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札记 | 消失的那座城@《江城》

 无益事 2023-03-31 发布于上海
来源豆瓣/2023.3.31

本科的时候,为了锻炼英文阅读能力,我有阅读一本英文小说,名叫river town

当时,我大概读了10%,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没有继续下去。

最近,因为“豆瓣2022年出版10周年图书”的标签,我翻开了一本名为《江城》的书。

熟悉的记忆扑面而来,我将这本七八年前未读完的书,读到了最后。

书读完了,留给我的感受,却很难形容。

《江城》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在2012年出版的图书,书的作者是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为何伟。
这部作品成书于1996-1998年的重庆涪陵,1996年夏,彼得·海斯勒以美国“和平队”志愿者身份来到中国涪陵师范学院教英文两年。
作为这座城市少见的外国人——彼得·海斯勒,他在书中记录了他的学生,他的同事以及当地人和他的故事。
我翻看书的相关资料,了解到这本书的中文版的另一个名称,或许能更好地表达我的感受——《消失中的江城》
作者在书的自序中写道“每一天,我早早动笔,晚晚收笔。记忆驱使我加速写作,因为我担心会失去涪陵生活的实时感。此外,未来也驱策着我:我想记录我对于一个即将面临巨大变化的城市印象”
在1998 年,这座城市所能看到的巨大变化,是即将竣工的三峡大坝将淹没城市的低洼区。
但在更加长远的时间跨度上,你可以看到更多及更大的变化。
五年后的2003 年,彼得·海斯勒回到涪陵的时候,书中所描绘的世界已经显得十分遥远。
二十五年后的今天,书中的描写对我来说,便显得更加陌生。

彼时的重庆涪陵,没有高速公路,没有高铁动车,这座城市与外界的唯一交通就是船舶。沿河而下、逆流而上,是当时的常态,当对于现在而言,已是很难想象的。这用了三十年,一代人的时间。

同样遗忘的,还有关于三峡大坝兴建的争论。这些东西,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不仅在江城涪陵,回首自己的家乡,很多的东西也在消失。老城周围的农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新建的商品房;沿河的浅滩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高高的河坝;河旁洗衣服的妇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打捞水草的师傅……

两元一次的理发消失了,七元一斤的猪肉消失了,三元一次的大澡堂消失了……

某年回家,熟悉的下车地点因为改造得变得有些陌生,除了感叹一句“变化好大”,竟也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

改革开放的中国,真的是用跑步的方式去追赶失去的时间,用一代人的时间感受几代人的变化。

消失改变的,不只是客观的物质,不只是生活的环境。

无论是读英文版,还是中文版的《江河》,第一章的《顺流而下》总是令我震惊。

何伟在书中引用学生的日志,谈论自己的看法。

其中很多的内容,在我看来,是会被显意识自动过滤的,因为不符合如今的舆论环境。

就像何伟在听《爱我中华》,看到少数民族代表在长城上载歌载舞的时候,他会想到:你们的中国修筑了那城墙,为了吧你们给挡在外面。

后来,何伟回到美国,发现他们在欢度感恩节,也在用传统故事说着清教徒和印第安人的美好友谊。

何伟评论道:一样的傲慢与自大。

这是一本2012年出版的书,我觉得消失的不止的是那座江城,还有宽容的舆论态度。

何伟通过身边的人了解中国,当地人也在从何伟的身上了解外边的世界。

书中,一个婚外情的朋友酒后向何伟倾诉,“在你们国家,你可以有一个女孩做朋友,但在这里总是会惹麻烦。我的妻子就是那样,她不够开放。”

朋友以为何伟能够理解他,在他看来,那是很美国化的。

但是何伟不知道如何回应。思想开放并不意味着婚外情是值得被理解的。

当时,很多人对于外国的理解,都是基于个别的案例以及自己的想象。

比如,何伟常被当地人问起“大山”,那个拜姜昆为师,讲相声的加拿大人。

在当地人的眼中,大山这样有才华的人物,必然在美国,或是在加拿大,也应该是妇孺皆知。

当何伟告诉他们,大山只是在中国的电视经常亮相,当地人显得很是失望。

小时候的我,也看大山的相声,突然也很是失望。

在《江城》中,我看到了过去,属于那个时代人的精气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