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情绪不稳定,暴躁易怒,频繁自残,到底是双相障碍还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晴日心理 2023-03-31 发布于广东

本文字数约:5686 字       

阅读时间:7 分钟

本文章节:

01、“双相障碍”与边缘型人格障碍有2个突出的区别

02、不宜将青少年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

03、无论诊断如何,关键是父母用这些方法帮孩子加快康复

很多青少年患者出现精神心理症状后,变得情绪不稳定、暴躁易怒、敏感冲动,有时因为在旁人看来的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甚至在家砸东西、打骂父母。

还有些患者频繁自残、自伤,身上的伤口触目惊心,父母非常担心。对于这种情况,很多精神科医生可能会把孩子诊断为“双相障碍”。

这个诊断让不少父母更加焦虑、绝望,因为网上有很多信息,甚至有的大夫也说,双相障碍属于“重性精神病”,治愈难度很大,“需终身服药”、“遗传度高达80%”等等。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明明没这么严重啊,怎么会是“重性精神病”呢?他们并不认可双相障碍的诊断,带着孩子看了更多的精神科专家,继续不断查资料,希望有的大夫能给出不一样的意见。

在这过程中,父母很可能接触到关于“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信息,并发现如果从症状来看的话,自己的孩子似乎也符合这个诊断。

有的父母可能还了解到,辩证行为疗法(DBT)能大幅度改善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症状。父母似乎看到了希望,迫切想知道孩子是不是被误诊了?会不会不是双相障碍,而是“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

有些患者和父母还会对精神科大夫提出这个疑问,但不少大夫并不熟悉“人格障碍”,对于“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更是了解甚少;还有些大夫面对患者和父母的疑问,甚至会冷嘲热讽,对患者及父母造成二次伤害。

当然,部分父母的理解可能有偏差。可能在大众的认知里,人格障碍听起来好像只是“人格有问题”,没有双相障碍这个“重性精神疾病”那么重。但在某个角度来说,实际情况正好相反,在主流精神科临床中,人格障碍的治疗比双相更加困难。

不过,如果从症状上看的话,双相障碍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确实有较多相似性,这也一直是临床中的鉴别要点。

所以,孩子到底是双相障碍,还是边缘型人格障碍呢?以下从精神医学+科学心理学的多学科诊疗模式(MDT)进行具体分析,并提供一些加快孩子康复的建议。

“双相障碍”与边缘型人格障碍有2个突出的区别

持续关注本公众号的读者们,大多对双相障碍的知识都有基本的了解,这里就不再详细叙述了。仍想了解的读者可回看这篇文章:孩子被诊断为“双相障碍”,此文有利于父母更深入了解这种疾病,免于恐惧!

以下,我们来科普一下大家可能有点陌生的“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精神科中常见人格障碍类型,主要特征是患者的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行为不稳定,伴随多种冲动行为,是一种复杂且严重的精神障碍。

下面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了解:


向上滑动阅览: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诊断标准参考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

一种表现为人际关系、自我意象和情绪等方面的不稳定,以明显的冲动性为标志的普通的行为模式,始于成年早期,出现在各种情境中,具有下述5种(或更多种)症状。

1. 疯狂地努力避免真实或想象中的被抛弃(注意:不包括标准5中的自杀或自残行为)。

2. 不稳定、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其特点是在过度理想化与过度贬低之间摇摆。

3. 认同障碍:患者存在明显而持久的、不稳定的自我意象或自我感。

4. 至少在两个存在潜在自我伤害的领域内存在冲动行为(例如花销、性、物质滥用、疯狂驾驶、暴食)(注意:不存在标准5中的自杀和自残行为)

5. 反复出现自杀行为、自杀姿态或自杀威胁,或自残行为

6. 因明显的心境反应而导致的情绪不稳定(如强烈的间隙性烦躁、易怒或者常持续数小时或不超过几天的偶尔出现的焦虑)

7. 长期的空虚感

8. 不恰当、强烈的愤怒或难于控制愤怒(如经常生气、愤怒、斗殴)

9. 短暂的、与应激相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解离症状

为什么说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症状与双相障碍有不少相似之处?主要是它有很多症状容易与双相障碍中的躁狂/轻躁狂发作混淆。

比如,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容易情绪激动,愤怒,有暴力行为,有时鲁莽、冲动、甚至是疯狂行事。如果不深入问诊,了解详细情况,乍一听,确实跟很多大夫认为的躁狂/轻躁狂发作很像。

当然,这里有个题外话,我们曾经分析过,孩子患病后暴躁易怒,有的大夫认为这是躁狂/轻躁狂发作,但我们认为这属于大量心理创伤被激活后的“激越状态”,孩子的内心是压抑、痛苦的。不过,这在临床上仍有争议。

那么,怎么初步判断孩子是否有可能是“边缘型人格障碍”呢?

上面图片列出了多条边缘型人格障碍诊断标准,表达得比较专业,有些读者可能看懵了。其实,边缘型人格障碍最典型、最核心的症状是:

患者非常、非常害怕被家人、恋人、朋友、甚至是喜爱的老师等人抛弃。一旦他们觉得自己被抛弃了,很容易出现剧烈情绪波动,甚至有极端行为。但其实,在客观上,别人往往并不是抛弃他们。

比如,患者容易对好朋友过度依赖,甚至讨好,对其掏心掏肺,甚至当朋友提出一些不妥的要求时,他们也会想办法满足。

当他们付出后,朋友给予赞美、认可,他们会非常开心、兴奋,认为自己有人关心、有人在乎。可如果朋友因一些原因显得稍微冷落、忽视了他们时,他们会非常敏感,产生强烈的负性情绪,并指责朋友要抛弃自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朋友及时作出解释和一些补偿的行为,回到患者身边,患者的情绪会大大缓解,然后又觉得朋友真好,继续对其掏心掏肺。可如果朋友真的不跟他们交往了,他们很可能会情绪崩溃,对朋友愤怒、怨恨,认定自己就是被抛弃了,然后行为失控,疯狂砸东西、自残、甚至可能尝试自杀或者产生报复心理。

当然,以上只是用朋友来举例,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对比较亲近的家人、喜欢的老师,甚至是聊得来的网友,也很有可能会有类似感觉。有时候别人只是因客观原因减少了跟患者的交流,患者也会难以自控地觉得自己被抛弃了。

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边缘型人格障碍与双相障碍、抑郁症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主要的归因模式不同。

双相障碍、抑郁症患者在抑郁发作时,他们是内归因模式,一味陷入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非常自卑。真正典型的双相障碍患者在躁狂/轻躁狂发作时,也是内归因的,把获得的成绩和进步都归功于自己,认为自己就是非同凡响。

只有他们遭受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被大量激活,情绪激动,非常愤怒(激越状态)时,他们才有可能会出现“外归因”模式。比如,很多青少年患者在家里大发脾气,对父母拳打脚踢时,他们认为自己的生病原因全都来自父母的错。可当他们的情绪平复下来时,他们往往又能意识到这不能全怪父母。

所以,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的归因模式以内归因模式为主,偶尔会出现外归因模式。

但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相反。他们符合人格障碍的3个特征:严重缺乏自我反省能力,严重缺乏同理心,行为远远超出社会的规范。

也就是说,他们主要采取的是外归因模式,遇到事情很容易将责任都归咎于外界与他人。比如,当他们感觉自己被抛弃时,他们会非常愤怒,认为这些人之前都是虚情假意,甚至还会去攻击别人。

不过,当他们情绪稳定下来后,有时也会陷入自我否定中,认为被抛弃是因为自己不值得被爱。

所以,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归因模式以外归因模式为主,偶尔有内归因模式。

父母掌握了上面两个知识点之后,可以与孩子深入交流,尽量弄清楚孩子的心理活动:

孩子是否很害怕被人抛弃?当情绪波动、暴躁易怒,甚至频繁自残时,是否因为感觉自己被抛弃了?孩子的主要归因模式是怎样的?

关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更多特点,我们在这篇文章里有更详细的分析,里面还介绍了一名出现了诸多边缘型人格障碍特征的青少年患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浏览:孩子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久治不愈,也许是“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

不宜将青少年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

如果青少年符合上面说的“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核心特征,那孩子是否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呢?

本文为【双相障碍】专栏的文章,

余下内容为付费内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