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天顺:浅析《李斯亡秦》论的由来

 家有学子 2023-03-31 发布于甘肃

公元前207年秦三世子婴降刘邦,秦亡。距今已有两千二百叁拾年了。我们的经历依然乘历史的航船前行。

讀完秦帝国发展的历史文献,认真分析秦帝国江山突然坍塌种种原因,细数秦帝国时代的文明遗产,分析李斯做为“用事大臣,总揽国政”时的所作所为,使我们对这位上蔡骄子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使研究李斯的思路更清晰了。

由于种种原因,以往我们对李斯这個人物的认知己经长久地堕入了一种误区。对待李斯遭遇鹦鹉学舌的历史谴责,是一种褊狭的历史意识。

西汉中期《盐铁论.论诽》的作者桓宽…文学曰:“…昔秦以武力吞天下,而斯、高以妖孽累其禍,废古术,隳(音恢)旧礼,专任刑法,而儒墨既丧焉。塞士之涂,壅人之口,道谀日进而上不闻其过,此秦所以失天下而殒社稷也”。然而,我们每次惊叹于地下发掘出土的历史文物,如《赵正书》,《睡虎地云梦竹简》等等,均与这些典籍史料大相径庭,南辕北辙。只要稍加历史目光与客观头脑加以分析,便能评判出其不朽文明价值,与千古一相的不朽功绩。但是,却有那么多的历史学问家及种种市井演义,不惜以怨毒的心绪咒骂横加其身。隋唐之后更是不分析,不论证,不甄别。凡涉及对李斯的评判,大都皆統统谩骂诬辱。及至目下仍有诸多学人秉承此风。

文章图片1

( 赵天顺主编 孟云飞题名)

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使这位千古一相的历史贡献不为有些国人认同?这也是笔者要弄清的是非与疑怀。

我们查阅并细讀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参观了诸多地战国出土文物竹简,清楚的认为董仲舒所著《董仲舒传》沒有将西汉六国贵族集团大复辟带来的社会大破坏予以定性,而全部归结为李斯骄诏,严刑峻法,焚书坑儒所造成了秦帝国的灭亡,这显然是历史的偏见。这种偏见并非誤解,而是蓄意为之。

有人这样总结道:李斯,成也荣华,败也荣华。对大秦帝国来说,成也李斯,败也李斯。岂不知这种说法東汉伊始早就成为官方的正式定论了。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分析研究秦帝国突然灭亡的原因,始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迷团,不能怪罪于李斯一人。

寻觅导致其速亡的直接原因以及更为复杂的社会因素,任何简单的方式都是重新陷入历史的烟雾中。孙晧暉先生説:“秦帝国突然灭亡有两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其一,突发政变所导致的中央政权突然变形;其二,战国传统所形成的巨大的社会贯性,导致整個社会迅速地全面动荡。突发政变是亡秦的直接原因。”因此,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即重新史料,更重新认知。

文章图片2

突发政变的成因是由以下多方面因素所形成的。

一,外因

1, 六国降臣集团的反秦与论,煽风点火,造谣生事,蛊惑人心,阴谋复辟反秦 。

2,刘邦,萧何的反叛行动。

3, 项羽的复仇暴行。

4 ,陈胜,吴广的造反起事。汇成了强大的反秦浪潮。

二,内因

1, 始皇出巡突然死亡。

2, 胡亥的昏庸无能。

3, 赵高大权独揽,阴險狡诈,排除异已,滥杀忠良。

4,秦国功臣突变不能聚集,不可思议。

5,关中纠纠老秦人锐减,赴不了国难,对恶性政变失去强大的威摄力。

6,扶苏,蒙氏兄弟接受自杀,秦当灭。

7,李斯权利架空,委曲求全,无能挽回局面。

8,二世推行的赋税傜役,横征暴敛,苦民久矣!

9,始皇的仁慈埋下亡秦隐患。(早年赵高犯死罪夲该问斩,始皇下昭赦免并委以重任。嬴政死后,赵高野心复仇乱秦,秦怎能不亡!)

10,加之,李斯焚书坑儒断了文人的前程。况且,历史都是胜利者的御用文人操笔,《李斯亡秦论》的由来也就不言自明了。

秦帝国突 然中断于历史的长河中,这是中国文明史的悲剧。有那一个人,那一个朝代,承受了无尽的指控,他的治国方略却依然影响着两千年后的政治格局?答:李斯辅秦王,论统一,灭六国,建帝业,行郡县,天下安,做到了。

这正是: 李斯亡秦多争论

史海泛舟沙澄金

三人市虎实可恨

以诈传讹污良臣

今朝蔡人责当尽

去伪存真慰忠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