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年,吉林男博士频繁头晕,女友喝水发现异样,监控记录让人胆寒

 Richard_X 2023-04-01 发布于云南

2015年,吉林一所科研办公室的男博士察觉自己的身体突然虚弱,动不动就头晕脑胀、出汗乏力,他以为是工作繁忙而导致的劳累过度。

然而,小李的女朋友前去办公室探班,喝水时却发现了异常,为了搞清楚事情的真相,男博士在自己的位置上安装了监控,在查看监控的时候却发现了让人大跌眼镜的真相。

男博士到底在监控里发现了什么?

小李和女朋友(演员扮演)

有问题的水

2015年1月20日,在吉林一家科研所工作的化学博士小李接到了来自女朋友的电话,女朋友非常忧心地对着小李说:“你最近不是身体不舒服,我特意请假过去看你,还给你带了吃了。”

最初接到电话的时候,小李是不同意女朋友前来看望的,首先他的身体没有大问题,只是略微疲惫而已,其次他在工作,也不好意思打搅别的同事,可女朋友工作也非常忙碌,为了看望自己,她特意请假来探班,小李也就不好再阻止。

为了不打搅大家的工作,小李再三交代女朋友在中午大家下班休息的时间过来,而他则继续沉浸在了工作实验中,直到手机再次响起,他才突然想起前往看望他的女朋友。

小李

小李一拍脑袋,不好意思地从工作间出来,到外面去迎接女朋友,女朋友看到他匆匆赶来,才将抒了一口等待中的郁气,小李半喘着气跑过来,一边给女朋友道歉,一边脸都冻红了的女朋友迎进办公室中。

女朋友走进了开着暖气的工作间,坐在了小李的工位上,女朋友看着不好意思的小李问道:“你们的热水在哪里?”小李给她介绍了热水房、零食间等休闲的地方,交代她哪里可以休息。

女朋友看着脸色略显苍白的小李,顺手拿起了桌子上的杯子。

杯子是小李的,里面还有半杯没有喝完的水,女朋友正好又添加了一些滚烫的水中和温度,一面暖水,一面小小抿了一口,只是水刚喝到嘴里,她就皱起了眉头,并且将水吐掉了。

情景再现

女朋友略微奇怪地问小李说:“这水里你加了什么,感觉怎么这么不对。”小李摇了摇头说这杯水没有加什么别的东西,就是一杯水,女朋友听到小李的话后,怀疑是自己感觉错了,再次又喝了一口,这一次她肯定地说道:“这杯水绝对加东西了,它比正常的水粘稠一点。”

女朋友说水里加了东西,小李说水中没有加东西,为了证明谁说的对,两个人就玩笑性的进行了比拼,因为小李的女朋友也是从事化学专业工作的,所以他们一起对这杯水进行水汽蒸发,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被看起来清澈的水竟然真的析出了白色晶状物质。

小李

杯子里出现的物质让不断强调没有加东西的小李傻了眼,他看着不明物质,忽然想起最近身体的一系列反常出来。

杯子里的晶状物质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地出现在小李的杯子,这和小李身体的虚弱是否有关呢?

喝水

虚弱的身体

小李是正值壮年的青年人,他的身体素质一向很好,平时就连感冒都很少,可是最近的一段时间,小李却经常感觉到身体乏累,时不时就会感到非常困倦,因为小李是在科研所工作,为了更好地做实验,他大部分时间会熬夜,所以感到困倦这件事情他没有太过在意。

然而小李的反常症状并没有因为小李的不在意而消失,反而是愈长愈烈,有好几次小李在做实验的时候坐着就睡了过去,一起工作的同事看到小李这样虚弱困乏的状态,就劝他多休息,别因为工作累坏了身体。

感受到自己的状态很差,小李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他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并且开始加大自己的睡眠时间,可让他感到不妙的是,加长时间的休息并没有缓解他困倦的问题,并且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小李的状态变得更差了!

小李

小李不仅只是感觉到困倦,有时候他会忽然感觉到眩晕,严重的时候他需要坐下来缓上好一会才会恢复正常,不仅如此,严重的时候,小李感觉到天旋地转,两只手也微微颤抖。

这样的身体状况让小李意识到自己可能是生病了,于是他特意请了一天假去医院里检查身体,可得到的结果是他的脑袋没有什么问题,而他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眩晕感,很有可能是因为工作压力大导致的精神紧张。

医院检查

得到这样的结论,小李就只能放缓了自己的工作进程,平时多休息,以保持用最好的状态来工作,而他这样的身体状况让女朋友非常担心,所以女朋友才特意请假来小李工作的地方探望他。

正是这次探望才让两人发现了杯子里的不明物质,这个发现让小李和他的女朋友胆战心惊,于是谁也没有告诉,将这些物质悄悄进行了检测,当检测结果出来的时候,两个人不禁生出了一身的冷汗。

这些不明物质不是别的,是一种叫做叠氮化钠的无机化合物,它呈白色六方系晶体,无味无臭,含有剧毒!

叠氮化钠

叠氮化钠中毒一般会有头晕头疼的症状,还会出现胸闷心悸抽搐等症状,严重的时候会影响心脏功能,导致死亡。

在知道杯子里的东西是叠氮化钠后,小李身体的一系列不良反应,都得到了应有的答案,可杯子里的叠氮化钠又是怎么出现的呢?是谁将含有剧毒的叠氮化钠放进了小李的杯子里呢?

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小李和女朋友买了一个摄像头装在了经常小李经常放置杯子的地方,果然,经过了多天的观察,摄像头记录了事情发生的经过,可当小李看到摄像内容的时候却陷入了深深的不解中……

监控记录下毒

身旁的真凶

要知道小李从来没有和什么人结过仇,他想象不出来到底是谁会特意给自己的杯子里下毒,所以刚开始小李认为可能是外来的人员,不知情或者是意外将叠氮化钠放置到了自己的杯子中,于是他就开始查门卫的进出。

让小李感觉到心寒的是,从他的身体出现了异样前后,研究所根本就没有进出过陌生的人员,这说明小李杯子里的叠氮化钠极大可能是身边的人所放置的。

要知道叠氮化钠这种物质,一般人很少会接触到,并且也没有什么人会特意关注这个物质的毒性和无味的特征,这就说明下毒的人很有可能是和他一样是精通化学的,这也就和下毒者是小李身边的人相吻合。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会狠心对小李下手?又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让对方非要置小李于死地呢?

孙亿

为了尽快地搞清楚真相,小李在安置了摄像头后,特意会将杯子放置在同一位置,他想用这样的方法引地方尽快出手,果然,这个人没有忍住,还是在无人的时候对小李下了“毒手”。

在摄像头的记录里,当小李和办公室的人员都离开后,一个身穿红黑色冲锋衣的男子拿着一袋白色的粉末来到了小李的杯子前,并且将这袋白色的粉末神不知鬼不觉地投放到小李的杯子里。

让小李感到更加恐怖的是,这个红黑色冲锋衣的男子脸上带着防毒面罩,显然对这个物质会导致人体中毒非常清楚,可这还不是让小李最感到害怕的,真正让小李感到毛骨悚然的是,这个红黑色冲锋衣男子是引自己入门的“前辈”孙亿,也是同一个宿舍的舍友,还是平时对自己嘘寒问暖的朋友。

孙亿

这个发现让小李十分震惊和害怕,于是他就将自己发现收集证据交到了警方的手中,如果 不是摄像头拍下了孙亿下毒的瞬间,有人告诉小李下毒的人是孙亿,小李是死活也不会相信的。

因为证据完整,隐藏在背后的“凶手”孙亿被警方逮捕,而孙亿在被逮捕后,也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可小李和孙亿并没有矛盾,他为什么要对小李痛下杀手呢?

小李描述

失衡的缘故

被逮捕后的孙亿,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在警方问道他的作案动机时,孙亿才缓缓讲述开来……

说起来,小李是一个非常幸运并且有能力的人,在小李博士毕业后非常幸运地得到了这家研究所的聘任,来到了这里工作,而他的能力也让领导非常欣赏,于是就对他多加关注。

刚来到研究所的时候,小李还是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愣头青,在他还迷茫的阶段,身为“老人”的孙亿,担任着教导小李入门的存在,孙亿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引导后辈学习工作,孙亿做的非常好。

孙亿

小李也非常认同和感谢孙亿,正是因为他,小李才能用最快的速度适应了工作的生活,因为领导对小李的关注,在意识到小李可以独当一面的时候,领导就提拔小李独自研究一个项目。

而小李显然没有辜负领导的期望,他成功地成为了项目的带头人,对于小李来说,这一切的发展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可对于将小李领进门的“师傅”孙亿来说,却并不是一件好事。

刚开始小李是由孙亿教导的后辈,可是转眼间小李就成为了项目的带头人,这让孙亿感到非常不满,让孙亿心理失衡的还不仅如此,后来,孙亿还阴差阳错地调进了小李的项目组中,这让孙亿感到难堪和愤怒。

刚开始是孙亿教导小李,小李什么都要听他这个“师傅”的建议,可从孙亿被调进小李的项目组后,他们就成为了上下级,更尴尬的是孙亿还是小李的下级,干什么都要听从孙亿的安排。

于是,身份的转换和孙亿在内心深处对小李的嫉妒,让他产生了极度的愤怒,所以才会痛下杀手。

因为孙亿的杀人动机、杀人证据确凿,但胜在最终小李没有受到严重的伤害,所以在一审中,孙亿被判决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

孙亿

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孙亿对于这样的判决不能接受提起了上诉,并且在二审中,孙亿发挥了他高超的智商和严密的逻辑为自己狡辩,他说:“我不是主观故意杀害小李的,我只是为了让他休息!”

孙亿的话让所有人都汗颜,他说因为小李总是加班,连带着也需要孙亿本人加班,孙亿觉得太累了,所以他才会给小李下毒,并且他说自己不了解这个毒,只知道会让人头晕,所以才会投毒,只要小李头晕休息,自己也可以跟着休息,而且孙亿还说自己下毒不到致死量,并且投毒间隔长,会让小李代谢掉毒素。

孙亿

但显然孙亿这样的辩解并不成立,首先孙亿是学化学的,对于这种物质不可能不清楚它的性质,而他所说的代谢问题也并不存在,因为这种毒素会被人体吸收沉淀,根本就无法代谢,而一旦超过人体承受的界限,就会导致小李死亡。

概于孙亿也是化学博士,他的所有辩解都是借口,最终检察官宣判维持一审判决,驳回孙亿上诉,接下来孙亿所要接受的就是他违反法律的惩罚。

在人的心里,其实一直住着一个天使和一个魔鬼,当两者失去了平衡的时候,要么会变成天使,要么会堕落成魔鬼,而这一切都取决于人的心态和选择。

阿里基夫说:“嫉妒的产生,是由于把自己的所得与他人的所得进行了不合理的比较。”所以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正确看待得与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