锂电池也出现了明显热失控和燃烧现象这样的结果证明仅靠电池本身结构难以保证绝对安全,必须在电池包内进行有效干预,才能保证电池包的整体安全性。

接下来的枪击实验中,射击对象变成了弹匣电池2.0同样的条件下弹匣电池2.0整包经受住了考验,未发生起火和爆炸随后工作人员拆开电池系统外壳,显示电池包内部整体结构完整,仅有三个电芯爆裂性损坏,静置24小时后温度恢复至常温,顺利通过了枪击试验。

由内而外多重防护,让电池安全更进一步

弹匣电池2.0出色的安全性背后,是埃安多年坚持电池研发成果的集中体现,工程师在弹匣电池1.0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技术的再次升级。首先工程师从弹匣电池2.0内部着手,开发出“超稳电极界面”技术通过具有超高稳定性、超高耐热性的纳米陶瓷材料,大幅增加了电极界面韧性

同时电芯还应用了复合集流体材料,在热量聚集时快速坍缩,避免持续短路引起的热失控。另外埃安还在的电解液中加入了耐氧化阻燃剂,高温激活后,可捕获燃烧反应的自由基,断绝持续燃烧的条件。在三重技术的防护下,电芯即便发生热失控,其升温速率也能降低20%。

解决完内部问题,埃安还中国航天合作,开发了具备隔热和相变吸热双重功能的阻热相变材料。说白了就是这种材料吸热能力更强,并且还能最大化维持自身温度不出现太大变化,妥妥黑科技。配合网状纳米隔热材料,整体的隔热性能大幅度提升40%另外弹匣电池2.0采用了双层冷却系统以往的电池包往往只有顶部和底部一层冷却系统,弹匣电池2.0采用了双层冷却系统电池包冷却效率自然大幅提升。

除了以上的常规手段外,埃安还突发奇想,为弹匣电池2.0配备了电芯灭火系统。它利用低熔点合金构成了灭火腔,在非常小的高度空间上实现了灭火剂的储存、热失控电芯的自定位和定点喷淋。这个很像我们住酒店公寓时的消防喷头,烟感触发后自动灭火,等于在电池包内部安排了“消防队”

最后在电池管理系统方面,如今埃安基于大数据和AI技术开发的云端电池管理系统已经进化到了第六代出色的市场销量让埃安积累了大量的全生命周期应用数据因此一旦电池包出现自放电异常、冷却异常、电连接异常、隐性绝缘故障等故障时,系统具备快速的识别能力防患于未“燃”正是一系列由内及外、由硬件到软件的技术堆叠,让弹匣电池2.0的综合热失控管理能力提升了5倍可抵抗多个电芯同时热失控带来的冲击力即使面对枪击实验依旧从容稳定。

总结:

弹匣电池系列、超倍速电池、海绵硅负极片电池、微晶铁锂电池、夸克电驱等核心三电技术,再到去年埃安发布了行业领先的AEP3.0纯电专属平台和星灵电子电气架构,以及ICV领域投入打造了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随着技术研发成果不断涌现,埃安不仅在销量端稳居市场头部,在资本市场上同样备受青睐,2022年《福布斯》全球独角兽榜单上,埃安雄踞各维度榜单榜首未来随着各类技术的不断搭载应用,埃安势必将会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流的代表品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