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励志青年,是不能回乡的

 我的抗癌日记 2023-03-31 发布于云南

一直以来,我身边的人都喜欢用“乐观”“开朗”“自信”“勇敢”“坚强”等一系列的形容词来形容我。以至于时间长了,我也总是习惯性地保持着大家喜欢看到的'励志”形象

在整个青春成长的岁月里,我是一个按部就班的学习工具,被要求努力,便努力,被要求上进,便上进。大学毕业该找工作了,便以最快的速度找了一份看起来不错的工作,然后就认真工作

我的成长史,就是流水线上的中国当代青年统一的成长史。以为去到了广州,就会有更高的工资、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多无限的可能性。却没想到,只是和数以千万的“蚁族”一样,每天忙忙碌碌又碌碌无为地穿梭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尽管做着最普通最不起眼的工作,却从不敢松懈,不管是清晨还是深夜,都在为了生活全力以赴地奔波。虽然在人海里做着社会的边角料,却是身边人眼里“励志”青年的我以为,生活总会这样“美好”下去。

我很快会坚持到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有所有人定义的该有的生活。稳定的工作,不错的收入,以及一个和谐的小家等等。

直到有一天,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午后,这副躯体率先罢了工。

一场疾病让把我机械般运转的人生按下了暂停键,让我不得不停下脚步,盘点我当下所过的生活。

直到那时我才发现,我原来除了这一张写着残酷真想的检查报告,什么也没有。曾经引以为傲的工作,会在我请假后马上迎来接班人,我每月期盼的工资,还不够我进两趟医院,而这个我曾为呆在这里而感到满意的城市,连一个亲人也没有······

拖着“受伤的躯体”,我回到了家乡。我想,这片土地曾经养育了我,如今也一定可以治愈我。

可当我站在已经陌生的街道和巷口,我才发现,这片土地已然已经不属于我了。

路边卖菜的阿姨会把我当外地人喊价,村里的爷爷奶奶会把我当回乡度假的年轻人接待,就连儿时的玩伴,也总觉得我是随时回“回大城市”的过客。

尽管这里也是我的家乡,尽管我也曾在这里长大,但在每个人的心里,我早已经不属于这里了。

那些他们曾经夸我的美好词汇,仿佛变成了为了把我和他们区分开来的标签。只是在告诉我,这里早已经不再接纳我了。

哪怕我再三强调,因为生病了,打算换一种生活方式,回到家乡平静简单地生活。但别人关心的,还是我什么时候离开,什么时候“回去”。

我曾试图解释,这里才是我的家,我回来了就不走了,我在外面一直在漂泊,并没有一个可以称得上家的地方,谈不上什么“回去”。

但他们始终是不愿意相信。他们还是觉得,我迟早得离开,我应该回去,我不属于这里了。我是多么努力的励志青年啊,又上进又努力,怎么可能在这里呆一辈子呢······

说实话,我的内心有一种被抛弃的落寞感。我承认我曾经离开过,但为什么,离开过,就不能回去了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