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胸部腹部穴位:日月穴

 山水书阁 2023-03-31 发布于四川

 日月(GB24 )

拼音: Rì Yuè

别名: 《针灸大成》 神光、胆募

所属经络: 足少阳胆经 阳维脉

位置: 胸腹部穴位

主治: 胁肋疼痛、胀满、呕吐、吞酸、呃逆、黄疸

日月穴位位置图

日月穴位位置图

   【图解日月穴位的位置

    【日月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腹部,当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正坐或仰卧位。自乳头垂直向下摸3个肋间隙(即第7肋间隙),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日月穴的取穴方法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日月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乳头正下方的肋骨和肚子交接处"期门"之下,第七肋间隙中。

    【穴位解剖】在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七或第八肋间神经。

日月穴的解剖位置图

    点击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

   【穴名解说

    【日月穴】经穴名。出《脉经》。属足少阳胆经。胆之募穴。足太阴、少阳之会。别名:神光。

    【穴位含义】胆经气血在此位于天之人部。

    (1)日月。日,太阳穴也,阳也。月,月亮也,阴也。日月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位于天之人部。本穴物质一为辄筋穴传来的弱小寒湿水气,所处为半表半里的天之人部,即是天部之气的阴阳寒热分界之处,故名日月。

    (2)胆经之募。乃本穴的气血物质性寒收引,穴外的天部水气因而汇入穴内并循胆经而传,本穴有收募充补胆经气血的作用,故为胆经募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人部的水湿风气。

    【运行规律】循胆经下传京门穴。

    【功能作用】收募胆经气血。

   【按摩日月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胁肋痛,呕吐,吞酸,呃逆,黄疸,胃痛,腹胀,以及胆囊炎,肝脏疾患等。

    【穴位配伍】日月穴配腕骨胆俞穴治黄疸;日月穴配期门穴、阳陵泉穴治胆石症;日月穴配支沟穴、丘墟穴治疗胁胀痛;日月穴配中脘穴、内关穴治疗呕吐、纳呆; 日月穴配胆俞穴治胆虚。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寒则补之或灸,热则泻针出气。

    【艾灸方法】日月穴,艾条灸3-5分钟,日月穴,艾炷灸1-3壮。

    【针刺方法】日月穴,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不宜深刺。

    (1)针刺日月、期门等穴,可引起胆囊不同程度的收缩,又可使胆道术后置T管引流患者奥狄氏括约肌开放频繁;开放时间稍延长,关闭时间稍缩短。但对胆总管压力无明显影响。

    (2)针刺胆石症患者日月、期门等穴,可在短时间内引起胆囊显著收缩,促进胆囊排空。

    【补充说明】日月穴就是治疗胆囊炎的特效穴,除了日月穴以外,还能用阳陵穴来治疗胆囊炎,因为它是胆的下合穴。

    【按摩手法】取坐位或仰卧位,拇指螺纹面按于日月穴,其余4指放在肋骨上,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手法用力宜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和轻度温热感为度。

    【推拿手法】日月穴能够给身体提个醒,对胆脏做到不足的地方予以纠正。所以治疗胆脏最多见的胆囊炎就是日月穴的拿手好戏了。每天找到日月穴按摩五分钟左右,就可以让胆囊时刻保持健康。

(来源:中华秘方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